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经典遇到科技

来源 :大众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lconling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交织的蓝色


  蔡司与vivo X系列手机
  相信喜欢摄影的人都听说过卡尔·蔡司(Carl Zeiss)镜头,但你知道蔡司为何在影像业享有盛名吗?熟悉手机的朋友也一定知道vivo,但你可知道这家国产手机品牌在影像方面有过哪些高光时刻?
  百年蔡司,光学基础
  1846年,卡尔·蔡司(CarlZeiss)在德国城市耶拿创立了一家精密机械及光学仪器车间。此后,另一创始人,物理学家、光学家恩斯特·阿贝(ErnstAbbe)加入了进来。1872年,阿贝的显微镜成像理论带来了革命性发展,奠定了此后人类所有高性能光学镜头的基础。
  在蔡司的漫长历史中,有许多对摄影意义非凡的创举。比如1902年问世的天塞(Tessar)结构镜头,被誉为“相机的鹰眼”;1931年推出的松纳(Sonnar)结构镜头,以F2大光圈拓展了135相机的拍摄领域;1933年推出了Topogon结构镜头,是世界上第一个达到90度(25mmF4)视角的无畸变高素质镜头;1935年,闻名于世的蔡司T*镀膜诞生;1966年世界最大光圈镜头Planar50mmF0.7诞生……
  篇幅所限,我们能列举的只是其中一小部分。但从蔡司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这家德国光学巨匠一直在努力尝试人类未曾征服的光学领域,拓展影像表达的疆界。

  探索新领域的vivo
  同样是蓝色的品牌Lo go,vivo X系列手机也在影像方面十分用心。为了让自拍时也能模拟虚化,就配备两个前置摄像头;为了解决手机宽容度不高的问题,就研发了Super HDR算法;手机的视角不够广,就开发了广达125度的超广角摄像头;广角人像不够好,那就专门定制一枚等效50mm F2.0规格的人像摄像头……
  vivo X系列手机在不断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也在探索着手机摄影的更多可能性。两家蓝?品牌Logo的企业在2020年末?到?起,宣布成为全球影像战略合作伙伴,并成?了联合影像实验室。传统光学企业与新兴手机品牌的合作,势必会成为一种趋势。各取所需,技术互补,最终的目的都是为消费者带来更好、更有趣,也是更具“人情味”的产品。

源起天塞,广角新生


  vivo X60 Pro 上的蔡司主摄
  可能你想不到,蔡司开发的天塞(Tessar)镜头结构虽然古老,如今却作为所有手机镜头的基础结构被广泛应用。但有了好的光学性能还不够,出色的手机摄像头还有更多亮点。
  相比前代产品,vivo X60 Pro 的主摄像头焦距依然为26mm,传感器也依然采用了1/1.3英寸5000万像素的GN1,四像素合一输出1250万像素。不过,由于主摄光圈由F1.85增大至F1.57(手机上标注为F1.6),进光量提升38.8%。配合新的降噪算法,可以获得更好的弱光拍摄效果。
  当光线充足时,你还可以进入手机上的高像素模式,让主摄以5000万像素,甚至1亿像素进行输出。高像素势必会要求镜头具备更好的解析力和抗眩光能力。为此,vivo通过和蔡司联合研发,让vivo X60 Pro 的主摄像头达到了蔡司光学镜头和T*镀膜的标准。在实拍过程中,很难见到鬼影和眩光问题,画面的解析力非常出色。

  1
  手机上的高像素具有相当?的实?价值,你可以在光线充足时通过开启高像素模式,让vivo X60 Pro 输出最高1亿像素的照片。虽然相比中画幅上的1亿像素还有差距,但对于手机而言,画面细节和色彩表现已属非常出色。
  2
  丰富易用的拍摄模式是手机摄影的特点,也是对手机用户来说最贴心实在的。在vivo X60Pro 上,除了高像素和夜景,对主摄而言还具备时光慢门、双重曝光、全景(超级全景)、星空和运动抓拍等很多选项,并可以根据自己喜好来编辑模式所在的位置。

旋焦人像,经典“味道”


