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臂锥形束CT成像在前列腺动脉栓塞术中的应用价值

来源 :中华放射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ilor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C臂锥形束CT成像在前列腺动脉栓塞术(PAE)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PAE的81例中、重度前列腺增生患者的DSA和C臂锥形束CT资料。81例患者的162侧髂内动脉中,6侧因图像质量欠佳而剔除,156侧髂内动脉的DSA和C臂锥形束CT资料纳入分析。对比观察DSA和C臂锥形束CT成像中的PA数目、起源及与邻近动脉的吻合支。采用χ2检验比较DSA和C臂锥形束CT对血管显示率的差异。

结果

156侧髂内动脉的选择性前列腺动脉(PA)DSA和C臂锥形束CT成像共确认161支PA,其中C臂锥形束CT准确辨认的PA为158支(98.1%,158/161),经DSA准确辨认的PA为130支(80.8%,130/1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78 ,P<0.05)。27侧(17.3%,27/156)髂内动脉发出的28支PA(17.4%,28/161)仅在髂内动脉前干的C臂锥形束CT成像中得以辨认;有3支PA(1.9%,3/161)仅在DSA中得以辨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31 ,P< 0.05)。单纯依靠DSA认定的137支PA中,有7支(5.1% ,7/137)经C臂锥形束CT成像排除。11侧(7.1%,11/156)髂内动脉发出的PA仅在C臂锥形束CT成像中得以辨认其起源,其余145侧(92.9%,145/156)髂内动脉发出的PA在DSA和C臂锥形束CT成像中均可辨认其起源。C臂锥形束CT成像确定的PA与邻近动脉存在吻合支的比率为42.3%(66/156),高于单纯DSA的观察结果(31.4%,49/1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8,P<0.05)。

结论

C臂锥形束CT成像对PAE术中准确辨认前列腺动脉及其起源、吻合有重要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共聚物液体栓塞剂栓塞兔肾VX2肿瘤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新西兰大白兔12只,应用CT引导下经皮穿刺组织块种植法制作兔肾VX2肿瘤模型。肿瘤种植于右肾下极,肿瘤最大径至1.5 cm行栓塞治疗。取1只肿瘤模型应用羰基铁粉标记的栓塞剂栓塞,用于测量栓塞剂可进入的肿瘤血管直径,术后即刻取材,行亚甲蓝及HE检查,余模型应用纯HEMA液体栓塞剂分别行超选择性栓塞及荷瘤肾整体
目的了解射频消融治疗肝癌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原因,探讨其防治措施。方法对我院2009年6月至2014年11月410例巴塞罗那分期为A、B期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行504例次肝内病变射频消融治疗,回顾分析严重并发症发生的原因,然后总结分析其防治策略。结果504例次射频消融治疗,共出现穿刺损伤引起大出血2例,2例肿瘤靠近肝包膜。热消融损伤胆囊引起胆汁性腹膜炎1例,肿瘤最大径5 cm,紧贴胆囊。针道消融不彻底引起
期刊
目的探讨动脉自旋标记(ASL) MRI评估早期移植肾功能的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行异体肾移植术后2~ 4周的62例患者作为患者组,2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依据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再将患者组分为移植肾功能良好组(37例)和移植肾功能受损组(25例)。所有受试者均行常规MRI和斜矢状面ASL检查,测量各组肾皮质的肾血流量(RBF)。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 )分析2名医师测量肾皮质RBF值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先天性无痛无汗症骨关节病的临床及X线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先天性无痛无汗症骨关节病患者的临床及X线表现,总结其特征。8例均拍摄X线片,主要观察病灶部位、范围、形态、周边骨质硬化、关节及软组织改变。结果临床主要表现为无痛、无汗、发热、智力发育迟缓和感染。8例共累及166块骨,其中跖、趾骨115块,指骨29块。整根骨完全或大部分骨质溶解缺失113块,骨质呈小斑片状溶解40块,溶解的骨质仅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