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原因及其相关的防治与护理措施,以提高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治愈率.方法分析362例食管癌术后9例发生吻合口瘘的原因,总结7例采取保守治疗,2例行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原因及其相关的防治与护理措施,以提高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治愈率.方法分析362例食管癌术后9例发生吻合口瘘的原因,总结7例采取保守治疗,2例行二次手术的经验教训.结果 9例吻合口瘘患者治愈8例,死亡1例,治愈率88.9%.结论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可减少吻合口瘘的发生.同时,尽早发现吻合口瘘症状,为治疗赢得时间,根据病人具体情况,正确采用保守或再次手术治疗,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提高吻合口瘘的治愈率.
其他文献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2003-01~2004-08我院确诊为结核性腹膜炎并肠梗阻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男8例,女22例,年龄14~34岁,平均(22.97±4.62)岁;对照组30例,男6例,女24例
对我院小儿外科1999-01~2004-10小儿先天性肠旋转不良89例分析如下.
对我院1994-01~2004-01肝硬化合并胆石症96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87例,女9例,平均54.6岁.按Child-pugh肝功能分期,A期12例(12.50%),B期46例(47.92%),C期38例(39.58%),肝
转变疼痛的治疗观念,规范麻醉药品管理,对病人癌痛进行全面评价,是深入推广WHO癌痛三阶梯治疗的前题条件.
目的探讨和评价椎体切除术及脊柱稳定性重建治疗脊柱骨巨细胞瘤的应用价值.方法 按WBB分区范围进行部分或全椎体切除术,4例行植骨融合加内固定,1例单纯植骨融合.结果 4例行植
1962年,Ritossa在研究果蝇唾液腺染色体的热休克反应时发现,在染色体特征性突起的不连续位点处有转录活性,这些位点编码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s,HSPs).HSPs是生物体
1 病例报告患者女,40岁,发现右乳腺肿块半年,于1999年7月13日入院.体检:右乳外上象限可触及一6cm×6cm×5cm大小肿块,质硬,表面不光滑,与皮肤粘连.乳头无内陷,皮肤无
近年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DM)是一种自身免疫和低度炎症性疾病,炎症在DM发病机制中起媒介作用,并且炎症因子可导致糖尿病肾病(DN)的发生,并在DN进展的整个过程中起重要作用[1];
目的探讨结肠癌致结肠梗阻的Ⅰ期手术处理措施.方法对1997~2002年间46例结肠癌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进行分析.结果Ⅰ期手术35例,其中右半结肠切除9例,横结肠癌切除6例,左半结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