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a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课程中的重要部分,语文教师应致力于培养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小学语文教学阅读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究,归纳出了一些高效实用的阅读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有很多,教师在课堂上具体要选择怎样的教学方法,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理解能力,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去指导学生。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去阅读,让学生学会在阅读中获取信息,掌握阅读的技巧和方法,而不是以课堂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要做的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让他们主动去阅读和思考,并从中获得情感体验和思想启迪。下面谈谈我对语文阅读教学的一点儿经验。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阅读教学中,阅读情境的创设可以是现实的,也可以是虚拟的,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授课内容选择具体的方式。如在讲解二年级上册第三课《植物妈妈有办法》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实物,指导学生观察蒲公英、苍耳和豌豆荚的构造特点,让他们对课文内容有一个直观感受,这样更便于他们理解。在教学中,也可以模拟一些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中呈现的景象。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如播放幻灯片、出示相关的视频、图画等再现教材中的情境;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使学生有一个更立体更直观的体验。这样,能把课文中无声的文字变成活的知识,寓教于乐,课堂氛围也会变得活跃起来,教学效果也会显著提升。再如教学《黄山奇石》时,我就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各种各样的黄山奇石,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黄山的意境,给他们带来新奇感,从而提高其阅读兴趣。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的课堂语言也会给学生营造一个丰富的感情情境。例如教学《清澈的湖水》一课,当放出湖水的视频时,老师用富有情感色彩的形象化的语言对湖中的景色加以描绘:“看,湖水清澈得像一面镜子,闪闪的泛着波光,湖里的小鱼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他们玩得多么的欢快啊!”学生听了老师的描绘,就会感受到小湖的魅力,然后反问学生:“如果湖面上出现很多垃圾,小湖还漂亮吗?小鱼还能欢乐地在玩耍吗?”引发学生思考,树立他们保护环境的意识。通过教师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能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激发其想象力。通过情境的创设,能够让学生以更加饱满的情绪参与到学习中来,课堂阅读教学效率也会有所提升。
  二、合理设计课堂提问,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设计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和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生會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使自己的思维保持活跃的状态,从而更好地感悟课文内容。
  课堂提问的设计要联系学习目标,要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设置问题最能激起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所以,教师要合理地设计课堂提问,巧设问题。如我在讲授三年级上册《金色的草地》一课,上课之初,可以向学生提问:“你们平时见过的草地是什么颜色的?课文中的草地为什么是金色的呢?”问题的设置可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吸引他们去课文中找答案。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目标性变强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被激发出来,有助于他们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阅读能力。
  阅读教学中,教师在提出问题的时候,要抓住文章的关键词引导学生理解。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启发学生的思想,让他们对课文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如教学《孔子拜师》时,可导问:“同学们,你从风餐露宿中感受到了什么?”抓住“风餐露宿”这个词语,回到课文中来,让学生感受孔子“谦虚好学”的品质和他不畏艰辛前往拜师的精神。课堂提问能够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在读中探索未知,提升其对课文的理解感悟能力,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锻炼阅读理解的能力。
  三、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
  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已经由传统的单一的教师评价向多元评价转变,除了教师评价,还加入了学生互评和自我评价。作为教师,应在教学中多给予学生正面的鼓励性的评价,调动学生的情绪,使学生都能体验到阅读学习的乐趣,能更积极主动地去阅读。
  这就需要教师认真观察学生的特点,了解学生的优点和不足,在评价的时候,有针对性地对他们提出意见和建议,多角度地评价学生的表现,肯定他们在阅读中做得好的地方,点出学生的不足之处,让学生能够在评价中收获满足感和自我改正的能力。
  如在教学《小摄影师》一课之前,我就给学生布置了学习任务,让学生做好分工,有的学生解决课文中的生、字、词问题;有的学生负责课文朗读部分;有的学生去查找高尔基的相关资料,借此让学生掌握阅读学习的方法。课上让同学们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由老师和同学进行评价。我先对学生能够完成学习任务提出表扬,然后和学生一起检验和评价他们的阅读成果。这样,学生就能在轻松的氛围中收获快乐的阅读,并提升阅读能力。
  总而言之,只有在阅读教学中不断总结、探索,挖掘出学生的兴趣,才能找出适合学生学习的好的阅读教学法。
  参考文献
  [1]袁同云.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4).
  [2]张旭芳.谈如何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J].才智,2015(30).
  (编辑:马梦杰)
其他文献
【摘要】经典古诗文,首要的学习方式就是诵读。本文论述了初中语文经典古诗文诵读的价值:“促进阅读能力提高,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然后以具体的实例,从涵泳美读法、情境诵读法、对比诵读法三个方面阐述了诵读经典古诗文教学措施,以求达到提升语文综合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经典;古诗文;诵读;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尤其在古代文学上给我们后人留下了一座宝
【摘要】语文作为学习各个学科的基础,在小学教育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传统小学语文教学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往往使得小学生缺乏学习语文的兴趣。随着微课的出现,其短小精悍的特点开始被广泛应用到各学科教学中,课堂教学效果因此得到了显著提升。本文主要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微课的设计与应用进行了相关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微课;翻转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在当前新课程改革不断
【摘要】新编人教版语文教材,对现代文和文言文的比例做了调整,加大了古诗文的阅读量,尤其与以往不同的是,篇篇文言文都需要背诵,如何指导学生背诵文言文,无疑是摆在高中语文老师面前的难题。本文主要浅谈了笔者平时指导学生有效背诵文言文的方法。  【关键词】课堂朗读;语文教学;小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个好的语文老师,无不想让学生把所学的文言文知识掌握牢固,并能够灵活运用。古人云
【摘要】语文课的教学是由语而学文,语就是朗读。小学语文课是要让学生能听、说、读、写,真正让学生做到因语学文、因文学语,相互为用。小学课堂上的朗读教学在2017年《语文课程新标准》里特别强调要加强朗读,“学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是小学教学中读的基本目标,也是衡量一节语文课任务完成的标准”。  【关键词】课堂朗读;语文教学;小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学生在朗读方面
【摘要】“碧波深处有珍奇”,在备课时,我们教者就是要带着一双慧眼去探寻文本中的细微之处,或许就会窥见别样的风景。  【关键词】“三味书屋”;陈设;释疑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近日,我又一次讲授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在备课时,我突然对文中三味书屋的描写产生了兴趣。作者这样写道:“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扁道:三味书屋;扁下面是一幅画,画
【摘要】俗语云:“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个好的开始往往会起到“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有曲调先有情”的效果,一个精心设计的导入,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关键,它会第一时间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因此,教师必须在研读教材和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之上,对导入进行精心设计,充分发挥其“导火线”和“催化剂”的作用,使教学活动能够顺利高效进行。本文以“浅谈高中语文课堂的导入策略”为题,从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