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之道,大矣哉

来源 :师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chenp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坐而论道”是读书人清雅而又快乐的一件事。教师作为一类特殊的读书人,自论其道,更是“吾日三省吾身”而又乐此不疲。
  “道”者,宇宙万物的本源。“师之道”者,为人师表的根本所在。
  “师之道”是什么?
  “师之道”是一种优雅。万世师表、师道典范的孔子,他早就宣称“人不知而不愠”。孔夫子的微笑是发自内心的,他心里很敞亮,在他看来,教学是一种快乐的事,不需要板着面孔而正襟危坐,也不需要用“罚站”等粗暴方式来“维护教学秩序”。所以孔子还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这何尝不是一种优雅?
  名师魏书生的教育教学也是一种优雅,他十余年没有批改过学生的一篇作文;十余年都是学生自己留作业,自己出题考试、评卷;一人兼两个班的班主任和语文课;在外讲学半年也无须别人代课或代理班主任,学生能按部就班上课并取得好成绩;无论来自天南地北的学生,一会儿便与他成了老朋友似的……这在同行们看来感到不可思议、天方夜谭的事,难道不优雅吗?
  优雅源自何处,源自他常说的话是和学生“商量商量”,学生正是在商量中学会了自己教育自己,才出现了上述情形。
  “师之道”是一种艺术。苏联著名教育家加里宁说:“教育不仅是科学的事业,还是艺术的事业。”让我们先看一件事:在英国南部有一所小学,一位教师调任一个差班的班主任,这些孩子很调皮,爱捣蛋。老师第一堂课就跟他们玩,玩得天昏地暗。下课了,老师说:“孩子们,你们要是能把学习成绩提上去,我就去吻校外放牧场里的一头猪。”调皮的孩子们问:“老师,这是真的吗?”老师说:“当然,而且我要去吻你们认为最大的一头母猪。”
  孩子们恶作剧地都希望老师去吻一头猪。从那天起,他们的课堂纪律变好了,学习积极性高了。即使有贪玩的,别的孩子也会提醒:“难道你不希望看到老师去吻那头大猪吗?”半年后,孩子们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圣诞节的前夜,孩子们对老师说:“老师,你可以去吻那头猪了吗?”老师就带着孩子们穿过公路,来到放牧场,孩子们在猪圈里找了一头特大特肥的猪。老师走近那头大猪,轻轻地吻了它。孩子们笑得前仰后合。
  这个异域的故事,除了民俗风情中外有别外,老师的这一亲切随和,答应孩子吻猪的那份自然本真,俘获了多少孩子的心,又收到了怎样一种意外效果呀!这不正是教育的艺术吗?
  “师之道”是一种神圣。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谆谆告诫我们:“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好人,善于同孩子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与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也曾经是个孩子。”台湾教育家高震东先生更是感慨:“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对呀,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的一种本能,而爱别人的孩子呢,当然是一种博爱之怀。
  海伦·凯勒是一个集聋、哑、盲于一身的残疾人,并且由于父母亲的溺爱和娇惯,她非常任性,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在她12岁那年,父母为她请来了苏利文老师。第一次师生的见面就在饭桌上,海伦·凯勒看到自己不喜欢吃的饭菜就死活不愿意吃,她的父母准备给她换,苏利文老师拦挡说:“应该她自己做的事她必须做好,吃饭也一样。今天是我当老师的第一顿饭,她必须吃完,不能放弃。”就这样,纠缠了好久,她的父母很不忍心了,但碍于苏利文老师的面子,就起身离开了房间。僵持了4个小时后,海伦·凯勒终于开始吃饭,并且第一次吃完了给她准备的饭。她忧心忡忡的父母这才开心起来。
  正是这第一次苏利文老师的严慈相济的师爱,使海伦·凯勒的习惯养成有了一个良好的起点。苏利文老师遂用毕生的精力陪伴她这唯一的学生,帮助海伦·凯勒最终上了大学,成为著名的作家。她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激励多少逆境中的人奋发自强呀。显然,海伦的父母和老师都爱她,但是老师的爱更理智,影响更深远。
  “师之道”是一种智慧。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人更是这样,上帝在打造生命的同时,给了我们每一个人珍贵的个性。有人脆弱需要扶持,有人自卑需要鼓励,有人缺乏自制需要严格规范,而给予个人不同的需要,就是一种智慧。
  我们还是先看一则故事:有一群年轻人向智慧老人请教,怎样才能打开人的心灵大门?智慧老人把这群年轻人领到一座大门前,指着门上挂的一把大锁说:“你们把这把大锁打开,门里就会有你们所需要的答案。”这群年轻人就用大锤使劲锤这把锁,但就是打不开。智慧老人笑着拿出一把钥匙,伸进锁孔,轻轻一扭就打开了大锁。然后他问:“是大锤的力量大还是钥匙的力量大?”
