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全球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全世界约有1亿5千万哮喘患者。在许多地区近10~20年哮喘患病率增高了1倍[1],并且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的哮喘流行差异极大。尽管近年对哮喘基础研究已进入分子和细胞研究水平,对哮喘的防治有一系列规范性指导性文件,但即使在工业化国家,哮喘的患病率和发病率,尤其在<6岁儿童中仍呈上升趋势。美国目前每年哮喘治疗费用已超过60亿美元。哮喘已成为严重的公众健康问题,因此分析哮喘流行变化原因对其预防和治疗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哮喘患病率调查 世界各地报道的哮喘患病率在0.11%~32.00%之间。患病率最高的地区是人口高度密集、近亲结婚的特里斯坦-达库尼亚群岛岛民。我国儿童哮喘患病率最低的是平均海拔最高的西藏高原地区。 1998年国际儿童哮喘和过敏疾病研究计划(ISAAC)[2]通过对58个国家463 801名13~14岁儿童调查后发现,不同地区哮喘和其它过敏性疾病的患病率差异达20~60倍,哮喘年患病率最高的国家是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伊朗,其次为北美洲、中美洲和南美洲的一些国家,最低的是一些东欧国家、印度尼西亚、希腊、中国、印度和埃塞俄比亚。即便在哮喘患病率较低的中国,各地儿童哮喘患病率相差最多也达20倍左右,最高为福建省达2.03%,最低为西藏达0.11%。 有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目前哮喘患病率大约以每年1%的速度递增。英国学龄期儿童医生诊断哮喘的患病率从1964年的4.10%上升至1989年的10.20%,1994年竟高达19.60%。根据ISAAC调查结果,1996年这一数据已高达20.90%[3]。美国1970~1980年间<17岁儿童哮喘患病率上升至23.00%,1981~1990年<18岁儿童哮喘患病率上升至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