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处于大数据环境下,预算执行审计工作也发生了相应变化。对于基层审计机关而言,传统的审计模式无法满足工作需求,实现审计方法的创新,成为相关部门和人员关注的重点。本文首先概述了基层审计机关中预算执行审计的内容,然后指出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阐述了审计方法的创新,以供参考。
【关键词】审计机关;预算执行;审计;创新
一、基层审计机关预算执行审计概述
在基层审计机关中,预算执行审计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有利于促进财政改革,保持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具体来说,预算执行审计的内容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审查预算编制是否科学合理,有没有及时对预算进行批复;第二,执行各项支出,审查支出数额是否和批复预算的数额相一致;第三,管理会议费用,控制三公经费,培养勤俭节约的精神,并审查公务接待和会议内容;第四,审查结余资金的用途和真实性,看是否满足新预算法的规定;第五,审查国有资产的合法性,检查账面记录,看各种收入的真实性,以及是否滿足收支两条线的原则;第六,审查专项资金的设立是否科学合理,是否有完善的监管和绩效考核机制。新的预算政策出台后,基层审计机关中的预算执行审计工作出现了诸多问题,对于审计工作的开展形成阻碍。
二、预算执行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1. 管理制度不完善
分析预算执行审计工作,管理制度不完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审计工作缺乏全面性,以国税、央企等审计工作为例,由于上级下级之间的授权范围受限,就会导致审计中出现真空状态。如此一来,上级部门不会关注审计工作,本级部门又没有审计权利。第二,预算体制问题,审计工作中对于增值税的收缴,在预算收入中具有较大比例,该项税收由国税部门负责征收,基层审计机构无权进行监督管理。第三,预算支出问题,收入清单是由财政部门、税收部门提供的,其中记录了乡镇税收情况,应该根据是紧急情况合理安排额度。由于审计部门没有对预算情况进行详细划分,所以容易造成审计缺位、监控缺失的情况。
2.审计方法单一
随着财政体制的改革,政府职能发生变化,同时财政的收支、结构等也发生了变化。尤其是财政管理职能加强,对于审计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实际工作中对审计方法的调整不到位,审计工作模式难以适应时代发展需求,而且以事后监督为主;另外,监督检查质量差,难以对有效的监督手段进行利用。以查账工作为例,手工操作不仅效率低,而且还会出现人为错误。
3. 审计人员素质低
审计人员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审计工作的质量,当前基层审计机关审计人员的素质低,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单位不重视人员的培训学习,用于这方面的经费较少,无法及时掌握相关技术手段,造成工作效率低、信息化水平低。二是在专业和编制的影响下,审计人员存在老龄化问题,难以及时补充新鲜血液,也不利于审计工作的创新。
三、大数据环境下预算执行审计的创新
1. 采用审计大格局模式
审计大格局模式的应用,要求做到以下三点:第一,改变组织架构,从人员构成、职责分工等方面进行重新组织,尤其加强顶层设计和统一指挥。第二,对审计阶段进行重新划分,制定科学的流程图,明确考核时间点和相关注意事项。通过对大数据进行横向比较,及时发现疑点线索,作为审计重点方向。第三,采用专业的审计调查方法,及时对疑点数据进行总结分类,将风险评估、审计抽样等结合起来,有利于提高审计效率。
2.大力推广绩效审计
绩效审计是审计工作的重要发展趋势,有利于实现审计方式的创新。具体操作时,第一,应该合理应用绩效评价体系,通过分析比较各项评价指标,明确审计工作中的不足之处。例如对不同年度的绩效目标进行比较,从而了解预算资金绩效的变化情况。第二,充分发挥数据分析的作用,从不同的维度出发,对审计工作进行分析,并遵循绩效审计的方法和要求。例如针对资金的闲置和挪用情况,绩效审计能够从不同方面发现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改进和完善。
3. 加强数据分析应用
大数据背景下,应该从数据的采集、分析等方面入手,开展数字化的审计工作,为现场审计进行指导,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针对于此,首先应该采集数据,要求审计人员了解系统数据架构,掌握财政业务的数据表示方法,將各种基础信息熟记于心。其次,采集工商、税务、社保等数据,通过相应转换为分析工作打下基础,要求采用标准表的格式,对查询脚本进行编写,确保审计数据相互关联。最后,数据分析应该立足于全局,构建科学的分析模型,有利于及时发现审计疑点或问题。
4.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对于基层审计机构而言,其一,要拓宽审计人员的培养渠道,不断促进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制定一套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其二,通过教育学习的形式,开阔审计人员的视野,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技能,掌握新型的审计理念和技术方法。其三,制定合适的激励机制,用来提高审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端正工作态度,增强责任意识,能够积极参与审计工作和培训活动。针对表现优异的员工,给予表扬和物质奖励,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基层审计机关中,预算执行审计的内容较多,通过分析可知,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集中在管理制度不完善、审计方法单一、审计人员素质低三个方面。针对于此,审计方法的创新,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第一,采用审计大格局模式;第二,大力推广绩效审计;第三,加强数据分析应用;第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参考文献:
[1] 胡三毛.浅议大数据环境下基层审计机关预算执行审计方法创新[J].金融经济(理论版),2016,(09):161-162.
[2] 梁莉.基层审计机关预算执行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J].时代金融(中旬),2015,(02):209-209,216.
[3] 赵波.当前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创新探析[J].现代审计与经济,2011,(06):21-23.
[4] 徐见月.分析新预算法下基层单位预算执行审计共性问题及对策[J].财会学习,2015,(17):52-53.