  vivo X60 Pro 上的人像鏡头
  我们要跳过非常出彩的超广角摄像头,而先说vivo X60 Pro 上的人像摄像头。其原因是它不仅能为我们带来依靠计算摄影得到的浅景深效果,还能复现本文题图中出现的上世纪Biotar古典镜头的“味道”。
  等效50mm左右的焦距,是经典的人文与人像摄影焦距。vivo在这一焦段,特别与蔡司合作推出了拥有浓郁古典感的“蔡司Biotar人像风格”。在计算摄影获得背景虚化的同时,将散景处理成与传奇的Biotar镜头相似的螺旋焦外与带有二线性的虚化大光斑。   但与超过半个世纪前的Biotar镜头不同,vivoX60 Pro 依托计算摄影得到的画面,既具备优雅复古的散景效果,又不会有大光圈成像偏软、锐度不足的问题。在反应速度上,vivo X60 Pro 也能做到即按即拍,不会有过长的快门时滞。不过,由于需要计算时间,在拍摄时无法实时预览Biotar散景效果,回放照片时也要等上1~2秒才能看到最终效果。
  1
  使用vivo X60 Pro 的蔡司Biotar人像模式拍摄的照片,与真正用蔡司Biotar 58mm F2拍摄的照片相比,具有相当一致的散景倾向。同时,手机拍摄的照片在人物细节方面更为锐利,没有老镜头全开光圈大“肉”(指不够锐利)的问题。
  2
  仅仅拍摄Biotar风格的散景效果还不够,在vivo X60 Pro 的相册中,你可以对照片进行编辑,并套用更加丰富的滤镜效果。这就仿佛是为台相机选择不同的胶片。此外,你还可以使用vivo摄影App来进行更为专业的修片,或是选择更为丰富的滤镜。

已臻超广,更求超稳


  vivo X60 Pro 上的超广角摄像头
  终于说到vivo X60 Pro 上的超广角摄像头了,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它,那么或许“第二主摄”会相当合适。因为它就是用其他手机上作为主摄的传感器打造的,这种做法相信会成为未来的趋势。
  4800万像素(常规输出1200万像素),定制传感器色彩滤光片,第二代超稳微云台防抖机构……这些规格通常都是一台手机的“主摄”才能享受的。但在vivoX60 Pro 上,它们是属于超广角摄像头的配置。
  这颗等效14mm F2.2的摄像头连同前面介绍的5000万像素广角摄像头,被vivo称为X60 Pro 的双主摄。高像素模式中也可以调用这颗摄像头,完全释放4800万像素的解析力。而第二代超稳微云台则可以在夜景和视频中发挥巨大的作用,你在使用超广角摄像头拍摄视频时,手持拍摄也能平稳顺滑。不过,在时光慢门、全景等模式中,还见不到超广角摄像头的身影,这颗主摄级的超广角摄像头依然有潜力可挖。
  1
  继5000万像素主摄和3200万像素人像摄像头后,拥有最高4800万像素输出能力的超广角摄像头也加入了高像素模式俱乐部。同时,超稳微云台加持下,手机的超广角夜摄能力不再鸡肋,而是可以达到主摄级别的弱光成像水平,你可以获得色彩与细节都满意的照片。
  2
  对于喜爱夜拍的朋友来说,vivo X60 Pro 在超广角夜景模式下也可以直接调用诸如黑金、蓝冰、赛博朋克、暗黑猩红、蓝橙和银橙等色彩风格。这些风格几乎涵盖了主流的城市和风光夜景色调倾向,可以极大降低手机用户的修片难度。