  我们再看看另一则关于智慧老人的故事:同样还是一群年轻人,来请教智慧老人:“怎样追求道德的完善?”智慧老人就领着他们来到一块荒地旁,说:“你们什么时候清理尽这块荒地上的杂草,我什么时候告诉你们。”这群年轻人就开始想尽办法来清除杂草,他们用锄挖、用火烧,总是没办法清理尽杂草。于是他们就放弃了,离开了那块荒地,离开了智慧老人。三年后,他们又来请教智慧老人,智慧老人就领着他们来到了曾经清理过杂草的那块荒地边。年轻人看到的是一片绿油油的庄稼,而没有杂草的踪影。智慧老人就笑着说:“清除杂草最好的办法就是种上庄稼,使杂草无处可长。”
  这两则故事讲的是——“破”与“立”。“破”是如何打开人的心灵大门,“立”是打开心灵大门后,怎样种上庄稼,清除杂草,使人道德完善。这就是“师道”的智慧。
  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当然,“师之道”肯定不只是限于优雅、艺术、神圣、智慧。让学生能够发现自我、健全个性、发现适合于自己通往未来的道路的所有的举措都是“师道”。
  “师之道”,大矣哉!
  (作者单位:新疆哈密石油外国语学校)
  责任编辑赵霭雯
其他文献
一直都希望给学生上堂像样的班会课,陪他们走过初中最后的激情岁月:一直都盼望着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和心灵的震动。班会课里所有流畅的情感都来自每个孩子的心
采用跟踪实验法观察36周运动锻炼对糖尿病高危人群血脂、体质指标和纤溶系统的影响。结果显示,可显著降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
不知不觉中,邂逅《师道》已经五年了。在这五年里,我一如既往地扮演好忠实读者的角色,并成为了不遗余力的推广者。今后,我还希望自己能成为《师道》的“高产”作者。因为我相信,关
无须太夸张的语势,平静得能听见孩子的心跳声。我慢慢翻开书卷,孩子睁开惺忪的睡眼,看到我手里的那本诗集,兴奋得两眼发亮。他奋力爬过来,抬起头,作出抢书的姿态。我顺势让他触碰几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毫无疑问,为本之源在于"德",为德之源在于"心","心德"就是师德之源。《礼记·大学》说:"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目的 探讨复方四黄液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及其对炎性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7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
基于(X,‖.‖)为可分的Banach空间,X*为其对偶空间,X*可分,讨论集值增过程与实值增过程之间的关系,研究超空间上代数运算的若干性质,利用支撑函数,得出集值下鞅可Doob分解的二个
在构件的检索过程中,由于用户对于构件的描述形式或者机制不是很理解,因此很难把自己的需求以专业的术语或者表达形式表示出来,从而影响了检索的效率。引入了刻面权重的定义,
目的探讨舒必利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 TMS)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研究组选用舒必利联合r TMS治疗,对照组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