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校新校区学生教育管理新模式的探索与思考

来源 :职业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ffy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建新校区,是各高校在扩招背景下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选择。同时,也对各高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特别是对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新形势、新机遇和新挑战,各高校在新校区学生教育管理中,坚持“育人为本、务实创新”的理念,确立了各自的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其中,“职能延伸、学工常驻”的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在新校区学生教育管理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值得认真研究和借鉴。
  
  一、“职能延伸、学工常驻”模式的内涵
  
  所谓“职能延伸”,是指由校学生工作部(处)在新校区设立学生工作职能延伸机构——学生工作办公室,负责新校区学生管理工作和协助相关部门的工作;并由各院系在新校区设立学生工作小组,
  由院系具体负责本院系学生管理工作。学生工作部(处)的职能延伸机构——学生工作办公室在学校党委、行政的领导及新校区管理委员会的统一协调下,负责指导各院系学生工作小组开展工作。其实质是大学管理在自身办学规模扩大的过程中的拓展,是原来单一校区学生管理职能与职责的延伸和发展。“学工常驻”是指加强学生工作队伍建设,通过学校配套改革打造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学生工作队伍;学生工作队伍以新校区为家,视学生工作为自己的事业,吃住在新校区学生公寓。使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与服务真正落到实处。
  “职能延伸、学工常住”的学生教育管理模式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工作队伍的优势,在新校区各项设施尚不完善的艰苦条件下,学工队伍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讲奉献”的精神,保证学生稳得住、安心学;有利于理顺对学生工作队伍的双重管理关系,充分保证职能延伸的到位;有利于发挥院系的主体作用,各院系根据自身的专业特点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管理服务工作。
  
  二、“职能延伸、学工常驻”模式的构建背景
  
  (一)新校区校园管理的开放性
  新校区教学楼、学生公寓在建筑理念上是开放式的,是没有围墙的校园,这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挑战。随着后勤社会化的实施和物业管理公司的进驻,学生的身份由“学校人”向“社会人”转变。这需要后勤服务、物业管理与学生管理有效的配合和协调,使得学生管理工作还需不断探索与实践。新校区远离闹市的喧嚣,网络成为学生交流感情、了解信息和学习知识的重要渠道,网络信息的开放性可开阔学生视野,但网上良莠混杂的信息也会令学生思想矛盾,给新校区学生工作增加了难度。
  
  (二)新校区周边环境的复杂性
  新校区一般离城市中心较远,实际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低于城市水平,社会治安和综合治理状况还需加强,社会配套设施还不完善。校内外多数地段仍处于建设中,民工随意出入校园;周边商贩利用高校人口密集的商机摆摊设点、开设不规范的网吧及娱乐场所等。新校区周边社会治安问题突出,往往是社会治安问题多发地段,这给学生安全带来隐患。因此,学生管理工作难度加大,学生安全问题需引起高度重视,一旦出现意外事故,则可能引起法律纠纷,影响新校区形象。新校区周边环境的复杂性,使学生教育管理工作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
  
  (三)新校区校园文化的薄弱性
  新校区的建设还未完善,客观上使得其校园文化环境和氛围大不如老校区,一方面缺乏高校浓厚的科研学术氛围和历史文化底蕴,另一方面,学生缺乏与都市文化、校园文化的碰撞、冲击、交流、融合与渗透。学术报告会、专家论坛、论文答辩、研究生学术活动、社会实践、科技活动、文体活动等都较老校区少,新校区学生从大学生活中获得的信息量明显相对较少,某些学生常常感到学习生活单调、枯燥。校园文化是使学生有大学生归属感和自豪感的精神支撑。没有校园文化的熏陶、凝聚、激励和导向,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常常事倍功半。
  
  (四)新校区师生交流的缺失性
  新校区往往没有教工住宅区,任课老师上课时乘校车来,上课完了即乘校车走,与学生交流的时间非常短暂。新校区除了有限的日常管理人员和学生工作人员外,学生几乎看不到任课老师。这使学生在接受到有限知识传承的同时,难以感受到教师教书育人的风采和人格魅力,难以得到优秀教师的品质熏陶,更难以与教师进行多维的思想交流和信息沟通,师生之间存在着情感、观念等交流缺失的现象。这需要学生工作者从思想、心灵和学习方面与学生更多的交流,特别是在课堂以外的时间。
  
  (五)新校区社会服务的缺乏性
  由于种种原因,新校区的内部建设虽迅速发展,但新校区周边的交通、卫生、文化、邮政、储蓄、购物、餐饮、娱乐等社会配套设施相对滞后。都市气息和氛围的缺乏,使学生难以接受到现代市场经济理念的全方位辐射,难以更多地理解现代社会。
  
  三、“职能延伸、学工常驻”模式运行的支撑点
  
  (一)学工队伍建设——打造“事业型”学工队伍
  1.“事业”引领人,确保辅导员队伍稳如磐石。大学城新校区的建设和管理是摆在高校面前的一项新事业。事业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人。因此,必须贯彻落实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选聘一批思想政治好,综合能力强的辅导员常驻大学城,发挥辅导员稳定学生、促其发展的“精神”导师作用。
  2.“事业”培育人,促进学工队伍走上专业化道路。根据新校区工作实际,举行学生工作培训和研讨。建立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校区与学院相结合,校内资源与校外资源相结合,长期与短期相结合的学习培训机制,举行“岗前培训”、“心理咨询师培训”、“政工师培训”,使他们在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职业发展指导等方面得到了加强和提高。加强学生工作科学研究,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学生工作实践,促使辅导员走上专业化发展道路。
  3.“事业”成就人,造就辅导员有为就有位。坚持“严进、精育、优出”的原则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在辅导员的发展方面做到出口通暢、有为有位、多样发展。一是实行“职级制”,走职业化道路;二是晋升专业技术职务;三是提拔任用;四是进修深造;五是因特殊情况而转岗。通过这些措施,促使辅导员走上职业化道路。
  
