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晚更新世南海北部上层水体结构的轨道尺度变化:IODP U1501站浮游有孔虫氧碳稳定同位素记录

来源 :第四纪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q1234qqqqq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以南海北部IODP U1501站(18°53.09N,115°45.95E,水深2846 m)上部46 m沉积物岩芯为研究材料,基于浮游有孔虫混合层种Globigerinoides ruber壳体氧同位素建立了本站位1.5 Ma以来的氧同位素地层年代框架,结合次表层种Pulleniatina obliquiloculata壳体的氧、碳稳定同位素数据,分析了中-晚更新世以来南海北部上层水体结构的轨道尺度变化.结果表明南海北部浮游有孔虫 δ18O冰期极盛期最重值在0.9 Ma和0.4 Ma之后发生阶段性变重;表层-次表层种之间的 δ18O差值(Δδ18OP-G)反映的上层水体温度梯度在0.9 Ma和0.6 Ma阶段性减小,冰期-间冰期变化幅度在0.9 Ma和0.4 Ma后阶段性增大,反映了北半球冰盖扩张和东亚冬季风增强的阶段性变化特征.中更新世转型(MPT)δ18O的主要变化体现在冰期极正值的增加,同时次表层海水的降温可能更为显著;中布容事件(MBE)期间表层 δ18O变重,次表层 δ18O维持稳定;MBE之后表层 δ18O在间冰期显著负偏,而次表层 δ18O则在冰期明显变重.MBE前的MIS 13期,表层 δ18O显著正偏,可能反映南海北部偏冷,与中国黄土指示该期偏暖湿的特征相联系,可能指示东亚中-低纬度之间的差异减小.U1501站记录的约0.5 Ma的碳同位素重值事件(δ13Cmax-Ⅱ),表现出两种浮游有孔虫δ13C的同步正偏的特征,可能与陆地储存更多12C、或者营养盐输入增多改变了大洋有机/无机碳比例有关;同时表层-次表层种之间的δ13C梯度显著减小,可能反映上层水体混合增强的现象.
其他文献
主轴温度场变化是影响现代机械精加工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控制机床热误差对于提高机床加工精度至关重要。目前,减少热误差最主要的方法是热误差补偿法,而进行热误差补偿,首先必
摘要:语文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和评价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我们要适应新课程教学,就必须诚心接受、虚心投入、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更新教学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积极钻研新教材、敢于探索、努力实践。本文探讨了教师和学生在适应语文新课改的过程中需要做出的三点转变,希望能给广大师生带来启示。  关键词:语文新课改;新理念观;转变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
优秀的环境适应性使得仿人机器人能代替人类在各种高危、复杂的环境中作业,提高作业效率,降低事故发生率。因此,对于这种独特行走模式,即双足行走模式的研究不断引起近年来相关研
摘要:在实际的英语教学过程中以及和学生的课后交流中,我们发现学生很容易陷于忙碌但无效或低效的“虚假学习”中。尤其在英语词汇学习中,给高一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此,对于多数高一学生来说,英语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词汇学习。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词汇学习成为高中英语学习的主要内容。改变词汇学习中的“虚假情况”,教给学生如何有效学习词汇就尤为重要。本文拟从现状分析的角度对高一学生的词汇学习状况进
利用在南黄海西北部陆架获得的3500 km高分辨率浅地层剖面资料,结合3口地质钻孔的岩芯资料,建立了研究区晚更新世以来的沉积地层格架,厘定了地层地质年代.研究表明,过孔的浅
立足服务“六个老有”,落实“两项待遇”,丰富载体,推进老年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形成新特色;拓展功能,推进老年管理服务工作形成新亮点;注重特点,推进老年服务质量再上新台阶.
西北太平洋海陆相互作用强烈,受黑潮和亚洲大陆风尘输入影响显著,是研究海洋沉积物中有机碳埋藏与陆源输入、海洋初级生产力和海洋环境演化关系的理想靶区.本研究基于采自九
印度尼西亚穿越流(Indonesian Throughflow,简称ITF)控制着印度洋和太平洋间的水体与热量交换,显著影响着现代印度太平洋地区的气候环境,且在过去的区域水文条件演变中也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