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黑白木刻是版画艺术中的其中一个艺术的分支,是中国最传统和精到的艺术类别。自新兴木刻以后,黑白木刻的表现形式便大胆、多元了很多,虽然仅仅是黑白两个极端的明度却能表现具象、抽象、现代、超现代等等。为了满足我们视觉上的愉悦和达到心里的共鸣,也为跟进时代的步伐,拓展黑白木刻自身的发展空间探索更多的可能,黑白木刻用它简洁概括的表现元素和作者纯熟的刻制手法、对黑白木刻的深入理解从不同角度俩诠释它的抽象性。
关键词:黑白木刻;抽象性;表现形式
一、黑白木刻的概述
如今的世界是五彩缤纷绚烂多彩的,艺术也是如此,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艺术的圈子变得更加宽阔更加包容。从所谓的盘古开天劈地以来,据说我们的天地是混沌的,但自我们有意识的时刻开始世界就是彩色的,可是由于人类文明和科学技术并不是一开始就是先进的,所以人们在表现客观世界和主观情感的时候只能以原始的方法,就是黑白。起初的绘画艺术是黑白的例如象形文字和陶器瓷器青铜器和洞窟里的动植物形象亦或是特殊符号、起初的摄影影像也是黑白的如卓别林,尼埃普斯的《在 Le Gras 的窗外景色》。黑白是色彩之根本,可见黑白的重要。
黑白木刻是版画艺术的一个分支,同时也是历史的产物,时代的演变。从最早记录的唐代金刚经扉页是为宗教服务,到宋朝为小说服务,作为小说的插图流传于世,例如西厢记、牡丹亭、长生殿。这两个时代可以说是黑白木刻的鼎盛时代。当然它也有萧条的时期,那便是外来文化的冲击,西方画师带来了油画宣扬光影,空间,透视,重油重色等。直到鲁迅先生留学带来了新兴木刻,猜又重新燃起了黑白木刻的星星之火。此时的黑白木刻以表达大环境为主,多以传达革命的激进,苦难的生活和为了祖国奋勇向前不畏牺牲的民族情怀,不论从手法还是题材内容上相对于传统木刻都有很大的进步,也为现当代的版画发展提供了一个支撑,使现代木刻更加多元。
二、抽象的基本概念
说起抽象人们便会想到具象,对于绘画来讲,一般地说抽象就是从具象里抽取某个共性或者特殊的元素舍弃那些无关紧要的组成因子进行有意识地分离、提纯、再重组的一个过程。再者抽象是一个相对性的概念。打个比方,树就是一个抽象概念树是从所有大树小树,绿色的树,干枯的树等等提取出来的一个概念。俄罗斯的现代绘画主义康定斯基荷兰的蒙德里安都是抽象绘画的代表画家。从他们的作品中我们可以分析出,绘画的抽象可以从颜色,体块,精神等任何一个点来提取加以综合表达。也许因为欣赏视角的不同我们可能会从抽象的绘画艺术中看到很多夸张,奇怪的形象,但这些形象是艺术家们进行过加工提纯从而升华而至,绝不是乱涂乱画。
三、从黑白木刻的多角度表现其抽象性
黑白木刻版画属于绘画艺术,它的抽象行表达大概是从以下几方面可以归纳总结。一、从色块上看,黑和白本身就具有抽象性,这两个颜色就是从众多颜色里简化提纯的结果。大黑大白干净明快不繁琐,如麦绥莱勒的《我的忏悔系列》《大象》画面简洁,单纯又富有变化,特别是《大象》中本没有大象本体,却以刻画热带植物的手法来侧面烘托加之黑白的强烈对比来表现黑白木刻的抽象性。二、从黑白相互作用所产生的不同的灰色调子来看,黑与白能创造出内容非常丰富的画面效果,深浅的相互配合既能凸显主体又能传达画面的意境和黑白木刻的韵味,如康宁的《琴》画面采用分割的表现形式,琴与人分别有浅灰和深灰的组织,使画面错落有致,抽象韵味十足。三、从表达手段上来看,黑白木刻有其獨特的表现手段,并不简单是用笔,而是以刀代笔,运用刻刀作用于木板的结果。