  (二)学生学风建设——铸造笃学创新的学习风貌
  1.导航人生,健康成长。新校区远离市区,学生生活若长期局限于一个小天地中,容易产生孤独、失望、厌学和迷茫等消极情绪。针对新校区的特殊情况,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和知名校友为学生举办“人生导航”专题讲座;各学院落实“本科生导师制。”安排有经验的老师对大学城学生进行思想引导、专业辅导和心理疏导,将思想教育与专业教育、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严格管理与人格感化有机结合起来,构建“教”与“学”双向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扎实开展新生入学教育,如安全教育、职业规划、大学学习方法指导、高低年级之间交流等活动;构建心理保健咨询网络、开展大型心理咨询测评活动并建立心理档案、设立“新校区学生心理健康咨询服务中心”,为学生成人成才保驾护航。
  2.以优为范,弘扬典型。高校学生中的先进分子,能发挥出巨大的榜样示范作用,能带动一大批同学共同进步。在学风建设过程中,发挥学生“明星”的传、帮、带作用,达到以优秀典型鼓舞人、引导人和塑造人的目的。比如“大学生先进事迹报告会”是学校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学风建设中注重“导向教育”与“导向管理”的具体体现。通过举办类似的示范教育活动,在学生中形成一种向优秀看齐,相互赶超、相互比拼的良好氛围,促进优良校风、学风的形成。
  3.资困助学,创造和谐。学校要从努力构建和谐社会高度来认识和做好资困助学工作,加大助学贷款和寻求社会资助的力度,逐渐建立起“奖、贷、助、减、补、勤”六位一体的助学体系,从而解除学生的生活压力,使学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学习上。
  
  (三)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和谐的育人环境
  1.强化物质文化建设,构建校园环境特色。加紧建设标志性建筑,构建人文自然景观和交流互动平台。在物质文化建设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参与共建,形成无形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达到产生“由景入情”至“由情入理”的情感升华。
  2.强化制度文化建设,形成有效的约束机制。校园制度文化是学校各种组织架构、规章制度、校纪校规和监督保障措施的综合体现。新校区因地制宜,制定和实施校园文明行为守则、红黄牌警示制度、校园夜间综合检查制度、周末学生集中点名制度、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等,及时发现和妥善处理学生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3.强化精神文化建设,打造新校区校园文化精神。科技性、学术性和人文性活动作为新校区文化建设重点来抓,有意识地将研究生论文答辩、学术前沿讲座、文化演出活动重点放到新校区进行;发动学生社团开展文化艺术节、专业技能大赛、创业计划大赛、读书报告会,并结合大学城的产学研背景,开展“三下乡”、“四进社区”等社会实践活动。
  
  (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其他文献
师生关系是以民主平等为基础的关系,是学校最基本的人际关系。能否真正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成为决定课程改革能否顺利推进与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的关键。
本文研究知识共享效益的评估,以某X企业为例.运用德尔菲法对影响知识共享效益的因素进行选择,然后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影响知识共享效益的各因素进行分析,进而对影响知识共享效益
摘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情感对高职英语教学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其中,教师是情感教育成败的关键,为此,高职英语教师应注重情感教学、以情优教,以促进英语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高职教育;英语教学;情感教育    虽然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近几年发展迅速,但社会各界对高职教育的认识和认可程度还是不高,与普通大学生相比,高职学生学习心理存在明显差异,他们自卑感较强,缺乏明确的奋斗目标,学习上动力
本文运用时间序列动态均衡关系分析方法,对江苏省苏州市1995—2010年自主创新能力与经济增长的有关数据变量进行协整分析与因果关系检验,建立了二者之间的误差修正模型,揭示了苏
摘要:双语教学是目前教学改革的热门话题。根据作者多年的教学实践,通过“五步”教学法,运用心理学基本知识,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了专业课的学习,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双语教学;专业课;教学改革    双语教学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点和热点,是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迎接新世纪挑战、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人才的必然要求。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懂技术的人才基地,在双语教学的改革中扮演着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的的教育。会计是一门技术性、实践性非常强的应用型学科,实践性教学在教学中占据半壁江山,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双师型”教师更应是高职会计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双师型教师    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实用性和技术性特征决定了其从业教师应该是“双师型”教
求异思维是与求同思维相互对立又相互补充的思维方式。求异与求同相互结合。使思维变得更加科学、有效;相比较而言,求异思维具有多向性、超越性、开拓性和独创性等特点。在企业
多孔氧化铝由于具有纳米级的孔径、尺寸可调等独特的优点,成为合成纳米材料的一种常用模板。以多孔氧化铝为模板,制备出了纳米量级的纤维、纳米棒、金属管、半导体等新型材料
本文系统地分析了产品设计对物流成本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产品设计和物流成本的关系。同时,结合宜家案例对上述理论进行了具体探讨,分析了产品设计和物流成本关系在宜家的
教学质量全程控制体系是在高等教育内部质量管理中发展形成的,高等教育质量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学校内部不同工作对质量不同程度地发生作用与影響,因此必须综合学校内部的各种力量和各个部门实行系统化的质量管理。构建质量全程控制组织体系指向控制与促进两个方面,是基于戴明循环(PDCA)的全程质量管理体系,包括教学决策与计划系统、教学运行管理系统、教学评价与检查系统、教学反馈处置系统四个子系统和一个特色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