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social science被误译为“社会科学”导致社会科学是科学和非科学之争

来源 :科学中国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rdi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英语natural science和social science中的两个science字形相同,词义截然不同。natural science中的science的词义是“科学”,natural science因此翻译成“自然科学”完全正确;英语“(natural)science(自然)科学”是“science科学”的简称。英语中,科学指的是自然科学,自然科学即科学。social science中的science的词义不可能是“科学”了,“科学”已经被自然科学独自占用了,将social science翻译成“社会科学”,这个“社会科学”的含义就是“社会自然科学”了。把natural science和social science翻译成“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犹如将story book和note book翻译成“故事书”和“笔记书”。英语权威词典和百科全书都说social science中的science的词义是人文社会学中的“学”或“学科”。“学”或“学科”与“科学”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因此social science译成“社会科学”是误译。
  关键词:社会科学;误译;重新审视
  将近一百年之前,胡适说:“有一个名词在国内几乎做到了无上尊严的地位;无论懂与不懂的人,无论守旧和维新的人,都不敢对它表示轻蔑或戏侮的态度。那个名词就是‘科学’”。
  接近一百年之前胡适说的话依然是当今中国的真实写照。
  可是什么是科学?社会科学是科学吗?至今中国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
  学术界一致认为自然科学是科学,可是一直存在着社会科学是科学和非科学之争。
  2003年《科学中国人》开辟专栏,讨论“社会科学是科学吗?”。
  “社会科学是科学吗”是一个问题,被《科学中国人》作为专栏讨论题目。它本来是一个不成问题的问题,因为问题的答案已经明显地处于问题之中,可是《科学中国人》把它作为一个问题来讨论,说明问题的答案成问题。
  “社会科学是科学吗?”相当于“茶杯是杯子吗?”、“教科书是书吗”、“书桌是桌子吗?”等一样的问题。这类问题的答案一定是肯定的:“茶杯是杯子吗?”的答案一定是茶杯是杯子,“教科书是书吗”的答案一定是教科书是书,“书桌是桌子吗?”的答案一定是书桌是桌子。
  “社会科学是科学吗”的答案一定是社会科学是科学。“社会科学”四个字直白地说明社会科学是科学,为什么有争论呢?为什么《科学中国人》开辟专栏,讨论“社会科学是科学吗?”?因为《科学中国人》发现有些科学家和学者认为社会科学不是科学,所以把它作为一个问题来讨论。
  笔者研究发现,“社会科学”是social science的误译。英语socialscience被误译为“社会科学”导致社会科学是科学和非科学之争。
  误译引起争论。
  汉语中很早就有“科学”这个词,那时候的“科学”一词指的是“科举之学”。日本人借用汉语意义为科举之学的“科学”,之后又将现代科学意义赋予了“科学”。严复和梁启超将现代意义的“科学”从日本引入中国。
  当今中国学术界的主流观点是,“科学”是总称,是广义,总称“科学”之下有两个分支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通常的说法是,科学分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或者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是科学。
  中国学术界的说法与英语和法语世界的说法截然不同。英语和法语世界的说法是,“科学”仅仅指的是自然科学,“科学”是狭义,中国称之为社会科学的SOCial science不是科学,也没有“科学”这个总称词。
  追根溯源,汉语“科学”一词源于英语,因此中国学术界许许多多的学者认为,科学只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不是科学,因此“科学”只有狭义,即自然科学。
  深入研究发现,social science被误译成“社会科学”是争论的根源。汉语“科学”一词的模糊含义由错误翻译引起。
  social science被误译成“社会科学”的原因是译者违背了翻译的一条基本原理。
  翻译有一基本原理:多义词整体无对应词,如果要翻译整体多义词,唯一的译法是照搬照抄原词再加音译。
  以汉语的多义词“书”为例:
  汉语 书 1)书本:教科书:2)书信:家书;3)证书:专利证书。
