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低效存量工业用地的盘活利用直接影响到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本文以广东省低效存量工业用地盘活利用为例,分析了低效存量工业用地的现状特征,总结了划定工业用地控制线、推动村镇工业集聚区升级改造,开展连片产业用地整备储备,放宽低效存量工业用地盘活政策限制等探索与实践;分析了面临的底数不清晰、缺乏规划引领、收益分配不公、用地监管不足等现实困境。提出有关建议:(1)建立从宗地到区域的低效存量工业用地调查评价体
【机 构】
:
广东中地土地房地产评估与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基金项目】
:
广东省自然资源厅项目“广东省集体土地整备制度研究咨询服务”;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项目“深化土地供给侧结构改革背景下的土地利用管理创新探索”(编号:GZCQC2100FG02002); 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项目“广佛高质量发展融合试验区低效存量用地政策协调机制研究”(编号:CLF0121GZ00ZC10); 佛山市自然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低效存量工业用地的盘活利用直接影响到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本文以广东省低效存量工业用地盘活利用为例,分析了低效存量工业用地的现状特征,总结了划定工业用地控制线、推动村镇工业集聚区升级改造,开展连片产业用地整备储备,放宽低效存量工业用地盘活政策限制等探索与实践;分析了面临的底数不清晰、缺乏规划引领、收益分配不公、用地监管不足等现实困境。提出有关建议:(1)建立从宗地到区域的低效存量工业用地调查评价体系;(2)加强对优化低效存量工业用地布局的规划引导;(3)平衡低效存量工业用地不同盘活利用用途的收益水平;(4)健全正向引导和反向倒逼的低效存量工业用地退出机制。
其他文献
本试验于2021年在山东农业大学棉花科研基地聊城市茌平县振兴办事处进行。大田生产条件下,选用聊棉15号为供试品种,设0(N0)、150(N150)、180(N180)、210(N210)、240(N240)和270(N270)kg hm-2六个施氮量处理,氮肥为尿素,基追比1:1,P2O5(过磷酸钙)和K2O(硫酸钾)施用量分别为90、105 kg hm-2,一次性基施。通过研究秸秆还田条件下施氮
以清远市针叶林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专题样点与空间随机样点布设相结合,布点134个,测定0~80 cm土层有机碳含量,并用空间插值法分析其含量分布特征。结果显示:清远市针叶林0~20 cm层土壤有机碳含量最高,随土层厚度增加,有机碳含量大致呈递减趋势,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平均值为13.99 g·kg-1;同一土层不同区域有机碳含量存在差异,西北部有机碳含量相对较低,中部和东南部相对较高。
党外代表人士监督管理是新形势下统一战线亟待加强的一项工作。当前统战工作在加强党外代表人士监督管理方面,还存在思想认识不足、体制机制梗阻、制度建设滞后等问题。下一步应强化教育引导,凝聚和提高加强党外代表人士监督管理的思想政治共识;加强组织领导,着力构建党委统一领导、统战部牵头协调、有关方面协同配合的运行机制;加强制度建设,打造党外代表人士全过程监督管理的制度体系;推动整体智治,探索开展党外代表人士监
青海省地处中国版图的中部偏西地区,大部分位于青藏高原,地势高耸。海西州的柴达木盆地海拔在3000米左右,四周由海拔4000米~6000米的山岭环绕。整个区域的气候特征是干燥少雨,地貌以戈壁荒漠为主。冷湖镇位于青、甘、新三省区交界处,高山沙漠的气候特征尤为明显,长期历史记录显示,冷湖地区平均年降水量在20毫米以下,日照充沛,地貌奇特,夜空晴朗。各种环境因素显示这里具备良好的天文观测基础条件。同时,该
<正>新政府会计制度通过平行记账的方式,从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两个体系分别对经济业务进行核算,最终形成财务报表和预算会计报表。相较原有的会计制度,新制度的核算方式变化较大,不仅设置了八要素的会计科目体系,也重新定义了核算范围。对于财务人员而言,核算的难度和工作量有所增加。同时,账务处理的差错发生率也随之提高。因此,进一步梳理现行制度下的财务对账方法,
为探究退化对高寒草甸土壤质量的影响,在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金强河高寒草甸范围内设置未退化、轻度退化、中度退化、重度退化4个退化梯度,采用干筛法研究了不同退化程度高寒草甸0~30 cm土层土壤团聚体及其有机碳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粒径 >5 mm的团聚体含量随退化加剧显著降低,<0.25 mm粒级团聚体含量随退化加剧显著升高。大团聚体含量、平均重量直径及几何平均直径随退化加剧逐渐降低。团聚体有机碳含量
文章将围绕现代工业企业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高能耗低产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提出高质量发展、创新驱动、节约能源资源、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强清洁能源利用、降低污染排放等一系列实现现代工业企业节能降耗的有效途径,使企业能够控制成本支出,维持产业健康发展。
为了研究附设粘滞阻尼器的混凝土仿古建筑梁柱节点的恢复力模型,设计制作了4个试件,进行了快速动力加载试验,对试件的受力过程和破坏形态进行观察和记录。基于对试件在受力过程中表现出的典型特征的研究,并考虑加载动力效应,提出了试验试件的四折线骨架曲线模型及恢复力模型,并将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试件的从开始加载到最终发生破坏可分成开裂、屈服、极限、破坏4个阶段。试件从屈服阶段开始,随着加
本工程属于超高层建筑,基于概念设计理念,根据抗震原则及建筑特点,对比分析了几种结构方案的抗侧刚度效率及工程经济性指标,最终选取了不带加强层的型钢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的结构体系。抗震设计中采用性能化设计方法,采用多种软件对结构进行弹性、弹塑性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对关键和重要构件的抗震性能进行了验算。结果表明,结构各项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结构受力合理,整个体系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和有效的耗能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