三角刀畅快犀利,但必须熟练掌握,如是初学者很容易飘在木板上而使画面不稳定。再看康宁的很多作品都是这样,包括《琴》、《少女和羊》等等,三角刀的相互穿插形成了非常丰富的灰色,通过线长短的对比使得画面极致地表现出平面的味道、装饰的味道,这种主体元素的抽取加上平面分割的手段就是抽象概念的表达。圆口刀朴实圆润,邹唱义的《侗寨》大量运用圆口刀,使物像充满了动感,好像大风卷过一般灵动优美。画面主要表现景象,运用了夸张的表达方式使景象占据了六分之五的空间。平口刀坚实有力,王文明的《无题》就是用平刀大铲,使画面尽可能简洁概括,造型格外简单倒留下了很多让人意想的空间。像这类作品就是精神意识的产物,更多的是提炼精神元素来表现了抽象。与其他绘画艺术的形式不同,黑白木刻还可以通过自身特别的韵味来表现其抽象概念,即肌理美。每块木板所呈现的肌理都是独一无二的,看似无规律,仔细去摸索却又有迹可循。如果单纯只是拓印其肌理也可以说是利用提取肌理这一共性来表现黑白木刻的抽象性,如果将这些肌理加以合理运用那更是妙不可言,这一点可以通过拓印出来的成品印证。
结语:
每个创作者在抽象的过程中都是客观与主观的凝练,抽象之所以存在并发展是因为人们在不同的艺术作品中总能找到与之共鸣的点。黑白木刻以抽象的形式呈现于世不仅丰富了艺术的形式,还导出了作者更多的创造性和人们的好奇感、新鲜感。类似董克俊的《太阳下》、邵常毅《城市的喧嚣》这些作品的风格都很抽象,作者根据其纯熟的刀法和出色的概括能力,仅用线和面的交错来表达城市的喧嚣或是太阳的光环,使人回味无穷。所以在黑白木刻中抽象性的表现也给予了黑白木刻的活力,黑白木刻也成为抽象性表现的绝妙载体。
作者简介:
崔红艳(1993-),硕士研究生,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美术学版画。
标注:
“本项目得到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创新性科研项目(浅析藏书票的文化价值 CX2017SP211)资助”
关键词:黑白木刻;抽象性;表现形式
一、黑白木刻的概述
如今的世界是五彩缤纷绚烂多彩的,艺术也是如此,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艺术的圈子变得更加宽阔更加包容。从所谓的盘古开天劈地以来,据说我们的天地是混沌的,但自我们有意识的时刻开始世界就是彩色的,可是由于人类文明和科学技术并不是一开始就是先进的,所以人们在表现客观世界和主观情感的时候只能以原始的方法,就是黑白。起初的绘画艺术是黑白的例如象形文字和陶器瓷器青铜器和洞窟里的动植物形象亦或是特殊符号、起初的摄影影像也是黑白的如卓别林,尼埃普斯的《在 Le Gras 的窗外景色》。黑白是色彩之根本,可见黑白的重要。
黑白木刻是版画艺术的一个分支,同时也是历史的产物,时代的演变。从最早记录的唐代金刚经扉页是为宗教服务,到宋朝为小说服务,作为小说的插图流传于世,例如西厢记、牡丹亭、长生殿。这两个时代可以说是黑白木刻的鼎盛时代。当然它也有萧条的时期,那便是外来文化的冲击,西方画师带来了油画宣扬光影,空间,透视,重油重色等。直到鲁迅先生留学带来了新兴木刻,猜又重新燃起了黑白木刻的星星之火。此时的黑白木刻以表达大环境为主,多以传达革命的激进,苦难的生活和为了祖国奋勇向前不畏牺牲的民族情怀,不论从手法还是题材内容上相对于传统木刻都有很大的进步,也为现当代的版画发展提供了一个支撑,使现代木刻更加多元。
二、抽象的基本概念
