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通过对非晶合金Fe65Ni1Al5Ga2P8.65B9.6Si3C5.75进行不同的预处理,再对它们进行晶化处理,研究不同的预处理方法对晶化体积分数和磁性能的影响。实验证明:试样经预处理后晶化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非晶合金Fe65Ni1Al5Ga2P8.65B9.6Si3C5.75进行不同的预处理,再对它们进行晶化处理,研究不同的预处理方法对晶化体积分数和磁性能的影响。实验证明:试样经预处理后晶化相种类都增加了,循环处理的试样晶化体积分数最大,饱和磁通率变化不大,矫顽力相对淬火态的试样下降了近50%。
Different pretreatments of amorphous alloy Fe65Ni1Al5Ga2P8.65B9.6Si3C5.75 were carried out, and then they were crystallized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pretreatment methods on the crystallization volume fraction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number of crystallized phases increases after pretreatment, the crystallized volume fraction of the recycled sample is the largest, the saturation flux does not change much, and the coercive force relative quenched sample decreases by nearly 50% .
其他文献
为增强铝青铜的抗腐蚀性能,通过激光熔覆技术在表面熔覆一层镍基合金熔覆层,通过静态腐蚀试验、电化学腐蚀试验、微观组织分析、扫描电镜等方法及腐蚀机理分析,对比QA19-4铝
以(NH2)2Mo7O24.4H2O为钼源,CS(NH2)2为硫源和还原剂,采用水热法合成纳米二硫化钼,研究了不同酸度对产物的影响。通过XRD、SEM、EDS对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酸度对纳米二硫
为解决镁合金低温性能差给工业带来的困难,通过对加入稀土元素Nd,对AZ80镁合金进行组织和性能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加入稀土元素后,AZ80镁合金的性能比未加入之前有了很大提高.
设计了新的Q&P钢成分0.2C-1.6Si-3.5Mn,研究了提高锰含量之后Q&P钢的组织及性能。对这一成分的冷轧薄板进行了Q&P工艺热处理,测定了不同配分时间下的力学性能和残余奥氏体体
通过塔菲尔曲线测试和均匀腐蚀全浸试验,分析了防护层剥离条件下Q235钢及其添加不同含量Cr元素后钢铁材料在5 mol/L的KOH溶液中的缝隙腐蚀情况.研究表明,防护层剥离条件下Q23
基于所建立的Findley、Matake以及法向应力疲劳分析模型对在法向载荷和剪切载荷下不锈钢430F柱状测试样条进行疲劳分析.通过与疲劳计算表达式解析值比较表明,Findley、Matake
通过BFS方法来研究富Ni的Cu-Ni-Al合金表面成分组成,合金表面的Cu浓度含量被用来表征低Cu、高Cu的分布趋势.研究表明:亚稳状态是造成合金表面成分偏析的直接原因;蒙特卡罗模拟
研究了铬对稀土重轨钢显微组织、力学性能的影响.随着钢中铬含量的升高,稀土重轨钢的硬度和强度增高;铬含量增高对改善稀土重轨钢的拉伸性能和冲击韧性影响不明显;铬含量高的试
采用液相还原法,以七钼酸铵((NH4)6Mo7O24.4H2O)、氯化铜和水合肼为原材料,制备了前驱体粉末,通过煅烧、还原,得到含Cu30%的Mo-Cu复合粉。对该复合粉进行表征,并对其压坯在H2
采用HCl酸洗的表面处理工艺对α-SiC颗粒进行处理,利用真空热压法制备以SiC为增强体的铝硅基复合材料,研究了表面处理态与原始态的SiC对该复合材料微观组织、抗拉强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