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如何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ith6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高中学习阶段,由于课程的设置,高中物理的难度和深度及广度趋向于增加,学生们所学习的知识点变得比较复杂和困难,所以高中物理教师在课堂教学方面应该着重突出的学生们的主体性。只有抓住学生们的主体性发挥,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才会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才会明显增加。本文主要探讨高中物理课堂如何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关键词】高中物理 ; 课堂教学 ; 学生主体性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3-0160-01
  物理科学是我们学习阶段重要学科的组成部分,物理中的很多知识都应用到生活中,它对我们生活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在小学阶段就设置了科学这一学科,这是最起初老师对学生们物理学科的引入,科学就是物理学科的起点。我们应该通过科学这一门学科对生活中的物理知识有了最基本的认识,物理知识在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都存在着,我们应该善于发现并去学习。对于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如何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下。
  一、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高中课程负担的不断增加,老师和学生们的任务明显增大,学生们总是出于完成老师布置作业和安排的任务的目的,而机械的去应付老师。他们并不能认真思考所学的知识点来源于哪里,或者是不会想为什么存在这样一个定理,而只是单纯的去应用做题,也会出现题目稍微有点难度,学生们就不会做出题目的结果。出现这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学生们并没有发挥自身的主体性,去认真思考或者是换个思路去把物理定论和法则去证明和实验一下,看一下结论是否符合书中的定理,如果不符合的条件下,应该找出失误点在哪里,是否偏离了实验和证明的轨道。这样的话学生们就会因为发挥自身的主体性而更加理解书中的知识点和重点所在。
  其次,老师的教学课堂可能会缺少生机与活力,不应该单纯的按照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进行讲课。所以综合老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原因,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存在很多问题,而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是解决现在物理课堂教学现状的重要方法。
  二、如何突出学生主体性的策略
  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高中物理老师应该总结一些突出学生主体性的教学策略。所谓主体,是指个人自身具有一定的思想意识和个人品质,对某项活动能够自己主动参与,具有自己独特的思想意识。主体性就是指主体发挥自身的能力参与到实践活动来,总结出自己的结论和见解,或者是能够深刻的认识到活动的意义,有自身的总结和经验。对于突出学生主体性策略,我们可以从这几个方面着手。
  1.保证良好的学习氛围
  物理在高中的所有科目中,是非常重要也是难度较大的一门科目,学生们要充分掌握物理知识的实际内涵,经过个人的独立思考,一遍遍不断的去重复想象,物理知识和定理中所包含的难点和重点,提炼出最符合物理学习的精华来加以利用。所以,老师要保证良好的学习氛围,一个学习好的环境才会给学生们提供抽象思维的空间,让他们从实际思考中了解问题的所在,并且能够不会忘记个人思考和付出努力换来的劳动结果,这样更有利于学生们的学习效果。
  2.给学生们提供自我展示的机会
  在学生的心里都希望可以把自己优秀的一面表现给同学们和老师,以获得自身的满足感和自豪感,所以老师可以多为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机会。在课堂上,把学生的积极性充分的调动起来,例如在学习《力》这一部分时,其中包括弹力、重力、摩擦力等各种力,在弹力这部分包括胡克定律。胡克定律是指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的大小和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即F= KX.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它只与弹簧本身因素有关,单位是N/m.在这一部分老师可以为学生们提供展现自我的机会,让学生们亲身做实验来证明胡克定律。学生们会因为自身的参与,而更加深入研究这部分知识,更加珍惜劳动自己的成果。
  3.鼓励学生积极探讨物理问题
  往往在学生们互相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自身的探讨和合作学习会更加深刻理解书中的知识点。例如在学习摩擦力这部分时,摩擦力产生的条件:①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存在压力;②接触面不光滑;③接触的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滑动摩擦力)或相对运动的趋势(静摩擦力),这三点缺一不可。摩擦力的方向:沿接触面切线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与物体运动的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学生们可以互相讨论在现实中的摩擦力是否符合课本中的定理。只有学生们自己积极探讨问题,对物理定理才会更加理解。