说起抽象人们便会想到具象,对于绘画来讲,一般地说抽象就是从具象里抽取某个共性或者特殊的元素舍弃那些无关紧要的组成因子进行有意识地分离、提纯、再重组的一个过程。再者抽象是一个相对性的概念。打个比方,树就是一个抽象概念树是从所有大树小树,绿色的树,干枯的树等等提取出来的一个概念。俄罗斯的现代绘画主义康定斯基荷兰的蒙德里安都是抽象绘画的代表画家。从他们的作品中我们可以分析出,绘画的抽象可以从颜色,体块,精神等任何一个点来提取加以综合表达。也许因为欣赏视角的不同我们可能会从抽象的绘画艺术中看到很多夸张,奇怪的形象,但这些形象是艺术家们进行过加工提纯从而升华而至,绝不是乱涂乱画。
三、从黑白木刻的多角度表现其抽象性
黑白木刻版画属于绘画艺术,它的抽象行表达大概是从以下几方面可以归纳总结。一、从色块上看,黑和白本身就具有抽象性,这两个颜色就是从众多颜色里简化提纯的结果。大黑大白干净明快不繁琐,如麦绥莱勒的《我的忏悔系列》《大象》画面简洁,单纯又富有变化,特别是《大象》中本没有大象本体,却以刻画热带植物的手法来侧面烘托加之黑白的强烈对比来表现黑白木刻的抽象性。二、从黑白相互作用所产生的不同的灰色调子来看,黑与白能创造出内容非常丰富的画面效果,深浅的相互配合既能凸显主体又能传达画面的意境和黑白木刻的韵味,如康宁的《琴》画面采用分割的表现形式,琴与人分别有浅灰和深灰的组织,使画面错落有致,抽象韵味十足。三、从表达手段上来看,黑白木刻有其獨特的表现手段,并不简单是用笔,而是以刀代笔,运用刻刀作用于木板的结果。三角刀畅快犀利,但必须熟练掌握,如是初学者很容易飘在木板上而使画面不稳定。再看康宁的很多作品都是这样,包括《琴》、《少女和羊》等等,三角刀的相互穿插形成了非常丰富的灰色,通过线长短的对比使得画面极致地表现出平面的味道、装饰的味道,这种主体元素的抽取加上平面分割的手段就是抽象概念的表达。圆口刀朴实圆润,邹唱义的《侗寨》大量运用圆口刀,使物像充满了动感,好像大风卷过一般灵动优美。画面主要表现景象,运用了夸张的表达方式使景象占据了六分之五的空间。平口刀坚实有力,王文明的《无题》就是用平刀大铲,使画面尽可能简洁概括,造型格外简单倒留下了很多让人意想的空间。像这类作品就是精神意识的产物,更多的是提炼精神元素来表现了抽象。与其他绘画艺术的形式不同,黑白木刻还可以通过自身特别的韵味来表现其抽象概念,即肌理美。每块木板所呈现的肌理都是独一无二的,看似无规律,仔细去摸索却又有迹可循。如果单纯只是拓印其肌理也可以说是利用提取肌理这一共性来表现黑白木刻的抽象性,如果将这些肌理加以合理运用那更是妙不可言,这一点可以通过拓印出来的成品印证。
结语:
每个创作者在抽象的过程中都是客观与主观的凝练,抽象之所以存在并发展是因为人们在不同的艺术作品中总能找到与之共鸣的点。黑白木刻以抽象的形式呈现于世不仅丰富了艺术的形式,还导出了作者更多的创造性和人们的好奇感、新鲜感。类似董克俊的《太阳下》、邵常毅《城市的喧嚣》这些作品的风格都很抽象,作者根据其纯熟的刀法和出色的概括能力,仅用线和面的交错来表达城市的喧嚣或是太阳的光环,使人回味无穷。所以在黑白木刻中抽象性的表现也给予了黑白木刻的活力,黑白木刻也成为抽象性表现的绝妙载体。
作者简介:
崔红艳(1993-),硕士研究生,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美术学版画。
标注:
“本项目得到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创新性科研项目(浅析藏书票的文化价值 CX2017SP211)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