[5] 徐素梅.基层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现状与解决对策探讨——以江苏沛县为例[J].中外企业家,2015,(32):62,75.
【关键词】审计机关;预算执行;审计;创新
一、基层审计机关预算执行审计概述
在基层审计机关中,预算执行审计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有利于促进财政改革,保持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具体来说,预算执行审计的内容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审查预算编制是否科学合理,有没有及时对预算进行批复;第二,执行各项支出,审查支出数额是否和批复预算的数额相一致;第三,管理会议费用,控制三公经费,培养勤俭节约的精神,并审查公务接待和会议内容;第四,审查结余资金的用途和真实性,看是否满足新预算法的规定;第五,审查国有资产的合法性,检查账面记录,看各种收入的真实性,以及是否滿足收支两条线的原则;第六,审查专项资金的设立是否科学合理,是否有完善的监管和绩效考核机制。新的预算政策出台后,基层审计机关中的预算执行审计工作出现了诸多问题,对于审计工作的开展形成阻碍。
二、预算执行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1. 管理制度不完善
分析预算执行审计工作,管理制度不完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审计工作缺乏全面性,以国税、央企等审计工作为例,由于上级下级之间的授权范围受限,就会导致审计中出现真空状态。如此一来,上级部门不会关注审计工作,本级部门又没有审计权利。第二,预算体制问题,审计工作中对于增值税的收缴,在预算收入中具有较大比例,该项税收由国税部门负责征收,基层审计机构无权进行监督管理。第三,预算支出问题,收入清单是由财政部门、税收部门提供的,其中记录了乡镇税收情况,应该根据是紧急情况合理安排额度。由于审计部门没有对预算情况进行详细划分,所以容易造成审计缺位、监控缺失的情况。
2.审计方法单一
随着财政体制的改革,政府职能发生变化,同时财政的收支、结构等也发生了变化。尤其是财政管理职能加强,对于审计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实际工作中对审计方法的调整不到位,审计工作模式难以适应时代发展需求,而且以事后监督为主;另外,监督检查质量差,难以对有效的监督手段进行利用。以查账工作为例,手工操作不仅效率低,而且还会出现人为错误。
3. 审计人员素质低
审计人员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审计工作的质量,当前基层审计机关审计人员的素质低,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单位不重视人员的培训学习,用于这方面的经费较少,无法及时掌握相关技术手段,造成工作效率低、信息化水平低。二是在专业和编制的影响下,审计人员存在老龄化问题,难以及时补充新鲜血液,也不利于审计工作的创新。
三、大数据环境下预算执行审计的创新
1. 采用审计大格局模式
审计大格局模式的应用,要求做到以下三点:第一,改变组织架构,从人员构成、职责分工等方面进行重新组织,尤其加强顶层设计和统一指挥。第二,对审计阶段进行重新划分,制定科学的流程图,明确考核时间点和相关注意事项。通过对大数据进行横向比较,及时发现疑点线索,作为审计重点方向。第三,采用专业的审计调查方法,及时对疑点数据进行总结分类,将风险评估、审计抽样等结合起来,有利于提高审计效率。
2.大力推广绩效审计
绩效审计是审计工作的重要发展趋势,有利于实现审计方式的创新。具体操作时,第一,应该合理应用绩效评价体系,通过分析比较各项评价指标,明确审计工作中的不足之处。例如对不同年度的绩效目标进行比较,从而了解预算资金绩效的变化情况。第二,充分发挥数据分析的作用,从不同的维度出发,对审计工作进行分析,并遵循绩效审计的方法和要求。例如针对资金的闲置和挪用情况,绩效审计能够从不同方面发现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改进和完善。
3. 加强数据分析应用
大数据背景下,应该从数据的采集、分析等方面入手,开展数字化的审计工作,为现场审计进行指导,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针对于此,首先应该采集数据,要求审计人员了解系统数据架构,掌握财政业务的数据表示方法,將各种基础信息熟记于心。其次,采集工商、税务、社保等数据,通过相应转换为分析工作打下基础,要求采用标准表的格式,对查询脚本进行编写,确保审计数据相互关联。最后,数据分析应该立足于全局,构建科学的分析模型,有利于及时发现审计疑点或问题。
4.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对于基层审计机构而言,其一,要拓宽审计人员的培养渠道,不断促进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制定一套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其二,通过教育学习的形式,开阔审计人员的视野,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技能,掌握新型的审计理念和技术方法。其三,制定合适的激励机制,用来提高审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端正工作态度,增强责任意识,能够积极参与审计工作和培训活动。针对表现优异的员工,给予表扬和物质奖励,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基层审计机关中,预算执行审计的内容较多,通过分析可知,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集中在管理制度不完善、审计方法单一、审计人员素质低三个方面。针对于此,审计方法的创新,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第一,采用审计大格局模式;第二,大力推广绩效审计;第三,加强数据分析应用;第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参考文献:
[1] 胡三毛.浅议大数据环境下基层审计机关预算执行审计方法创新[J].金融经济(理论版),2016,(09):161-162.
[2] 梁莉.基层审计机关预算执行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J].时代金融(中旬),2015,(02):209-209,216.
[3] 赵波.当前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创新探析[J].现代审计与经济,2011,(06):21-23.
[4] 徐见月.分析新预算法下基层单位预算执行审计共性问题及对策[J].财会学习,2015,(17):52-53.
[5] 徐素梅.基层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现状与解决对策探讨——以江苏沛县为例[J].中外企业家,2015,(32):6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