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良好习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性

来源 :校园英语·月末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hai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实践表明,学生自主学习的提高,离不开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养成学生以下的良好习惯。
  一、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预习”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教师在进行具体指导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细化预习内容。细化内容,使预习有文可依。在布置预习内容时一定要遵循“循序渐进”,“少而精”的原则。由于农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自觉意识相对较弱,“面面俱到”只会使他们更加无从下手。所以,针对农村孩子的特点,预习内容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以解决下堂课的重难点为主。
  2.明确预习要求。明确要求,使预习有章可循。针对预习内容,教师必须提出明确的预习要求。而且预习要求必须合理,正确,有可操作性。如果预习要求是以题目的形式呈现的,那必须注意题目的针对性,集中性和发现性。
  3.贯彻课内检查。叶圣陶老师指出,“预习原很通行,但要收到实效,方法必须切实。”可见,课外预习,应注重课内检查,检查后要给予正确评价,要多鼓励,多表扬,使学生充分感到预习是和书面作业同等重要的学习活动,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二、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
  “ 听课”是学生学习的中心环节,也是他们掌握“双基”、发展智能的主要途径。缺失了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就无从谈起学生的自主学习。良好的听课习惯离不开以下几个方面。
  1.集中注意专心听讲的习惯。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形象地比喻说,注意是学习的窗户,没有它,知识的阳光就照射不进来。上课时,我们教师不仅用语言传递信息,还会用动作、表情传递信息,用眼神与学生交流。因此,我们要求学生上课必须盯着老师听,跟着老师想,调动所有感觉器官参与学习。上课要做到情绪饱满,精力集中;抓住重点,弄清关键;主动参与,思考分析;大胆发言,展示思维。
  2.上课记笔记的习惯。学生在专心听讲的同时,要动笔做簡单记录或记号。对重点内容、疑难问题、关键语句进行“圈、点、勾、画”,把一些关键性的词句记下来。有实验表明:上课光听不记,仅能掌握当堂内容的30%,一字不落的记也只能掌握50%,而上课时在书本上勾画出重要内容,记下有关要点的关键的语句,课后再去整理,则能掌握所学内容的80%。
  3.积极思考,主动回答问题的习惯。自主学习离不开学生的积极、主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课上要认真思考每一个问题,积极回答问题可以促进思考,加深理解,增强记忆,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创新意识的勃发。我们要求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要主动,起立迅速,声音宏亮,表述清楚。
  三、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
  “温故而知新”,有效复习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但不是任何复习,都能得到同等的良好效果,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对学生进行合理的指导。
  1.合理正确地安排复习时间。首先要及时复习。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识记后最初一段时间遗忘较快,以后遗忘逐渐减慢。针对这一规律,识记后应及早加以复习。
  其次是间时复习(即在复习中间有休息)比不间时复习的效果好。越是较难的材料,间时复习的效果越比不间时复习的好。比如学生在学了生词之后,实践表明,分时间段几次复习,要比一次花同样多的时间,记住的单词更多,且不容易遗忘。
  2.复习中的尝试回忆。心理学研究证明,在复习过程中,要拿部分时间复习,而用另一部分时间去进行尝试回忆。通过尝试回忆,学生可以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成绩,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尝试回忆了解材料的难点,从而使复习更有目的性,以便在难点上多下功夫。
  3.整体复习和部分复习。研究表明对于不太长的学习材料,整体复习比部分复习效果好。但若学习材料很长,部分复习又比整体复习效果好。
  四、养成良好的课外学习习惯
  自主学习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学生除了课堂学习外,会进行有效的课外学习。结合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具体学科,教师应鼓励学生课后在听说读写方面加以提高,根据农村学生的特点和条件,着重从口语练习、课文朗读、阅读,英语创作等方面培养学生课外学习的习惯。
  1.朗读训练。在课堂上,让学生朗读英语的机会不多。英语是一种很优美的语言,通过朗读,学生不仅能进一步熟悉课文,更重要的是能体会到语言的美,培养语感。
  农村学校一般都有学生课外早读的时间,教师应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这些时间,大声朗读课文。农村孩子往往惰性较强,但又比较单纯,容易“受骗”,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可采取一些小小的鼓励措施,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比如,凡是在组长处朗读完一个单元就加2分,能背诵优美句或者重点段的可另加2分,不会朗读但只要在组长帮助下能基本完成任务的都可加1分,一个组的成员都完成了朗读任务的,组长可加2分,成员另加1分。这样可促使学生之间相互帮助,一起完成任务。
  2.阅读练习。阅读是吸收英语语言材料、增加语言知识、扩大词汇量的重要的手段。阅读能力是有效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手段之一,教师应该有意识培养学生课外英语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
  教师可要求学生准备一个笔记本,每周至少泛读2~3篇英语文章,根据不同情况,适当加分。在阅读时根据上下文猜生词意义的加1分,阅读后对遇到的生词查了字典的加1分,精读文章作了笔记的加1分,把生词加入到自制的“词典”里的加1分。学生通过阅读,体验了学习英语的乐趣。通过对阅读活动的有效鼓劢,促使学生提高了阅读能力,掌握了大量的词汇,树立了学好英语的自信心。
  五、结束语
  农村的孩子学习习惯较差,培养起来需要时间,需要教师和学生持之以恒,可优良的学习习惯对学生的有效学习至关重要,所以,学生一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作者简介】陆卫琴,江苏省震泽中学。
其他文献
近年来,电子信息技术在现代工业领域中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其对改善工业生产领域的生产效率、生产质量有着重要意义,而电气类专业技术是现代工业领域发展中的关键,其对推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