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者:防治蔬菜真菌性病害有哪些方法?
王迪轩:首先,选用抗耐病品种、培育壮苗是提高蔬菜抗性的基础,大多数病害的发生都与品种的抗病性密切相关。其次,良好的栽培技术是蔬菜生长健壮、减少病害的关键。嫁接栽培可以较好地预防土传性的真菌病害,垄作、配方施肥、温湿度控制等管理措施对防治蔬菜真菌性病害也很有帮助。
病害发生后的最有效防治方法就是使用药剂。防治真菌性病害时,要根据所发病害选择特定药剂,如黄瓜霜霉病,辣椒疫病,番茄早疫病、晚疫病,茄子绵疫病等,可选用烯酰吗啉·锰锌、霜脲氰·锰锌、甲霜灵·锰锌、乙膦铝、霜霉威等药剂喷洒防治;灰霉病、菌核病等,可选用腐霉利、异菌脲、嘧霉胺等药剂喷洒防治;白粉病、叶霉病、黑星病、锈病,可选用苯醚甲环唑、腈菌唑、氟硅唑等唑类药剂喷洒防治;枯萎病、黄萎病、腐皮镰孢根腐病等,可选用恶霉灵、氯溴异氰尿酸等药剂灌根防治。用药剂防治时,建议保护剂与杀菌剂混配使用,同时轮换用药,以避免病菌产生抗药性。
记者:蔬菜细菌性病害的病状有哪些表现?
王迪轩: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病状:一是水渍状或油浸状。病原细菌一旦侵入植物,就生活在细胞间隙,依靠分泌一些酶破坏细胞壁,使得细胞内的物质外渗。一方面降低细胞的膨胀压力,另一方面使细胞间隙充水而变得透明。因此,细菌病害引起的病斑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病斑边缘成水渍状或油浸状,半透明。空气潮湿时病斑上有菌脓溢出(亮黄色小珠子),并出现腐烂、萎蔫症状。二是斑点。病原细菌多从细胞的间隙侵入,初期多为水渍状斑点,4~5天后,在潮湿条件下,由于细菌在细胞间大量繁殖,多有菌脓溢出,病斑多为暗褐色到白色,呈多角形(黄瓜细菌性角斑病)、近圆形(黄瓜细菌性斑点病)或条斑等,后期病斑中部组织坏死成薄纸状,多破碎穿孔。黄瓜细菌性缘枯病和甘蓝黑腐病(彩图10)中的叶枯型也是从叶缘开始发病,病斑成“V”字形,进而在叶缘周围发展成大型病斑,造成叶片枯萎。三是萎蔫。萎蔫是由于细菌侵入维管束后大量繁殖堆积,阻碍了水分向上传输所致。萎蔫有的是整株发生,地上部分萎蔫,叶片色泽稍淡,但仍保持绿色,植株根、茎的维管束变褐腐烂,这主要是因为细菌从根部或根茎部侵入,集中在主茎的维管束内繁殖,如黄瓜细菌性枯萎病、番茄青枯病、茄子细菌性青枯病等。有的是局部发生萎蔫,如十字花科蔬菜黑腐病等。十字花科蔬菜黑腐病中属维管束致病型的成株,叶部病斑多从叶缘向内发展,形成“V”字形黄褐色枯斑。病斑周围呈淡黄色。有时病原菌沿叶脉向里发展,形成网状黄脉。叶子染病,病菌沿叶脉(维管束)向上扩展,成淡褐色,造成部分菜帮干腐,或向一侧歪斜,或产生离层而脱落。四是畸形。病状成畸形的细菌性病害比较少,代表性的有菜豆细菌性疫病和番茄细菌性溃疡病等。五是腐败。腐败是蔬菜发生细菌性病害的一个代表性病状。发生腐败的细菌开始是在维管束内上下的空间里繁殖,待维管束崩裂后,细菌便进入到周围的柔嫩组织,上下扩散,使髓组织发生软化腐败。其中代表性病害有番茄细菌性髓坏死病、番茄细菌性溃疡病、番茄细菌性黑斑病、茄子细菌性褐斑病、大白菜细菌性软腐病(彩图11)、莴苣细菌性软腐病和腐败病、萝卜细菌性软腐病等。六是腐烂。真菌和细菌都可以造成腐烂,但细菌造成的腐烂往往出水多,烂成一摊泥并散发出臭味,比如黄瓜角斑病,瓜条蒂部腐烂,有鱼腥味;白菜、茄果细菌性软腐病。而真菌造成的腐烂有的较干、有的湿润,上面常常长出各种颜色的霉层或小黑点、小黑粒,散发出的气味也不太难闻,有衣物发霉的气味或食品发酵的香味。七是叶片病斑无霉状物或粉状物。长不长霉状物是真菌性病害与细菌性病害的重要区别,如黄瓜细菌性角斑病与霜霉病症状相似,叶片都出现多角形病斑,容易混淆,但霜霉病在潮湿时病斑上长有黑色的霉,而角斑病则没有。
记者:防治蔬菜细菌性病害有哪些方法?
