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信我美丽

来源 :学苑创造·C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bo94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经在课上布置过探索自我意象的作业,在统计“我不喜欢自己的什么方面”这一问题时,发现每个班都有相当多的同学回答外貌,女生最常写的是“身材不好”、“有点胖”,或是“长得不漂亮”,男生则更容易计较自己“不够高”。
  当我在第二节课上公布这一结果时,大家哄堂大笑。我问:“相貌真的这么重要吗?”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重要!”我不解,于是有同学解释:“长得好看人缘好。”还有同学告诉我:“相貌好找工作容易!”我更加不解,问:“在你们身边,人缘最好的同学就是相貌最好的?”这回没人笑了,有同学轻声地回答:“不是。”我当然知道不可能是。
  《少男少女》杂志曾经在全国范围内做过一次调查,结果如下:
  最让男生欣赏的女孩是:1.经常脸上有微笑,温柔大方;2.活泼而不疯癫,稳重而不呆板;3.清纯秀丽,笑容甜美;4.心直口快,朴素善良,随和;5.聪颖,善解人意;6.纯真不做作,有个性;7.能听取别人意见,自己又有主见8.坦然,充满信心和朝气;9.不和男生打架;10.长头发,大眼睛,说话斯文。
  最受女孩欢迎的男生:1.大胆,勇敢;2.幽默,诙谐;3.思维敏捷,善于变通;4.好学,敏捷;5.团结同学,重友情;6.集体荣誉感强;7.有主见;8.热心助人;9.有强烈的上进心;10.勇于承担责任,有魄力。
  看到了吗?好人缘女生的十条优点中,只有两条提及了相貌,而且,并不是仅仅针对相貌,而男生的优点中连身高都没有提及,更不要说长相。
  那么,相貌对于求职重要吗?美国总统林肯曾因为相貌偏见拒绝了朋友推荐的一位才识过人的阁员。当朋友愤怒地责怪林肯以貌取人,说任何人都无法为自己的天生脸孔负责时,林肯说:“一个人过了四十岁,就应该为自己的面孔负责。”其实这与我国古人说的“相由心生”是一个道理。人们在青少年时期的相貌主要由父母的遗传决定,而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以及个人修养的增强,个人独有的气质会越来越多地体现在相貌及其言行举止中,此时一个人的美与丑则更多取决于自身的修养。说到这又想起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有一个年轻的姑娘相貌平平,她为此感到自卑、郁郁寡欢。一天,她在商场子看中一个美丽的发夹,店员说她戴上后漂亮了许多,她高兴地买下了发夹。第二天,她去公司上班时,发现同事们的目光显得很热情,男同事还约她下班后去玩……“因为我戴上了美丽的发夹!”她伸手向头上摸去,这才发现发夹并没有戴在头上。你看,当人对自己的外貌充满了自信,不再委琐自卑时,自然会焕发出异样的魅力。因此我信奉电影《出水芙蓉》中那个舞蹈老师所教的变美绝招——天天对着镜子说:我很美,我很漂亮,人人都爱我!然后出门。
  所以,我当然认为“相貌”对于求职非常重要。试问,假若你是负责招聘人才的考官,当你面试求职者时,你关注的是对方的眼睛是否双眼皮,还是他的眼光是否坦荡、透着对工作的热情?你关注的是对方的笑容是否妩媚多娇,还是真诚友善?你关注的是对方的嘴唇是否性感动人,还是能熟练、从容地回答出专业问题?假若我是考官,我的选择统统是后者。对于男性求职者,比起他们的身高我更关注他们的动作。“站如松”,意味着坚韧不拔的性格;“坐如钟”令人感受到的是稳重、严谨地处世态度;“行如风”则传递出果敢、务实的工作作风。你说相貌对人的求职重要吗?
  另外,特别提醒那些正在减肥或想要减肥的同学,请先三思——你的“胖”是和谁比较而得出的结论,如果对象是舞台上的模特,那么奉劝你坚决放弃所谓的减肥。模特的瘦是她们赖以生存的资本,节食是她们生活的主要任务,更是谋生的唯一途径,从健康学的角度来看她们的瘦绝对是畸形的。而正处于青春期的你们,主要任务是长高长壮,尽管荷尔蒙的分泌会促使你长出更多的脂肪,但你应该明白,足够的脂肪是女性健康发育的必备条件。请不要将“圆润”和“胖”混为一谈。
  最后我要用意大利影后索菲亚·罗兰的故事来结束本文。这个曾获奥斯卡和戛纳双料影后并获得奥斯卡终身成就奖的著名影星,在她’16岁刚出道的时候,第一次去试镜,摄影师绕着她转了几圈对导演抗议:“导演,你找了个什么样的演员呵,我没法拍!”导演是当时意大利极有经验的导演卡洛·庞蒂,他只好对索菲亚·罗兰说:“对不起,虽然你的演技不错,但我的摄影师说没法把你拍得美丽动人,他说你的鼻子太高了些,臀部太大了些,你只要回去做些处理就可以了。”一般而论,16岁的少女是非常在意别人评价她的外貌和身材的,但索菲亚·罗兰并没有生气,也没有感到羞愧难当,她平静地对导演说:“导演,如果我脸上有一个巴,我会很愉快地去做手术,但现在,我的鼻子是高了些,臀部是大了些,而这恰恰是我个人的特点,世界上的美为什么非要是一个样儿的呢?”(当时好莱坞流行的是如玛丽莲·梦露那般小巧精致的美)导演听后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决定聘用她做下一部影片的主角,摄影师再抗议就另请高就。索菲亚·罗兰就这样一步步地走上了她的影后之路,而她也正是凭借这种无比强烈的自信,打动了导演,进而打动了全世界的影迷,成为与玛丽莲·梦露齐名的性感明星。
  知道为什么我要用她的故事来结束本文吗?1999年,索菲亚·罗兰击败了多名年轻貌美的超级名模,获得“世界最美丽的女人”的称号,她的照片被放入一个“千禧时间囊”内,流芳百世。那一年,她65岁!