潜望长焦,手握时光


  虽然不算顶级规格,但vivo X60 Pro 上的长焦摄像头依然足够我们日常的长焦拍摄需求。除此之外,这台手机上新加入的“时光慢门”功能,堪称计算摄影强大威力的又一次体现。
  或许是受限于手机背面有限的空间和整体美感,vivo X60 Pro 并没有搭载过去那样的等效135mmF3.0潜望式长焦摄像头,而是使用了略低一级的等效125mm F3.4摄像头。当然,这颗摄像头也经过优化,并能在夜景和运动抓拍中被调用,后者也是只有vivoX60 系列才能做到的。
  除了长焦,其实vivo X60 Pro 上更值得一试的是丰富的拍摄模式。时光慢门中的6种模式可以让你拍摄从车流轨迹、光绘、流水到星轨等多种题材。特别是其中的流水瀑布可以完全手持拍摄,堪称模糊路人拍摄风景、建筑的利器。双重曝光也有3种模式可选,足够让你玩上半天,创作出别样的人像作品。
  1
  时光慢门模式可以说是这次vivo X60 Pro 为我们带来的一个惊喜,也是计算摄影的最新成果。由于可以计算区分画面中不同区域的动靜物体,所以像车水马龙和流水瀑布模式可以完全手持拍摄,而不必将手机固定在三脚架上。你还可以选择保存慢门拍摄过程的视频,成为另一种表现形式。
  2
  与传统印象中复杂的双重曝光相比,此次vivo X60 Pro 上带来的双重曝光被分为3种模式,即前后摄像头同时拍摄的前后曝光、与素材图相互叠加的叠图曝光和传统两次拍摄的二次曝光。这些模式基本覆盖了多数双重曝光的需求,可以预览叠加效果,非常简单易用。
其他文献
[摘要] 电影音乐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具有不可否认的艺术价值,具有自己独特规律的艺术形式,电影音乐样态的复杂也发展到几乎可以涵盖所有的音乐模式,随着人类技术的迅速更新、各种新的思潮、观念的涌现以及观众艺术品位的不断变化,更使得作为电影的一个重要元素的电影音乐无法仅局限于单一的风格、体裁。而是追求多侧面、多层次反映人的内心世界,追求生活化,尊重观众的审美情趣。  [关键词] 电影音乐 表现形式
法国著名导演让·雅克·阿诺执导的《子熊的故事》是其执导的三部动物纪录片中的第一部。该片曾获1989年第14届法国凯撒最佳导演、剪辑奖,被誉为有史以来最优秀的动物题材影片。影片围绕一只小熊的生活故事而展开,以纪录片的形式拍摄,通过剪辑,讲述森林里的一只小熊经历丧母,自立,中毒,性启蒙,获得友谊,被豹子欺负的全部森林生活。它区别于如《discovery》这类完全纪实的动物类专题纪录片,《子熊的故事》除
作为生活在平遥的摄影家,梁生仁对平遥古城以及在古城中生活的百姓充满了深厚的感情。这份感情促使他始终将镜头对准古城风貌,对准古城内外生活的人们。平遥古城对于摄影人来说并不陌生,一年一度的平遥国际摄影节几乎让所有热爱摄影的人都来到过这里。但是,梁生仁镜头中的平遥古城在视觉上带给我们陌生感,同时,他的古城作品更体现出对家乡平遥的深情与热爱。古城雪韵 梁生仁 摄古城雪韵 梁生仁 摄
[摘要] 本文用符号学的原理对国产电影《疯狂的石头》进行了分析,从电影剧本、技术手法、影片风格等方面入手,阐述了符号学在电影创作的具体运用,分析了电影符号学的现实性与可行性,并进一步阐释了符号学的研究及运用对于电影产业乃至各个人文学科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符号学 电影符号学 意指 黑色幽默 受众心理学    2006年中国大陆横空出世的影片《疯狂的石头》,以其中国特色的黑色
列出需要,盯住目标鸟  据资料介绍,现在全世界共有鸟类约8500种,我国是世界上鸟类丰富的国家之一,目前记录的有约1372种。这么多鸟种,怎么拍?可缩小范围,理出名目,有选择性地拍摄。家门口的先拍摄,熟悉的地方先拍摄,稀有的鸟种先拍摄;也可以分地域拍摄,有的人只拍云南的鸟,有的人只拍四川的鸟,在拍摄好目标鸟的前提下,再走出本地,放眼世界;还有一种就是按鸟种拍摄,有的只拍鹤类,有的只拍猛禽类,有的只
倒影之美很神奇,甚至会让人觉得,倒影比实物更美。这其实是一个美学规律在起作用,就是“距离产生美”。说的是人们在欣赏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等的审美过程中,必须保持特定的、适当的距离,如时间距离、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否则就会影响和削弱审美主体的审美效果。这种美,首先需要我們要懂得欣赏,然后才能保持适当的距离去感受,在特定的环境中产生出美的效果。本期征集主题为倒影,且看佳作展示。
1.Raw文件有色彩空间吗  佳能EOS 5D MarkⅡ相机色彩空间界面,如图所示。  单反相机一般有两个色彩空间可供选择,Adobe RGB、sRGB。很多人习惯于设置为Adobe RGB,因为觉得色彩空间大啊。还习惯于用Raw格式拍照,并且认为这样Raw格式的文件就是Adobe RGB色彩空间了,其实错了,Raw文件是没有指定色彩空间的。  Raw是数码相机原始数据的一种格式,相当于传统相机
[摘要]《卧虎藏龙》用传统武侠片的元素建构了一个崭新的“人”的世界,它改变了讲述故事情节的老套以描述人物性格带动故事情节发展,影片将刻画的笔触深入到人的內心世界,体现了对人性问题的现代反思。这对正在蓬勃发展的国产商业大片有诸多启示。  [关键词]卧虎藏龙 人性 现代思考    《卧虎藏龙》在中国新世纪电影史上有重要意义。它是中国新世纪商业大片之滥觞。当时,它犹如天文数字(一千五百万美元)般的拍
[摘要]电影片名兼有艺术观赏和商品广告的双重功效,直接起着导视和促销的作用,中西文化差异导致观众审美情趣和接受能力的不同,电影片名的翻译既要切合原片内容,反映原片主题,又要符合目标语观众的语言、文化特征和审美习惯。  [关键词]功能分析 文化差异 审美习惯    随着国产影片质量的不断提高和国际合作的不断扩大,中国电影犹如鼓满风帆的航船,乘风破浪,穿越亚洲、欧洲、美洲,在世界的版图上播撒着中国文化
[摘要]影片《巴黎圣母院》成型于50年代的末期,由多国演员合拍而成,其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成为世界电影史上一部很重要的作品。它改编自法国文学巨匠维克多,雨果的《巴黎圣母院》,以巴黎圣母院这座哥特式的经典建筑展开,文学艺术、建筑艺术、影视艺术在这部作品里得到了极致的展现。  [关键词] 巴黎圣母院 建筑艺术 影视艺术 运用    一、巴黎圣母院的建筑艺术性    巴黎圣母院被誉为“中世纪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