王迪轩:防治细菌性病害的基本措施主要有轮作换茬、选用抗病品种、种子处理、生态防治等,这些措施可有效提高蔬菜的抗病性,减轻病害发生的可能。细菌性病害早期在田间点片发生时,应及时摘除病叶病果,防止病源扩散传染。
防治细菌的药剂主要是抗生素和铜制剂,唑类药剂配合防治效果好。抗生素类药剂有:硫酸链霉素、新植霉素、中生菌素、春雷霉素等。无机铜制剂类有:碱式硫酸铜、氢氧化铜、氧化亚铜、硫酸铜、波尔多液等。有机铜制剂类有:噻菌铜、琥胶肥酸铜、松脂酸铜、喹啉铜等。铜制剂杀菌谱广,不易产生抗药性,在无公害蔬菜生产中都可以使用。但铜制剂不具有内吸性,主要起保护作用,适宜在发病前预防或发病初喷施。
记者:如何诊断蔬菜病毒性病害?
王迪轩:诊断蔬菜病毒性病害可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了判别:一是叶片变色。病毒侵入植株后,由于叶绿素形成受到抑制,因而出现局部褪绿,呈淡绿、黄绿、淡黄色等斑块,以致形成浓淡相间的颜色。叶片变色可分为花叶和黄叶两类。花叶型表现为叶片皱缩,有黄绿相间的花斑,如白菜花叶病。黄化类型的花叶特别鲜艳,绿色的花叶为深绿色。黄色部位都往下凹,绿色部位往上凸,如番茄黄顶部。在形成花叶以前叶脉先行褪绿的会形成“明脉”。二是畸形。畸形包括卷叶、缩叶、皱叶、萎缩、丛枝、癌肿、丛生、矮化和缩顶,以及其他各种类型的畸形。畸形可以单独发生,也可以与其他症状混合出现。三是坏死。蔬菜的果实、茎、叶柄、叶身以及叶脉出现组织坏死,主要表现在成熟期果实上有条斑,如番茄条斑病毒病(彩图12),在果肩部出现青白色,后渐变成铁锈色。用刀剖开果实,皮里肉外有褐色条纹,如辣椒条斑型病毒病,从果实的尖端向上变黄色,在变黄的部位上有短的褐色条纹,且向内凹陷。四是凋萎。病株采收期出现急性萎蔫,或植株顶部出现萎蔫,如番茄病毒病、黄瓜黄化病、甜瓜急性萎蔫症等。五是腐败。果肉发生坏死,并伴有臭味,如西瓜绿斑病毒病的病果、南瓜病毒病的病果等。要注意区分病毒性卷叶和生理性卷叶,生理性卷叶症植株由上而下全部卷叶,呈卷筒状,常因高温、干旱、植株老化等所致,属自我调节。
王迪轩:首先,选用抗耐病品种、培育壮苗是提高蔬菜抗性的基础,大多数病害的发生都与品种的抗病性密切相关。其次,良好的栽培技术是蔬菜生长健壮、减少病害的关键。嫁接栽培可以较好地预防土传性的真菌病害,垄作、配方施肥、温湿度控制等管理措施对防治蔬菜真菌性病害也很有帮助。
病害发生后的最有效防治方法就是使用药剂。防治真菌性病害时,要根据所发病害选择特定药剂,如黄瓜霜霉病,辣椒疫病,番茄早疫病、晚疫病,茄子绵疫病等,可选用烯酰吗啉·锰锌、霜脲氰·锰锌、甲霜灵·锰锌、乙膦铝、霜霉威等药剂喷洒防治;灰霉病、菌核病等,可选用腐霉利、异菌脲、嘧霉胺等药剂喷洒防治;白粉病、叶霉病、黑星病、锈病,可选用苯醚甲环唑、腈菌唑、氟硅唑等唑类药剂喷洒防治;枯萎病、黄萎病、腐皮镰孢根腐病等,可选用恶霉灵、氯溴异氰尿酸等药剂灌根防治。用药剂防治时,建议保护剂与杀菌剂混配使用,同时轮换用药,以避免病菌产生抗药性。
记者:蔬菜细菌性病害的病状有哪些表现?
