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4-000-01
摘 要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学校纷纷开设极富自身特色的校本课程,而艺术体操也因此被广泛重视。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开展艺术体操,既符合中学生长发育及心理发展特点,更能培养其正确身体姿态,且不易受限于场地器材,适合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广泛开展。为此,本文将阐述艺术体操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开展的可行性。
关键词 艺术体操 高中体育 可行性 注意事项
艺术体操的动作具有自然性、韵律性,它以徒手或手持轻器械为特征,是一项基于音乐伴奏下开展的体育运动项目。而高中体育教学中开设该课程,可起到美育培养和促进人体骨骼正常生长发育的作用。
一、艺术体操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开展可行性分析
(一)学校方面
1.设施完善
随着教学环境及场地器材的持续完善更新,不少学校纷纷开设艺术体操教学,建立起独立的体育场馆及形体房,提供给学生发展最有力的保障。而即便部分学校条件稍显简陋,也只需室内空间宽敞的房间和录音机各备一间和一台即可。故而,开发普及艺术体操课程具有较好使用价值和前景。
2、校领导重视
当前,随着高中体育教学改革逐渐取得成效,教学大纲中不断纳入新的课程,其中也包括艺术体操,而高中学校开设该课程可实现现有教学内容的丰富,达到创新教学的目的。在体育课中艺术体操是一项新兴体育运动项目,可让学生产生新颖感,进而激发其学习兴趣,使体育教学充满活力与生机。为此,学校领导方面应给予艺术体操教学足够的重视,完善艺术体操课程课时的设置,令其能在必修(选修)课中稳定课时。
(二)教师素质提升
艺术体操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极高,必须将优美的体操动作及其文化内涵生动地示范诠释出来,以此激励和启发学生。故而,学校方面要积极提升教师素质能力,通过外部招聘有效结合内部提升的形式,即为非专业但已从事该课程教学,或有能力和潜力的教师提供培训进修的机会,并聘请专业艺术体操人才填充教师队伍,增强教师团体的整体水平。
(三)美育功能
现代的青少年对美有着异常偏爱,但却不了解真正意义的美,更不知如何爱美审美。艺术体操教师具有美育功能,能让学生知道何为美?美的标准?自身的美如何塑造培养?通过解决这些问题,引导学生正确合理地追求美。由于艺术体操必须要伴有音乐,而音乐能让学生情操得到陶冶。众所皆知,轻松愉悦、节奏欢快、健康动听的音乐旋律,可令人悦目娱心,熏陶其情操,再加上体操动作非常和谐优美,更能使学生身心得到协调健康的发展。同时,艺术体操具有姿态动作优美协调,内容别具风格等特点,故能使学生形成健美的体魄。为此,学生在练习动作的过程中不但能感受到柔韧和谐及韵律的美,亦能使其养成正确感受、鉴别和创造美的能力,进而可实现对学生正确体型美和审美观的培养。此外,在高中体育中开展艺术体操教学,利于对学生思想品德、意志力及团队精神的培养。
二、艺术体操在高中体育教学中需注意的问题
(一)教材选择要适宜
教学以教材为根本,为此,选择高中艺术体操教材时就必须根据学生实际需求及水平,针对高中体育教学任务和目标、条件和设备等,合理选择与学生实际相符的教材。同时也要坚持难易结合的择取原则,并将动作合理搭配成套。由于高中艺术体操教学并非以强身健体为目的,而是使其养成正确体态,为此,就必须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基础不同的学生分别采取不同教学策略,但更要全面考虑教学器材等因素,以确保每位学生均能有所获,并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打好学习基础
目前,大部分高中生都对艺术体操项目较为陌生,故而教学必须从基础入手,而艺术体操的基本教学内容包括:基本组合动作及形体姿态和步法。基本技术的“教”和“学”,可使学生正确全面的掌握相关动作技术,实现对身体积压部位肌肉感觉得到训练,进而使其各部位协调性及灵活性不断提高,以保证学生身体姿态的正确。故此可见,身体工作的掌握规范极为重要,是为成套动作的完成奠定坚实基础,并且基本技术是否全面掌握,将直接影响到艺术体操的动作形态及美感效果,绝不容忽视。
(三)合理利用场地等教学资源
高中体育开展艺术体操教学过程中主要受限于场地不足因素,针对学校场地不充足时,可实施分段授课方式,促进场地利用率提高,并在教学训练中积极充分的利用电化教学设施,树立标准准确的技术动作概念,合理修正错误动作。
三、结束语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开展艺术体操教学作用重大,既能丰富学生的生活学习,亦能使其养成正确身体姿态。同时随着教学器材设施的完善,以及校本课程的设立,该门新兴体育课程必会异彩纷呈。
参考文献:
[1] 王荟媛,曹蓓娟.上海市高级中学开设艺术体操课程的可行性研究[J].体育时空.2014(16):79.
[2] 罗敏.中学阶段开展艺术体操课程的可行性分析[J].新课程学习·下旬.2013(7):360.
[3] 孙童.大众艺术体操对女中小学生的开展价值[J].当代体育科技.2013.3(14):140,142.