  正确翻译是:
  英语 书shu 1)book:textbook;2)letter:home letter;3)certificate;patent certificate。
  汉语的多义词“书”,作为整体在英语中无对应词,对应词的位置是空缺。要翻译“书”,只能原文照抄加音译译成“书shu”。然而整体“书shu”下面的各个词义都像上面一样意译出来了。
  错误翻译是:
  英语 book 1)book:text book;2)book:home book:3)book:patentbook。
  错误翻译的错误是:
  用book(即汉语“书”的第一词义book)代替多义词的整体“书shu”因此,汉语“书”与book等同起来了。结果,凡是“书”,都用book翻译,于是就有了text book(书本),homebook(家书)和patent book(专利证书)这样的翻译。
  英语book也是一个多义词,第一词义是“书”,第二词义是“本”;story book和note book中的两个book字形完全一样,意义不同,因此story book和note book分别翻译成了“故事书”和“笔记本”,而不是像把natural science和social science翻译成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那样,将story book和note book翻译成故事书和笔记书。   英语science是个多义词,常用的词义有二个。
  1.Science is connected withdiscovering knowledge aboutthe world by making tests andproposing general laws to accountfor what happens,科学致力于通过实验及提出普遍规律来解释世界,从而获得关于世界的知识。【韦氏高级英语英汉双解词典】
  2.ls there an adequate basisfor a science of internationalpolitics?国际政治作为一门学科是否有足够的基础?【牛津高级英汉双解词典(第六版)】
  上面例句中的两个science被分别译成“科学”和“学科”,这两个science不是整体science,而是整体science下面的两个词义。
  英语多义词science作为整体,在任何译入语中,都无对应词,只能原文照抄加音译译为“science赛恩斯”。可是实际翻译中,往往错误地用“science赛恩斯”中的一个词义,如用“科学”翻译成整个“science赛恩斯”。请看:
  正确翻译是:
  英语 science 1.naturalscience;2.humanities,subject,disciple。
  汉语 science赛恩斯 1.科学(自然科学);2.人文社会学:学科、学。
  错误翻译是:
  英语 science 1.naturalscience;2.humanities,subject,knowledge。
  汉语 科学 1.科学(自然科学);2.人文社会科学。
  错误翻译中,因为整体词“science赛恩斯”被它下面的第一词义“科学”代替,换言之,“科学”成为了总称词,整体词science下面的各个science都因此变成了“科学”。
  social science被日本人误译为“社会科学”。
  因为“科学”变成总称词,socialscience译为“社会科学”便顺理成章。
  中国所有的词典以及别的出版物毫不例外地都将SOCial science译为“社会科学”。
  可是英语social science中的science不是“科学”,英语“科学”即自然科学,是“science赛恩斯”的第一词义;英语social science中的science词义是第二词义“学”、“学问”(知识)。
  “学”、“学问”(知识)与“科学”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词义完全不同。
  将social science翻译成“社会科学”显然是错误的,因为naturalscience中的science的词义是“科学”,science是natural science的简称;因此social science中的science的词义再也不可能是“科学”了,“科学”已经是多义词science的第一词义了,被第一词义独自占用了。将socialscience翻译成“社会科学”,“社会科学”的意义就是社会自然科学了。“社会自然科学”肯定不符合逻辑。
  牛津英语双解词典第六版说的非常清楚,“science赛恩斯”的第一词义是(自然)科学,第四词义是人文社会学。
  《韦克皮蒂百科全书》
  (Wikipedia,the freeencyclopedia)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social science中的science不是“科学”,是“可靠的、可以传授的知识”。
  到底是谁首先误读误译英语science和social science?
