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电极记录在定位颞叶癫痫致痫灶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lei000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侵袭性的术前检查(颅内电极记录)对颅内电极记录适应证进行分类,了解此方法可靠性及并发症.方法1998~2003年间,对27例药物难治性颞叶癫痫患者进行颅内电极植入,方法包括:双侧颞叶纵向深部电极植入、双侧硬膜下颞底条状电极植入、颞外条状电极植入.结果术前进行广泛的无创检查之后仍不能定位致痫灶的24例患者,通过颅内电极记录确定了手术.结论对于一些难以决定是否适合手术的癫痫患者,颅内电极记录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检查方法.
其他文献
以某型号塔式起重机为例,对塔式起重机工作时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和内力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满载条件下,吊重物的钢索的长度有一个最有利范围,当钢索长度在此范围内时,
目的采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技术,检测大鼠海马干细胞分化的神经元内钙离子浓度,以期为神经干细胞进一步应用于细胞替代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离培养新生鼠的海马干细胞,采用激
目的:针对线粒体的半自主特性,采用高浓度外源能量物质ATP对脑缺血再灌注线粒体自身编码基因表达进行干预,探讨外源能量物质ATP对缺血再灌注神经元能量代谢环节的影响。方法:采用
目的:探讨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氨基胍(Aminogunidine,AG)对脑缺血-再灌流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G治疗组、假手术组,观察再灌流各时相点脑内一氧化
听神经瘤是颅内常见的肿瘤之一,以其手术复杂性和困难性,被认为是对神经外科医师手术技巧的挑战.显微外科、止血技术和电生理学的发展,为神经外科医师手术技巧的提高奠定了基
“艺术理论的中国视角”学术研讨会于2017年11月24—26曰在东南大学召开,研讨会由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筹)、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共同主办,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与东南大学联合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