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对白蛋白结合紫杉醇联合铂类一线治疗晚期肺鳞癌患者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38例ⅢB-Ⅳ期晚期肺鳞癌患者,随机分为对比组及研究组,每组19例。对比组接受吉西他滨联合铂类治疗,研究组接受白蛋白结合紫杉醇联合铂类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远期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粒细胞减少、血小板降低、肝功能受损、消化道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2.11%、15.79%、5.26%、15.79%,均低于对比组的73.68%、57.89%、31.58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白蛋白结合紫杉醇联合铂类一线治疗晚期肺鳞癌患者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38例ⅢB-Ⅳ期晚期肺鳞癌患者,随机分为对比组及研究组,每组19例。对比组接受吉西他滨联合铂类治疗,研究组接受白蛋白结合紫杉醇联合铂类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远期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粒细胞减少、血小板降低、肝功能受损、消化道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2.11%、15.79%、5.26%、15.79%,均低于对比组的73.68%、57.89%、31.58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疾病特点,评价经鼻间歇气道正压通气(NIPPV)联合咖啡因对患儿撤离有创呼吸机后的治疗效果。方法80例NRDS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撤机后对照组新生儿采取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咖啡因治疗,观察组新生儿采取NIPPV+咖啡因治疗。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局、撤机后血气指标。结果两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发生率、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发生率、早产儿视网膜病(ROP)发生率、重新上机率、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目的研究根管显微镜联合超声技术治疗牙体牙髓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120例牙体牙髓疾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根管方法治疗,研究组患者行根管显微镜联合超声技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咀嚼功能评分、治疗时间、麻醉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6.7%高于对照组的85.0%,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咀嚼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时间(73.1±14.2)min长于对照组的(43.
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不断推行,高职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受重视。而高职软件技术专业群因群内各专业技术更新速度快,面临着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因此,只有不断深化产教融合,将企业实际项目引入课堂,构建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建设校企互聘的结构化教师团队,才能持续提升专业综合水平,从而提升专业群的竞争力。
目的分析低分子肝素联用酚妥拉明治疗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患者的效果。方法72例肺心病患者,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3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参照组患者给予甲磺酸酚妥拉明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酚妥拉明+低分子肝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心肺功能指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4.44%高于参照组的69.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604,P=0.006<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LVEF(58.63±5.14)%、CO(7.02±0.54)L
目的分析急性进展性脑梗死(APCI)患者接受丁苯酞注射液联合巴曲酶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64例APCI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巴曲酶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治疗前后血同型半胱氨酸(Hcy)、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水平,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