  无法考证谁首先误译,可是可以考证是日本人首先误译。中国的先贤们如严复、梁启超、蔡元培将日语中源于英语、误读误译于英语的“科学”、“社会科学”引入了中国。在他们那个时代,先贤们没有充分的时间考究和推敲“科学”、“社会科学”的译文的正确性。
  日本人误读误译英语的“科学”(science),日语科学与英语科学分道扬镳了。英语“科学”(scierice)指的是自然科学,是狭义,socialscience中的science不是科学,英语“科学”就是自然科学,不是总称,不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日语“科学”是总称,总称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汉语的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来自日语,与英语也分道扬镳了。
  误读误译英语science和socialscience是翻译中的一种趋势,过去有,现在依然有,日本有,中国也有。
  中国一教授堪称学界大师,可是他对英语science的错误理解和翻译就是这一趋势的典型。拙文引用并评论学界大师的理解和翻译错误,迫不得已而为之。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该教授2003年在《科学中国人》发表《社会科学的位置》,说:
  “根据英语原文词典The AmericanHeritage Dictionary对science的定义说,科学是对自然现象的观察、认识、描述、实验研究和理论解析,按照这样的一个解析,社会科学便不是科学了。”
  教授的理解正确,“科学是对自然现象的观察、认识、描述、实验研究和理论解析”,“科学”是“science赛恩斯”的第一个词义,指的是自然科学,不包括所谓的社会科学。
  接着教授引用同一本词典对science的定义说:“其实,科学这个词有广义、狭义,在科学下还有另一义项,说科学是知识特别是通过经验获取的知识,”
  教授上面的话说明,教授在阅读理解翻译science时犯了以偏代全的错误。这句话有两个错误。
  错误1:“在科学下还有另一义项”的说法不正确,因为英语中,在科学下只有一个义项,就是科学,即自然科学,没有另一个义项。可是英语中,在science(赛恩斯)下还有另一义项,因为science(赛恩斯)是个多义词,除了科学之外,还有另一个义项,即学、学问。   “在科学下还有另一义项”应改成“在science(赛恩斯)下还有另一义项”。
  错误2:教授的“说科学是知识特别是通过经验获取的知识”中的“科学”指的是英语science(赛恩斯)的第二个词义,在这儿,教授将science(赛恩斯)的第二个词义翻译成“科学”代替“学”、“学问”。这儿的“科学”应改成“学”、“学问”。“学”、“学问”是science(赛恩斯)的第二个义项。
  整个句子应改成“在science(赛恩斯)下还有另一义项,即‘学’、‘学问’,指的是知识特别是通过经验获取的知识”。
  教授犯了用science的第一词义“科学”代替整个science(赛恩斯)和将science第二个词义翻译成“科学”代替“学”、“学问”的错误。
  教授见到science就将它一律翻译成“科学”。
  教授根据这一句错误话:“其实,科学这个词有广义、狭义,在科学下还有另一义项,说科学是知识特别是通过经验获取的知识”,得出错误结论说:“社会科学是科学,广义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者同样重要,不可或缺,这才是正确的认知。”
  将英语social science翻译成“社会科学”是误译,正确译文是“社会研究”。
  social science中的science不是“科学”,是另一个词义,即“人文社会学”的“学”、“学科”,因此social science可以翻译成“社会学”和“社会学科”。将social science翻译成“社会学科”完全可以,然而“社会学”已经是sociology的译名了,social science就只能翻译成“社会研究”,
  《朗文当代英语大词典(英英、英汉双解)》P1670解释socialstudies说:“social studiesn[p]=social science”(“社会研究”等于social science——笔者译)
  该词典在解释social sci ence的时候说:“social science【u】又作social studies”(social science[不可数]又作社会研究——笔者译)
  根据上面词典的解释,socialscience就是“社会研究”。
  “研究”和“科学”都可以作为学术活动的名称。
  “自然科学”是对自然物质世界的研究的名称,“社会研究”与之并列,是对人和社会的研究的名称。
  1928年在中国成立的”中央研究院”的名称一直用到1949年,其中的“研究”就是“科学”的代名词,。“中央研究院”1949年改名为“中国科学院”;“中央研究院”中的“研究”与“中国科学院”中的“科学”含义和内容相同。
