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属派性,何妨爱国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f1361564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书》一九九二年第十期载《不是爱国是派性》一文,以为北宋王诗《闻种谔米脂川大捷》,是派性而非爱国,其说虽新,但颇可议。
  西夏于一○三八年建国后,表面上还称臣于宋,在军事上早已是一个与北宋抗衡的独立的党项族国家。北宋与西夏之间,长期对峙、兵革相见,而宋又不占优势。在这种情况下,当北宋这一屈辱的连年向西夏交纳大笔绢银的战败国,重又有了相报复的或可能取胜的机会,而且确又已取得了一些令人振奋的胜利之后,作为宋廷的一位辅弼大臣,王以诗祝捷,用壮军威,无可责备。
  至于王的派性问题,即《宋史》卷三一二《王传》所载,元丰三年八月宋神宗将改官制时,“欲新旧人两用之”,又曰:“御史大夫,非司马光不可”。王担忧光回朝而用蔡确计,抓住西夏内乱的时机,使人上书劝宋神宗用兵,“以为既用兵深入,必不召光,虽召将不至。”由是,《不是爱国是派性》一文的作者认定王的那首《闻种谔米脂川大捷》属于派性诗。这里,作者对王的派性缺少具体分析。我们知道,北宋中叶是一个亟须变革的时代。但是以司马光为首的一些政治守旧派的激烈反对变革。熙宁末王安石二次罢相,改革措施虽大致还得以维持,然保守派对变法的指责和攻击并未停止,旧派人物意欲东山再起、重参朝政的倾向已渐明显,新旧两派之间的斗争更为错综复杂。王使人上攻西夏策,自然是改革派阻遏旧派势力卷土重来的很有效的一招,他的那首祝捷诗热情洋溢、气势高昂,就中当然也有为改革派策略得以顺利实施的一份庆幸,即属派性,也并不妨其爱国。
  王认为“既用兵深入,必不召光,虽召,将不至。”由此我们亦可知,司马光等旧派人物对宋与西夏的关系的看法,是与改革派针锋相对的,是不主张对西夏用兵的。后来司马光出任宰相,一反变法革新派的主战策略,力主妥协退让,认为米脂等“数寨之地,中国得之虽无所利,虏中失之为害颇多”,应一并送还西夏,且“自今以后,贡献赐予,悉如旧规”(司马光《论西夏札子》),结果竟将四寨重又拱手送与西夏。这恰好从反面证实了王等改革派主张的正确,恰好说明了王《闻种谔米脂川大捷》一诗的基调是爱国主义的。而真正属于“不是爱国是派性”的,不是别人,正是司马光。
  说《读书》
其他文献
2021年9月25日晚,孟晚舟抵达深圳,向欢迎的人群挥手致意。当地时间2021年9月24日,孟晚舟准备登机离开加拿大。2021年9月25日,孟晚舟抵达深圳,并发表简短演讲。  北京时间9月25日晚,当中国政府包机缓缓降落在深圳宝安国际机场,被加拿大非法羁押1028天的孟晚舟终于到家了。  舱门打开,孟晚舟身着一袭红裙,胸前佩戴国旗徽章,微笑着走出机舱,向在场人群挥手致意。走下红色的舷梯,她接过红色
《剑桥艺术史》中译本终于出版了,手拿着这册印刷精美的书,想到目前书肆疲软的情况,对出版者——中国青年出版社不免欣佩之心油然而生。据编辑部的同志告我:仅为了这书的第一册,出版社要赔三万余元,而我手边就有一份报纸,转载《香港经济日报》的消息说,该报记者趁采访人大会议空隙走逛王府井,见新华书店内张贴“政治思想教育”栏目的书架上,摆着的却是《天下没有不吵架的夫妻》、《男人与女人》、《男性心理之谜》、《女人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这动人心魄的发问,至今令多少人难忘。写下这优美诗句的,就是金末元初时的大诗人元好问。不过与“风流才子多春思”不同,写下如此动人诗句的元好问,却没有一件缠绵悱恻的风流韵事传世。他一生恋爱的对象就是诗词、史学。虽然生在金末元初朝代更替的乱世,他却深怀强烈的使命感,为后世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成为“诗文史学,萃于一身”的“一代宗匠”。  迈不过科举的门槛  元好问是