其他文献
有一个员工和老板去餐厅吃饭,服务小姐的态度非常恶劣,脸上没有一点笑容。员工很生气,要投诉她,却被老板制止了。老板说:“也许她失恋了,也许她刚刚被上司指责过,总之,我们应当原谅她。”  “不管什么理由,也不应该影响工作,这是她的错。”  “是的,”老板意味深长地说,“正是因为她全错,而你全对,才需要你的宽容。”  员工说了一句让老板喷饭的话:“没想到您还有傻根精神。”  “所以,我是头儿,”老板笑着
我的一位读高一的小朋友对我大倒苦水:“张叔,我平时各科测验都能考取好成绩。到了中考和期末考试就大不一样了,各门功课的成绩都会亮红灯。我在考试的时候,现场发挥失灵,我的思绪一直飘荡着这样的话——我一定要考取好成绩。”  我笑着回答:“因为你精神过于紧张,意念过于集中,以至现场发挥失去水准……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的一个实验:在给缝衣针穿线的时候,越是全神贯注,越是难以穿入。科学界把这种‘穿针心理’称之
在秘鲁利马南部的毕斯柯湾,有一个人工建造的高270米的红色岩壁,岩壁上雕有一个长200米的巨大图案,像三叉戟,又像三脚烛台。三叉戟的每一股都约有4米宽,而且是用一种很硬的磷光性岩石雕成的,如果不被沙土覆盖,它将发出耀眼的光芒。  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表明这是一个船只航行的路标,倒像是一个航空标志。在20世纪30年代以来,在三叉戟图案附近,考古学家们又发现了大量同样不可思议而且稀奇古怪的神秘图案。比如在
出门在外衣服皱了怎么办?带个大熨斗去“战斗”?不,英国设计师Laura Nelson已为我们解决了这一问题。在女士直发器的启发下,他设计了一款便携夹子熨斗,三角形的功能区在夹熨袖口与领口等地方时十分方便。  普通背包存放时会占用很大的空间,若是折叠起来又得耗费不少工夫。聪明的设计师设计了一款便携式折叠包,它在侧面设有一根拉绳,只要你轻轻一捋,包包就能马上变小,是不是很方便呀!  Nigel Rod
摘 要 孙国萍、黄厚江二位老师对“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的解读和理解,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我们正确运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但二位老师对“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本体及对相关研究者的解读概括,不够准确。“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应解释为语境。课标中采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而不广泛选用“语境”一词,有其特定的原因。而将“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解释为语境,有其重要价值。   关键词 “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语
抬头看看天,我无奈地叹口气。为了躲避父母的轮番轰炸,我谎称要去参加周末辅导班。现在的我最怕呆在家里,最怕看到爸爸若有所思的眼神,还有妈妈手里端着的人参鸡汤。骑着自行车,我慢无目的地逛着,我也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去找她吧!她是谁?我也不知道,她在网上,叫花开的声音,是我现在唯一的朋友。抛开所有的唠叨和叮嘱,我又来到了“深蓝色”网吧。  “你好,我是网上超人。”为了给自己鼓劲儿,我取了一个特stron
“一枕新凉一扇风”,秋天来了。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秋天,橙黄橘绿,天高气爽,太美了。  然而,秋天的诗更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把秋色竟写得这般恬淡静谧,好不宜人。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元稹把菊丛盈院,篱边清幽,斜日轻抚的秋光写得多么甜蜜啊!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谖。”(王维《辋川闲居》)“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白居易《暮江
语文美学中的真善美是不可分割的三位一体,而美则是这三者统一的基础。对于语文教材中的作品来说,真与善统一于美。真与善如果离开美这个基本条件,它可能有哲学的深刻,可能有某一门具体科学的精确,也可能有道德、伦理学的社会功利性,却不可能有审美的生动与精彩。语文的真与善必须用美来精心装扮自己,以美的面目出现,用语文作品的造型手段来加以表现。语文的美集中地体现在形象、思维、灵感和语言艺术等形成的精神愉悦方面。
在近几年的古典诗词教学中,笔者发现许多学生能够找出诗歌中的主要意象,也能联系到一些意象所蕴含的情感,但在描述诗词意境的特点和情感时,或是茫然失措,或是失之偏颇,很难用准确的语言表达。究其原因,则是学生对意境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不能理解、掌握并熟练运用描述意境的“专业术语”来进行表达。而对于诗歌意境的把握,又直接关系到对诗歌内容情感、手法技巧和语言风格的理解,因为“举凡诗歌的创作、风格、表现、鉴赏等
上世纪八十年代,她出生在以色列耶路撒冷一个犹太人家庭。因为是家中的独生女,她倍受父母宠爱。  4岁的时候,在父亲的影响下,她开始学习舞蹈,并在当地舞团里表演。虽然担任的都是一些不起眼的小角色,但舞台上的她,总能给观众带来一丝欢乐和笑声。因此,她更加热爱表演,“成为一名优秀演员”逐渐被定格为她的梦想。  10岁的时候,一个幸运的机会悄然来临,一位露华浓公司经纪人邀请她担任儿童模特,并给她半个月的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