“标语哥”石光武:独臂撑起一片天

来源 :廉政瞭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hpeter2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 晨的枣树村,阳光洒在秀芳家的院子里,她削着竹笋,女儿坐在对面吃着零食。房子两层楼之间的外墙上,一幅标语引人注目:“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尽管标语被一层玻璃覆盖,但岁月的侵袭已经让这几个字支离破碎。
  从秀芳家步行上坡,另一座房子的相同位置还有标语,“有手有脚有条命,再大的困难能战胜”,风化程度更为严重。这两幅标语刚贴上去时还是大红色,而今已是白色。
  “5·12”地震那年,为了鼓励大家重建家园,村民们把标语贴在了两间仅有的相对完好的房子,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青川县黄坪乡,对这样的重建精神高度评价,一夜之间,枣树村出了名,“标语哥”石光武也成为“枣树精神”的代表。

两次见总理


  石光武的房子,就在秀芳家斜对门,地震过后,他是全县第一个重建家园的人,2008年8月31日,施工进度已完成大半,正在屋子里忙活的石光武听说有个大领导要来看望村民,本以为市领导,可人群走近,其中有一位正是电视里的“熟人”——温家宝。
  
  “辛苦了!”总理面带微笑。尽管“亲切得不像个领导”,石光武还是难免紧张,仓促地说“总理辛苦了”。
  在枣树村的标语下,总理和村民们原计划10分钟的座谈,一直持续了40分钟,随行人员告诉村干部,这一路上,总理几乎没笑过,看到了村里的标语和重建的场景,才头一回有了笑容。
  临走时,温家宝握着石光武的左手说,“好好干,我还会来看你。”还嘱咐这周围的干部,他们两个人都是残疾人,不容易,要多关照。
  多年前的意外,夺去了石光武的右手,而他的妻子也生活在无声世界里。
  几个月后,全村人给总理写信,讲述了村里重建的情况,还得到了总理的亲笔回复。后来,这封全体村民签名的信被复制放大后,挂在了枣树村地震博物馆里。
  2年后,温家宝再次来到青川,没有安排黄坪乡的行程,可总理在返回县城时说,我要去枣树村看个老朋友。在去县城路上的石光武,快马加鞭回到家中,几乎和车队前后脚到。
  “我说话算不算数?”平时只会说方言的石光武,却用标准的普通话模仿着总理的口吻,一旁的村支书李发勇笑道,模仿得还真像。
  在村民的谈笑中,石光武是被“羡慕嫉妒”的对象,他不仅见过两次总理,还进过人民大会堂开会。2013年,中国残联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石光武作为代表出席。回想起来,他发出了最朴实的感叹,“人民大会堂才叫大,坐在后面都看不清前面。”
  会议期间,石光武负责检查代表证,有的人没把代表证佩戴在胸前,说放在包里还不是一样。石光武一点都不客气:“拿出来,不带的话请你出去。”代表發言时,石光武觉得自己说不来,只提了两条建议:给重度残疾人最低保障;发挥残疾证作用。前一条第二年就实现了,后来残疾证也在很多地方都可以减免费用。
  这是石光武第一次去北京,6天的会议只有半天空闲,他把长安街从头走到尾。村干部说,你石光武得行,好多领导一辈子都没去那开过会。但真正让他自豪的是,当时的全国残联主席张海迪说,你们是代表全国的。

独臂“标语哥”


  石光武家门前,一副木制对联十分显眼,“一臂独擎,天大困难能战胜”;“二人连心,地动山摇何所惧”,横批为“自强不息”。几个字凝聚成一个时代的记忆。
  时间拨回到那个特殊的日子,2008年5月12日一大早,石光武就带着儿子到田里收油菜籽,突然听到一阵压路机的声音,紧接着地动山摇,山下瞬间尘土飞扬,一声声叫喊被淹没其中。石光武飞奔下山,发现家人都没事,这才放下心来。
  “那个时间段,人们都习惯在外干农活,或是午休过后在院子里乘凉,再早一个小时的话,后果不堪设想。”回想起那天的情形,张发勇仍心有余悸,后来统计发现,枣树村有一名老人不幸遇难。
  地震过后,枣树村几乎没剩下几间完整的房屋,石光武的房子垮了3间,2间变成了危房。他回忆,那地震真奇怪,一回屋里拿东西,余震就来了。
  震后一个月,枣树村党支部号召村民重建家园,与此同时,住在又热又潮的板房里的石光武也坐不住了。“这么大规模的地震,党和政府暂时顾不上所有人,我们不能等着。”
  说干就干,从废墟里捡砖头,在河边自己筛黄沙,走几个小时的山路去县城买水泥,虽然石光武只有一只左手,但是骑自行车,挖地,抱石头样样都行。
  然而新砖瓦房的墙砌了半人多高,余震让石光武功亏一篑,却也带给他灵感,地震中,村里百年房龄的木结构房屋损毁居然不是特别严重。于是他决定,新房也要造成人字顶、木结构的房子。
  在石光武的带动下,枣树村恢复了生机,每天一早,村里就响起工具碰撞的声音,有时到了深夜,仍有号子声回荡在村里。大家还想出了两条标语,贴在村里。
  张发勇回忆,从那时开始,村民们互帮互建,不再计较个人得失,谁家有需要,大家就一起帮忙,陆续将房屋建成。“以前谁家拉个东西压了别家庄稼,都很容易引发矛盾。”在浙江宁波的援建下,枣树村的基础设施也得到了大幅度升级,这里从一个“没法下脚的地方”,变成了美丽乡村。
  后来,石光武和市领导一起下乡宣传抗震救灾精神,遇到同样缺少一只手臂的残疾人,坚持让政府给自己还建房贷款。石光武直言不讳,“你这做法简直没名堂,地震是天灾,凭什么让政府给你还,我也是残疾人,不也是自己还。”对方才知道这是“标语哥”。市领导说,党委政府需要大力气解释的事情,你几句话就说通了。