吴福辉的《带着枷锁的笑》是一本论文集。不是专著。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在很多人眼里,“论文集”的身份大不如“专著”。而在专著满天飞的今天,吴福辉这本迟出的论文集显出了自己的份量。  当然,谁也无法给“论文”规定出必须遵循的模式,但读多了由“专著”书稿章节裁成的论文之后,往往会感到其“论”的成分的稀薄。按照如今许多书稿的写法,吴福辉这本论文集中的半数文章都能各自扩展为“专著”。将论文抻成书的过程将会
林非的《读书心态录》不是记录历史掌故的读书札记,更算不上严格意义的理论著作,显然,作者意图其实在于用散文笔法叙述自己读书生涯中的心灵之旅,以冷静的思考梳理自己精神历险中的思絮情感。  原来,他读书,亦读人生。如同向知己倾诉多年的读书故事,他娓娓而谈,真实坦诚,生动有趣,他讲他在书的海洋里遨游。他读《二十四史》,读孔子、孟子;读伏尔泰和狄德罗、孟德斯鸠和富兰克林;读康德和黑格尔、尼采和泰纳,愈读愈感
《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是这样一本不同寻常的书,看上去有点儿离经叛道。但谁也不能否认,作者及其周围的人们是在做严肃的学术思考,这些人对“历史”有自己的看法,他们要自己“解释”历史的意义,全不管结论可能已经“不合时宜”。好在这一本书写于三四十年代,风雨经临,逝者如斯,今之视昔,一种宽容的心境与一份同情的理解,当然是少不了的。  本书作者在“总论——传统文化之评价”中,大致描画了此书的轮廓,就是“从不同
光和色彩是一种魅力无穷的艺术语言,它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并以雷霆闪电的速度传递着各种信息,可能是功能信息、感情信息、象征信息、心理信息、情境信息、民族或地域的风土民情信息。  光和色彩感染人的力量往往是任何语言所无法比拟的,它构成了人们对环境的第一印象。这印象是如此的直截了当、鲜明和深刻,常常使人终生难忘。  不能设想失去了光和色彩的世界将是一个什么模样。到那时人再美丽明亮的服睛也失去存在的意
“剧本杀”“密室逃脱”等案情推理游戏场馆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欢迎。但随着其不断发展,一些商家开始在游戏环节中加入暴力、灵异等不良内容,并制造商业噱头吸引年轻人,引发争议。网友热议  ①“有的‘剧本杀’玩出了恐怖片的效果,吓人!”  ②“家里人刚带孩子去玩了一次,害孩子半个晚上睡不好觉,第二天还在琢磨剧情。”  ③“这个行业确实需要管理,剧本内容质量控制、主持人培训、过度营销,都需要规范。”解词人 熊
《山书》及其他      孙退谷所辑《山书》十八卷,以崇祯一朝的奏疏,补苴这一期章奏史实之阙,与同类史著、史料相较,又多有入载详备之善。如这一朝的几件大事,虽同见于《明史》、《明通鉴》、《国榷》、《烈皇小识》等正史、野史,但限于篇幅与体例,经史家的一番去取,皆简而又简了;而在《山书》中,却尽量多地保存了奏疏原文,读来竟像是君臣奏对的现场记录,辞气、口吻,以至于紧张激烈的气氛,亦有如闻见。如卷十一“
每当美国将注意力转向别处时,朝鲜总要闹出点事来吸引美國的注意力。这不,在美国集中精力处理伊朗核问题时,“朝鲜核问题再次尖叫而来。”美国媒体有些无奈地说。  朝鲜最高权力机构朝鲜国防委员会1月24日发表了一项令美国不得不关注的声明。声明称,“六方会谈”已不复存在,朝方将在近期展开“高水平核试验”。针对美国这个“不共戴天的敌人”,声明称,在以丛林法则为生存规则的世界上,清算美国不能光凭空话,而是要靠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