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金融市场化改革样本

来源 :中华儿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MNUS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回溯金融改革的浩荡征程,北京银行是一个标志性样本,载入历史的荣誉簿;俯瞰金融市场化发展的波澜壮阔,北京银行是一朵搏击的浪花,折射出耀目的光彩,而使这家曾经岌岌可危的小银行成就如此辉煌的,是闫冰竹。
  1996年1月8日,北京银行在金融市场化改革的大潮中应运而生,在北京市原90家城市信用社的基础上组建整合而成。服从组织安排,闫冰竹从工商银行前来参与创建这家基础薄弱、前途未卜的金融企业,并出任党组书记、首任行长。此时的他并不清楚,一家金融企业的市场化道路将多么艰辛,也将多么璀璨。
  首先摆在闫冰竹面前的,是巨额历史遗留不良资产带来的巨大风险压力,这是一场生死存亡的考验。成立初期,北京银行总资产200多亿元、资本金10亿元,仅中关村城市信用社的违法账外经营案件发生额就高达229亿元,造成实际损失67亿元,将北京银行推向资不抵债的困境。新生的北京银行面临灭顶之灾,直接威胁首都金融安全,甚至闫冰竹的生命安全也受到威胁,在今天看来依然惊心动魄。
  面对巨大的压力,很多人消极观望、信心动摇、怨天尤人,当时也有人提出这是历史遗留问题,应该由政府注资或进行资产剥离。闫冰竹也在积极地寻求破解之道,为了化解风险,他四处奔波,心急如焚。一次为推动处置不良资产,他在出差途中,由于过度劳累奔波发烧病倒,半夜12点被紧急送往医院,身体几乎都虚脱了。第二天,他打着点滴,依然振作精神,继续工作。
  在多方协调未果的情况下,闫冰竹决定坚定信心、自力更生,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勇气,明确提出对历史负责,对未来负责,在加快发展中化解风险、维护稳定,提振了全行信心。正是凭借对党的事业的一片赤诚,闫冰竹带领全行员工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和代价,在没有政府注资和资产剥离的情况下,依靠十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最终化解核销高达67亿元的历史遗留不良资产,走出生死存亡的边缘,维护了首都金融的稳定安全,被誉为“中国金融史上的一个奇迹”。
  北京银行化解历史遗留不良资产,没有依靠政府注资和资产剥离,完全依靠自身积累和体制机制的完善,这在中国金融史上具有开创性,至今仍对中国金融风险的化解具有借鉴意义。中国银监会原副主席、光大集团董事长唐双宁评价说,北京银行化解历史遗留不良资产,没有靠吃“降压药”,而是依靠体制机制的完善,逐步增强“体质”,实现稳健发展,这是对金融改革的贡献。今天,伴随经济运行进入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金融环境更加复杂,面对经济转型中可能暴露的金融风险,如何“强身健体”、化解风险,北京银行的经验无疑具有典型意义。
  进入新时期,当时的北京市市长、著名金融专家王岐山,对北京银行作出了“更名、引资、改制、上市”的重要指示,为北京银行指明了“市场化、股权结构多元化、区域化、资本化、国际化”的发展方向。这一指示抓住了金融战略创新的关键点,直接推动了北京银行的创新发展,并由此撬动了整个中小银行的跨越发展。
  闫冰竹创造性地贯彻落实这一重要指示,带领北京银行相继实现了成功更名、引入外资、走出区域、发行上市、综合化发展等一系列战略突破,不断攀登事业的新高峰。一种模式、一条路径,撬动了一片新的天地。
  20年间,北京银行总资产从200多亿元增长到超过2万亿元,增长了100倍;净资产从10亿元增长到超过1200亿元,增长了120倍;品牌价值超过300亿元,全球排名在十年间上升了近500位,连续三年跻身全球百强银行,各项指标均达到上市银行优秀水平,成为一家名副其实的现代化、国际化中型上市银行,成为中国中小银行的一个标杆、一面旗帜。裂变增长的背后,是金融创新的力量。北京银行的发展模式,被全国数百家中小银行纷纷效仿,这不仅为中小银行创新发展迎来了机遇期,也为金融体系注入了新的生机活力。