  终上所述,用“社会研究”取代“社会科学”最恰当不过。
  汉语“科学”几经变化,受日语的“科学”的影响,也受英语的“科学”的影响,汉语词典的“科学”是俄语“科学”的复制和翻版,因为,汉语近代受前苏联的影响最大。关于汉语“科学”一词词义的变迁,需要专文论述,本文受篇幅限制,只能谈及。
  本文的小结是:
  追根溯源,汉语“科学”一词源于英语的science。英语science是一个多义词,它的第一词义是科学,而且指的是自然科学,因此英语世界的科学指的是自然科学,没有社会科学的说法,也没有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说法。英语世界有naturalscience和social science,它们分别独立存在,其中的两个science虽然具有相同的词形,可是词义截然不同,natural science中的science的词义是“科学”,这个science(科学)是natural science(自然科学)的简称;因此social science中的science的词义再也不可能是“科学”了,“科学”已经是多义词science的第一词义了,被第一词义独自占用了。socialscience中的science是另一个词义,是“人文社会学”的“学”、“学科”,因此social science可以翻译成“社会学”和“社会学科”;social science翻译成“社会学科”完全可以,然而“社会学”已经是sociology的译名了,social science只能翻译成“社会研究”与自然科学并列,作为与自然科学一样的一种研究的名称,因为英语原文词典说social science等于社会研究(social studies)。令人遗憾的是social science被误译为了“社会科学”。可是,“科学”是自然科学的简称,“社会科学”的含义就是社会自然科学。很明显,“社会自然科学”的说法不符合逻辑。误译的原因是,英语多义词science汉语中没有整体对应词,翻译中,却错误地用science的第一词义“科学”代替具有几个词义的整体science,将整体science翻译成“科学”,顺延地将整体science下面的所有science都错误地翻译成“科学”,因此,汉语中就有了一个总称词“科学”,总称词“科学”之下就有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错误说法。socialscience因此被误译为“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是误译,误译是错误,凡是错误不可能不产生负面影响。学术界首先应该重新审视“社会科学”这个词语,进而清除其负面影响。
  (李田心,1948年生,湖南衡阳市人,教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重点研究领域:奈达翻译理论和西方翻译理论,研究成果得到奈达本人的肯定。)
其他文献
不是所有地方都会发生强震,只有极少数地方可能发生。因此要关注强震发生断层,也就是未来可能发生强震的断层。在地下它是一个有一定宽度的板状体,断层内外界限分明。强震只发生
青少年同学们要多看些充满想象力的文学作品,想象力对创新非常重要。学生时代需要培养创新精神.但是学习和继承人类已有的文明还是主要的任务。打好扎实的基础是创新和创造的前
经过首届科学传播人颁奖盛典评审委员会65位提名委员会委员的积极推荐与26位初审评委会评委的推荐评选.按照奖项设立的3倍数量.分别评出了”科学传播年度人物”、“年度新锐科
一、背景教育部关于中小学校园网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校园网在教学过程中合理有效地应用,不仅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而且将会促进教育观念、教学思想的
一、语言现状: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们进行沟通交流的各种表达符号。人们借助语言保存和传递人类文明的成果。
毫不夸张地说,陈禅友应该是这个世界上最了解豇豆的人之一,很少有人能像他那样痴迷于对植物的研究。在近30年的时间里.他将全部精力用在了豇豆的研究上.而正是这30年的坚守,使他成
广告界,有一个世界著名品牌的广告语是:“光彩,来自女性”。在计算机界,剑桥大学计算机女科学家Kare”Sparck Jones的名言是:“计算机是如此重要.因此不能把它只留给男人去做!”
板块一:读题释意,初知人物故事师:我国历史上,有很多名人小时候勤奋好学的故事流传至今,如:匡衡凿开邻居家的墙壁,借光读书;车胤借助萤火虫的微光苦读;孙康利用雪映出的光读
在太行山大峡谷发展生态旅游可行性分析基础上,探讨了太行山大峡谷生态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重点提出了太行山大峡谷生态旅游开发的战略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