摘 要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学校纷纷开设极富自身特色的校本课程,而艺术体操也因此被广泛重视。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开展艺术体操,既符合中学生长发育及心理发展特点,更能培养其正确身体姿态,且不易受限于场地器材,适合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广泛开展。为此,本文将阐述艺术体操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开展的可行性。
关键词 艺术体操 高中体育 可行性 注意事项
艺术体操的动作具有自然性、韵律性,它以徒手或手持轻器械为特征,是一项基于音乐伴奏下开展的体育运动项目。而高中体育教学中开设该课程,可起到美育培养和促进人体骨骼正常生长发育的作用。
一、艺术体操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开展可行性分析
(一)学校方面
1.设施完善
随着教学环境及场地器材的持续完善更新,不少学校纷纷开设艺术体操教学,建立起独立的体育场馆及形体房,提供给学生发展最有力的保障。而即便部分学校条件稍显简陋,也只需室内空间宽敞的房间和录音机各备一间和一台即可。故而,开发普及艺术体操课程具有较好使用价值和前景。
2、校领导重视
当前,随着高中体育教学改革逐渐取得成效,教学大纲中不断纳入新的课程,其中也包括艺术体操,而高中学校开设该课程可实现现有教学内容的丰富,达到创新教学的目的。在体育课中艺术体操是一项新兴体育运动项目,可让学生产生新颖感,进而激发其学习兴趣,使体育教学充满活力与生机。为此,学校领导方面应给予艺术体操教学足够的重视,完善艺术体操课程课时的设置,令其能在必修(选修)课中稳定课时。
(二)教师素质提升
艺术体操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极高,必须将优美的体操动作及其文化内涵生动地示范诠释出来,以此激励和启发学生。故而,学校方面要积极提升教师素质能力,通过外部招聘有效结合内部提升的形式,即为非专业但已从事该课程教学,或有能力和潜力的教师提供培训进修的机会,并聘请专业艺术体操人才填充教师队伍,增强教师团体的整体水平。
(三)美育功能
现代的青少年对美有着异常偏爱,但却不了解真正意义的美,更不知如何爱美审美。艺术体操教师具有美育功能,能让学生知道何为美?美的标准?自身的美如何塑造培养?通过解决这些问题,引导学生正确合理地追求美。由于艺术体操必须要伴有音乐,而音乐能让学生情操得到陶冶。众所皆知,轻松愉悦、节奏欢快、健康动听的音乐旋律,可令人悦目娱心,熏陶其情操,再加上体操动作非常和谐优美,更能使学生身心得到协调健康的发展。同时,艺术体操具有姿态动作优美协调,内容别具风格等特点,故能使学生形成健美的体魄。为此,学生在练习动作的过程中不但能感受到柔韧和谐及韵律的美,亦能使其养成正确感受、鉴别和创造美的能力,进而可实现对学生正确体型美和审美观的培养。此外,在高中体育中开展艺术体操教学,利于对学生思想品德、意志力及团队精神的培养。
二、艺术体操在高中体育教学中需注意的问题
(一)教材选择要适宜
教学以教材为根本,为此,选择高中艺术体操教材时就必须根据学生实际需求及水平,针对高中体育教学任务和目标、条件和设备等,合理选择与学生实际相符的教材。同时也要坚持难易结合的择取原则,并将动作合理搭配成套。由于高中艺术体操教学并非以强身健体为目的,而是使其养成正确体态,为此,就必须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基础不同的学生分别采取不同教学策略,但更要全面考虑教学器材等因素,以确保每位学生均能有所获,并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打好学习基础
目前,大部分高中生都对艺术体操项目较为陌生,故而教学必须从基础入手,而艺术体操的基本教学内容包括:基本组合动作及形体姿态和步法。基本技术的“教”和“学”,可使学生正确全面的掌握相关动作技术,实现对身体积压部位肌肉感觉得到训练,进而使其各部位协调性及灵活性不断提高,以保证学生身体姿态的正确。故此可见,身体工作的掌握规范极为重要,是为成套动作的完成奠定坚实基础,并且基本技术是否全面掌握,将直接影响到艺术体操的动作形态及美感效果,绝不容忽视。
(三)合理利用场地等教学资源
高中体育开展艺术体操教学过程中主要受限于场地不足因素,针对学校场地不充足时,可实施分段授课方式,促进场地利用率提高,并在教学训练中积极充分的利用电化教学设施,树立标准准确的技术动作概念,合理修正错误动作。
三、结束语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开展艺术体操教学作用重大,既能丰富学生的生活学习,亦能使其养成正确身体姿态。同时随着教学器材设施的完善,以及校本课程的设立,该门新兴体育课程必会异彩纷呈。
参考文献:
[1] 王荟媛,曹蓓娟.上海市高级中学开设艺术体操课程的可行性研究[J].体育时空.2014(16):79.
[2] 罗敏.中学阶段开展艺术体操课程的可行性分析[J].新课程学习·下旬.2013(7):360.
[3] 孙童.大众艺术体操对女中小学生的开展价值[J].当代体育科技.2013.3(14):14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