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甲酚磺醛栓联合LEEP刀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价值分析

来源 :中外女性健康·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selff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聚甲酚磺醛栓联合LEEP刀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妇科门诊确诊的98例宫颈糜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随机分为治疗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其中,治疗组患者采用聚甲酚磺醛栓联合LEEP刀的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LEEP刀进行治疗。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8.0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9.80%),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甲酚磺醛栓联合LEEP刀在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上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聚甲酚磺醛栓;LEEP刀;宫颈糜烂;临床价值
  基于宫颈糜烂疾病的病理特点,笔者为了详细的了解聚甲酚磺醛栓联合LEEP刀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价值,特选取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妇科门诊确诊的98例宫颈糜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妇科门诊检查,TCT细胞学检查,或宫颈活检确诊的98例宫颈糜烂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患者为49例,患者年龄分布在24~4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4.51±1.24岁;患者病程分布在1~6年之间,平均病程为3.48±1.24年;对照组患者为49例,患者年龄分布在25~4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26±1.51岁;患者病程分布在1.2~6.9年之间,平均病程为4.01±1.03年。对比两组患者之间的年龄、病程等基本资料,均没有显著差异性,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在此基础上,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月经干净后的3~7天内,采用LEEP刀进行治疗,LEEP刀的功率为45W。术前查白带无急性生殖道炎症,宫颈TCT检查或宫颈活检除外宫颈癌或癌前病变,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外阴、阴道,充分暴露宫颈,以2%的碘液涂宫颈显示移行区范围,选用环形电极切除病变范围区域外5mm,尽量使创面平整,对创面进行止血[1]。治疗组患者除了采用上述的方法进行治疗外,在手术后的第3天,隔日使用1粒由烟台荣昌制药有限公司南京恒生制药厂生产的聚甲酚磺醛栓,持续使用6天,在患者实施手术后的月经结束后3天,持续使用6粒聚甲酚磺醛栓。
  1.3 疗效判定 无效:患者经过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没有得到改善,或者是加重;有效:患者经过治疗后,临床症状得到改善,糜烂面积减小低于50%,或者是没有显著减小,但乳突型的症状转变为颗粒型的,颗粒型的症状转变为单纯型的;显效:患者经过治疗后,糜烂面积减小高于50%,或者是病情症状转轻;痊愈:患者经过治疗之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全部消失,糜烂症状消失,宫颈较为光滑。总有效率=有效率+显效率+痊愈率。
  1.4 统计学处理 本组采取SPSS18.0统计学软件研究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
  2 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8.00%,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9.80%,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值见下表:


  3 讨论
  宫颈糜烂在妇科中为一种较为常见的、慢性的疾病。部分患者因没有充分的了解该疾病,因此片面认为宫颈糜烂疾病为患者宫颈中的组织溃烂。在医学界中因长期没进行治愈的慢性炎症,从而使患者的宫颈表面的鳞状上皮出现脱落现象,其为患者宫颈管内的柱状上皮增生所覆盖,该疾病主要症状为红色颗粒[2]。
  LEEP刀为一种治疗宫颈糜烂的有效手段,该种方法是采用圆形电极,将患者的病变组织切除,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不需住院,术中出血少,并发症少,治愈率高,创面恢复快的优点。但也存在术后阴道分泌物多,感染,脱痂期出血等不良反应。聚甲酚磺醛栓中含有的聚甲酚磺醛,是一种酸性物质,它的作用机制是通过强酸和蛋白质凝固作用杀灭细菌、真菌和滴虫,抑制阴道致病菌生长,增强阴道自净作用,预防阴道和宫颈的感染,同时,可引起血管收缩和血浆蛋白凝固而止血,对坏死和病变组织有选择性凝固作用促进组织再生和上皮的重生覆盖,使创面渗出少,减少阴道流血及流液时间,从而很好的促进患者手术后创面的恢复,提高患者治疗效果[3]。通过本次研究表明,聚甲酚磺醛栓联合LEEP刀方法对于治疗宫颈糜烂具有较好的疗效,实施聚甲酚磺醛栓联合LEEP刀方法进行治疗的治疗组患者,取得了98.00%的治疗总有效率,采用LEEP刀方法进行治疗的对照组患者,其治疗的总有效为89.80%,因此,聚甲酚磺醛栓联合LEEP刀治疗方案可更好地提高宫颈糜烂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宇杰,王轶婷,田婷婷.Leep刀联合聚甲酚磺醛栓治疗中重度宫颈糜烂的疗效观察[J]. 中国现代医生, 2012,50(14): 125126.
  [2]骆广玲.Leep刀联合聚甲酚磺醛栓治疗中重度宫颈糜烂疗效观察[J].河北医药, 2010,32(18): 2546-2547.
  [3]沙伟努.聚甲酚磺醛溶液联合聚甲酚磺醛栓治疗宫颈糜烂临床观察[J]. 中国卫生产业, 2012,09(30): 721-722.
其他文献
【摘 要】目的:探讨在临床上极为少见的输卵管畸胎瘤的手术,可以采取新的手术方式。方法:本例输卵管畸胎瘤采取了畸胎瘤剥除术,而非常规的患侧输卵管切除术。结果:经行输卵管畸胎瘤剥除术后,患者短期内痊愈出院。结论:输卵管畸胎瘤行剥除术,可以保留患侧输卵管,创伤小,粘连轻。  【关键词】畸胎瘤  患者女性,31岁,因停经9+月,不规律下腹痛3小时,于2013年1月26日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6.5℃,血压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阴道斜隔综合征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1例阴道斜隔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方法。结果:行阴道斜隔手术切除引流术,术中见右侧阴道壁囊性包块,切除同时见另一宫颈,其中间见一针眼大小孔。术后恢复可。术后诊断:1.阴道斜隔综合征Ⅲ型;2.子宫畸形:双子宫。结论:阴道斜隔综合征在临床上较少见,易漏诊,配合辅助检查能提高诊断率,且切除引流术治
【摘 要】目的:对多浆膜腔积液首发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进行资料分析,分析多浆膜腔积液形成的原因,并采取合适的处理方法(基本处理措施联合连续糖皮质激素治疗)。结果:患者在明确诊断后积极给予抗生素控制肺部感染基础上采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出院时患者复查超声多浆膜腔积液均为少量,好转出院。结论:治疗SLE患者时,应
【摘 要】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在绝经后妇女宫内节育器取出术中软化宫颈的效果。方法:选择60例要求取宫内节育器且无禁忌症的绝经后妇女,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观察组取器前4~6小时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400ug,对照组直接取器。结果:观察组一次性取器成功率达93.3%,对照组为13.3%,两组有显著差异。结论:米索前列醇用于绝经后宫内节育器取出术,为方便、有效、安全的软化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