  一个个梦想成真的时刻、一次次成长跨越的背后,凝聚着闫冰竹的艰辛付出和辛勤汗水。以发行上市为例,北京银行一个月完成3万名股东的股权清理,两个月完成尽职调查,四天完成路演推介,六个月登陆资本市场。在上市筹备最为艰难的时刻,闫冰竹更是付出了常人无法想象的艰辛。发审会前,他整整一个星期没回过家,在处理完繁杂的经营管理工作之后,利用晚上的时间通读厚达半米的上会材料,利用周末的时间与中介机构进行反复演练,做到对每一个细节都充分准备。回忆2007年9月19日北京银行上市锣敲响的那一刻,闫冰竹激动万分地说道:“在场的所有人都欢呼雀跃、喜极而泣,那是兴奋的泪水!为了这一刻,北京银行经历刻骨铭心的过程,实现脱胎换骨的变化,穿越一道又一道难关,终于驶向资本市场的巅峰,这个过程让每一个亲身经历者都终身難忘。”
  从一度资不抵债到今天同业领先,从曾经默默无闻到如今全球百强,谈到北京银行的战略突破,闫冰竹展露笑容:“艰苦创业让北京银行浴火重生,战略创新让北京银行脱胎换骨。正是积极贯彻落实更名、引资、改制、上市的重要指示,北京银行抢抓机遇,一步一个台阶,走出了成长的困境,实现了一系列战略突破,迎来了脱胎换骨的变化。这一成长路径后来被誉为中小银行创新发展的经典模式,引领北京银行走上了可持续发展之路。”
  2016年,北京银行迎来成立20周年的喜庆时刻,闫冰竹接受专访,当问及20年创新发展的经验,他对一路走来的艰难坎坷只字不提,对摸爬滚打一笔带过,而是满怀谦逊地总结道:“党的领导是发展的根本保证,顺势而为是发展的时代内涵,改革创新是发展的动力源泉,稳健经营是发展的核心逻辑,企业文化是发展的强劲动力。北京银行的飞跃式发展,首先得益于祖国改革开放和大国崛起的伟大时代,归功于党组织的培养与信任,归功于全行上万名干部员工的团结奋进、顽强拼搏、无私奉献。特别是,得益于我们拥有一个精诚团结、勤奋务实、坚强有力的管理团队,涌现出严晓燕、史元、张东宁等一大批优秀的管理人才。正是团队的相互支撑、密切配合、殚精竭虑,推动了事业的健康发展。”
  从生死存亡的困境中爬起来迈向市场,从战略创新的实践中站起来引领市场,这无疑是北京银行发展模式对中国金融改革的样本意义所在。
其他文献
<正>人力资源开发(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人力资源开发包含教育、就业、组织内的人力资源管理、老年人能力开发等;从狭义上讲,人力资源开
对长滞后时间的积分过程的控制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项目.运用原始的史密斯预测控制装置将会引入在负载产生扰动时的补偿问题.运用内部模型原理来设计控制装置将会在随动系统的
近几年,我国影子银行发展迅速,种类和规模急速膨胀,弥补了正规银行金融服务不足的问题,对经济金融体系产生重大了影响。但同时,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操作产生了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干扰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世界新技术革命浪潮汹涌,中国改革开放大潮澎湃,武汉东湖高新区应运而生,1988年正式成立,1991年国务院批准为国家 In the 1980s, the world’s new techno
烷酸腐蚀是炼油工业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此对环烷酸在原油中的分布情况、环烷酸的性质、腐蚀特点及原油加工过程中设备易蚀部位进行了阐述.针对影响环烷酸腐蚀的因素,介绍了
十八届三中全会赋予财政“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职能,将财税体制改革思路上升到国家治理高度,财政工作倍感使命光荣,也深感责任重大。伴随我国国力和现代化水平的迅速
现阶段我国的农业生产面临一系列挑战.农业生产投入成本大,投资回报低,农民生产积极性下降;农户分散经营,抵御风险能力不足;农民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农民就业、创业能力较弱;农
【摘 要】高压水除鳞系统安装在加热炉到BD轧机之间,主要的作用为去除经过加热炉加热后的轧件表面氧化铁皮,使得轧件进入轧机轧制时表面光洁,减少轧制时氧化铁皮压入、辊印等轧制质量问题,同时减少轧机轧制负荷,提升轧件表面质量,满足用户对产品表面质量的要求,以提升H型钢产品竞争能力。  【关键词】大型H型钢生产线;高压水除鳞控制系统;改造  1.前言  高压水除鳞系统原设计喷淋能力为200bar,正常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