  4.培养学生的自我创造能力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思考方式,老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们的自我创造能力。并不是所有人的思考方式都是一成不变的,尤其是学生们,他们正处于思维的开发期,对物理知识和定理的理解都是通过自己的方式。只有老师重视培养学生们的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改变原来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和思维定势,物理学科才会不断向前发展,有新的突破和新的研究成果。
  三、努力提高学生们的主体参与
  俗话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无论是做什么事情,无论是学习哪一门学科,学生们如果亲身参与到对物理学习的探究中,这里所说的发挥主体参与具体是指在物理课堂教学之前,学生们可以提前对知识点进行了解和讨论,在一定条件的允许下,可以自己或者与同伴经过老师的指导做些实验,但是要注意自身的安全,不要危及自身及他人。其次,主体参与是指在授课过程中,学生们应该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自觉主动地参与到老师的讲课中,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或是提问自己不懂不会的知识点。最后,主体参与是指在课后学生们应该善于总结老师所讲解的知识点,把重点和难点归纳总结,并且可以与之前所学的知识点进行联系,以便更好的知道自己的学习的漏洞在哪里,及时进行修补。
  所以,高中物理老师应该分出一部分精力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主体参与能力,只有参与到学习中,学生们才会更好的发挥自身的主体性,去研究和探讨物理知识问题,产生热爱学习物理的好情绪。
  综上所述,在当今高中物理課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比较明显,老师只有认识到这些问题的存在,想办法去采取措施,调动课堂气氛,充分发挥学生们的主体性,提高他们热爱学习物理这门学科的兴趣,并加以指导和训练,只有在师生双方共同努力的前提下,学生的主体性才会充分的展露出来,而我们高中的物理课堂教学才会更加有声有色,让更多的学生热爱这门学科。
  参考文献
  [1]梁金福.农村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9
  [2]丁丽娟.物理课堂教学分析系统的构建和实现[D].华东师范大学.2006
  [3]杨晓国.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
其他文献
【摘要】学习数学应该是一种体验、一种理解的过程。作为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让学生体验知识。让学生在亲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挖掘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中,体验数学的色彩,感受数学的价值与魅力。  【关键词】亲历 挖掘 解决 问题 感受 数学 魅力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143-01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
我们需要准备这些材料:绿叶蔬菜、装有水的盆  将蔬菜放置几小时,直到菜叶打蔫,好像死了一样。  將打蔫的蔬菜放入水盆中浸泡。过一段时间再看,菜叶又变得生机勃勃了。实验大揭秘  蔬菜打蔫是因为细胞中的水分蒸发变少,而把它放入水中,细胞就会吸收周围的水分,变得饱满,蔬菜自然也就像以前一样坚挺了。动脑想一想  菜市场里卖菜的人经常往蔬菜上喷水,这是为了什么?  煮熟的蔬菜再泡到水里,还能不能变得坚挺呢?
期刊
【摘要】记忆能力的培养是地理教学中的一项很重要任务,是地理教学任务的基础。记忆是积累知识和经验的唯一途径,如果学生不能对地理名词、地理数据、地理景观和地理演变等材料有准确记忆,地理教学就显得非常的尴尬甚至难以进行。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记忆技巧的传授以及学生自己总结记忆技巧显得举足轻重。  【关键词】地理现象 ; 感性知识 ; 图示相关记忆法 ; 因果推理记忆法 ; 三风四带  【中图分类
谁能告诉我,从什么时候开始,地球上有了水?  水,赋予了地球生命。有了水,就有了美丽的动物﹑植物,有了人,有了世界……有了这座漂在水上的小城--淮安。  我,就出生在这美丽的滨水之
无逻辑,接地气的野表情,定期发送脏小白的崽子表情包哦!  (微信号:xiao3yu4zi)
【摘要】化学作为高中教育的重点,广泛的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但因受地域、经济和一些客观因素的阻碍,化学实验教学方法在其实施过程中一直存在一些问题,基于此,本文针对化学实验教学方法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化学 ; 实验教学方法 ; 探索 ;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3-0159-01  引言  通过实验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为研究不同操作条件下气粒并流向上两相流动中颗粒团的特性,采用流动显示的方法对颗粒团的瞬态运动行为进行观察,采用图像灰度梯度法对颗粒团进行识别,根据颗粒团图像的面积
摘 要:文化认同是当今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一个大热研究话题,众多不同领域的学者纷纷涉足,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出发,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文章拟在对这些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的过程中,分析文化认同的概念界定、研究方法、研究视角及其不足与展望。  关键词:文化认同;研究综述;多元文化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当下的世界格局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文化发展呈现出交流、交融、交锋的特征
南京一所中学要给学生定做“韩版”校服,由于反对的家长太多,学校终于放弃了这一计划,将校服改回了运动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男装太帅、女装太漂亮”,一些家长担心孩子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