用“挣钱”代替“领钱”


  平时,石光武习惯双臂交叉在胸前,这样的姿势很难让人发现他是残疾人,事实上,成为“标语哥”之前,石光武的勤劳是出了名的。   16岁那年夏天,由于收麦子时过于疲乏,石光武的右手不小心被卷进了脱粒机。他也曾消沉过,觉得这辈子没指望了。有次妹妹干农活拔草,他想帮忙,妹妹却说,你哪能行?无意间的话刺痛了石光武,“我凭什么不行”,他心想着,使尽全身力气,用独臂拔下一大把草来。
  有一年收麦子,村里人互相换工,轮到自己家时,却没了人手。石光武将镰刀绑在断臂上,左手抓住麦秆,右臂则“噌噌噌”地挥舞着镰刀,一亩地的麦子不到两小时就全部撂倒。他说这也是没办法,憋出来的。
  婚后,为了过上好日子,石光武外出打工,妻子则留在家里。他们成为全村第一批盖楼房的家庭,后来经过国土局特批,又在村里开起了第一个小卖部,积蓄也越来越多,成了当时为数不多的万元户。
石光武的小超市里,掛着十年前温家宝来看望村民的照片。

  “只要我肯付出,她就跟着我一起。”结婚32年,虽然石光武与妻子无法通过语言交流,但他们已经形成了特有的语言体系。说话间,妻子一直站在后面看着石光武,眼神温和,指着石光武对记者笑。
  “知道我们在说她呢。”石光武回头看妻子一眼,也笑了。
  “5·12”后的十年间,石光武家的小卖部货物越来越多,发展成了小超市,现在营业额每月达到1万元。2015年,一家人贷款买了客货两用车,由儿子驾驶跑运输。按照政策,家里有了车,石光武和妻子的低保就要退出。此前,石光武还把自己的残疾等级由二级转为三级,这意味着没了补助。
  “一家人没有一点儿怨言。”张发勇说,涉及到钱的事情,很少能办得这么顺利。
  用“挣钱”代替“领钱”,这几年,石光武一直在这么做。他养过羊、鸡、鸭,现在种了茶叶和核桃。同时,他也被枣树村聘为卫生保洁员,每个月可领到880元工资。每次看到地上有杂物,他都捡起来扔进垃圾桶,这已成为习惯。
  石光武很珍惜现在的日子,几年前,采访和各种活动挤满了他的时间,往往是一个记者在采访,旁边已经有几家媒体在等着。就在本刊记者采访期间,又一家媒体来了。如今,活动少了,“标语哥”的光环渐渐褪去,他却更喜欢现在的时光,因为“这是过日子该有的样子”。
  几天前,他和妻子摘茶叶,清晨上山,下午才能回家,却不觉得很累。“这次卖茶的钱,都交给她,也搞个绩效考核嘛。”同许多家庭不同,石光武是家里的“财政大臣”,名副其实的当家人。
  儿媳说,石光武越来越爱嘱咐了,什么事都说。石光武则说,年轻人没吃过苦,交给他们不放心,很多事还要亲历亲为。很多时候,夜深人静,睡前的孙子被石光武逗得咯咯笑。
其他文献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人因神经病变,使足部失去感觉,并出现畸形。因血管病变,使足部缺血,局部组织失去活力,因此足部容易发生损伤、出现溃疡、合并感染、发生坏疽,最后可导致截肢
新华社原社长、中国记协名誉主席田聪明。  不久前,新华社原社长、中国记协名誉主席田聪明因病逝世,享年74岁。作为一名资深媒体领导者,田聪明不慕名利重党性,不讲排场讲原则,为此不惜揭露和打破潜规则。尽管得罪了不少人,他却初心不改,身后受到下属、同事及诸多媒体人撰文怀念。  接触过田聪明的人回忆,坚持党性,坚守原则,是他毕生的追求,  新世纪初,新华社大连支社原社长傅兴宇曾参加一个新闻研讨会,刚履新的
第 一次见到赵海伶,是在一间咖啡厅里。握手问好后,她问了句“你喝什么”,就站在柜台前等待,几番“争抢”后,还是她买了单。  黑色T恤、牛仔外套、短发,很难让人联想到这个85后青川女孩已经拿奖拿到手软,一双大眼睛投射出来的坚毅,却是同龄人中少见的。汶川地震后,她放弃了出国的机会,回到正在灾后重建的家乡,用一台借来的电脑创业,成立“海伶山珍”,现在公司有了6000平米的厂房。地震让她“看透人生”回乡创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指妊娠前无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在妊娠期发生或首次发现的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GDM通常发生于妊娠中晚期,可同时合并其他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