王迪轩: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病状:一是水渍状或油浸状。病原细菌一旦侵入植物,就生活在细胞间隙,依靠分泌一些酶破坏细胞壁,使得细胞内的物质外渗。一方面降低细胞的膨胀压力,另一方面使细胞间隙充水而变得透明。因此,细菌病害引起的病斑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病斑边缘成水渍状或油浸状,半透明。空气潮湿时病斑上有菌脓溢出(亮黄色小珠子),并出现腐烂、萎蔫症状。二是斑点。病原细菌多从细胞的间隙侵入,初期多为水渍状斑点,4~5天后,在潮湿条件下,由于细菌在细胞间大量繁殖,多有菌脓溢出,病斑多为暗褐色到白色,呈多角形(黄瓜细菌性角斑病)、近圆形(黄瓜细菌性斑点病)或条斑等,后期病斑中部组织坏死成薄纸状,多破碎穿孔。黄瓜细菌性缘枯病和甘蓝黑腐病(彩图10)中的叶枯型也是从叶缘开始发病,病斑成“V”字形,进而在叶缘周围发展成大型病斑,造成叶片枯萎。三是萎蔫。萎蔫是由于细菌侵入维管束后大量繁殖堆积,阻碍了水分向上传输所致。萎蔫有的是整株发生,地上部分萎蔫,叶片色泽稍淡,但仍保持绿色,植株根、茎的维管束变褐腐烂,这主要是因为细菌从根部或根茎部侵入,集中在主茎的维管束内繁殖,如黄瓜细菌性枯萎病、番茄青枯病、茄子细菌性青枯病等。有的是局部发生萎蔫,如十字花科蔬菜黑腐病等。十字花科蔬菜黑腐病中属维管束致病型的成株,叶部病斑多从叶缘向内发展,形成“V”字形黄褐色枯斑。病斑周围呈淡黄色。有时病原菌沿叶脉向里发展,形成网状黄脉。叶子染病,病菌沿叶脉(维管束)向上扩展,成淡褐色,造成部分菜帮干腐,或向一侧歪斜,或产生离层而脱落。四是畸形。病状成畸形的细菌性病害比较少,代表性的有菜豆细菌性疫病和番茄细菌性溃疡病等。五是腐败。腐败是蔬菜发生细菌性病害的一个代表性病状。发生腐败的细菌开始是在维管束内上下的空间里繁殖,待维管束崩裂后,细菌便进入到周围的柔嫩组织,上下扩散,使髓组织发生软化腐败。其中代表性病害有番茄细菌性髓坏死病、番茄细菌性溃疡病、番茄细菌性黑斑病、茄子细菌性褐斑病、大白菜细菌性软腐病(彩图11)、莴苣细菌性软腐病和腐败病、萝卜细菌性软腐病等。六是腐烂。真菌和细菌都可以造成腐烂,但细菌造成的腐烂往往出水多,烂成一摊泥并散发出臭味,比如黄瓜角斑病,瓜条蒂部腐烂,有鱼腥味;白菜、茄果细菌性软腐病。而真菌造成的腐烂有的较干、有的湿润,上面常常长出各种颜色的霉层或小黑点、小黑粒,散发出的气味也不太难闻,有衣物发霉的气味或食品发酵的香味。七是叶片病斑无霉状物或粉状物。长不长霉状物是真菌性病害与细菌性病害的重要区别,如黄瓜细菌性角斑病与霜霉病症状相似,叶片都出现多角形病斑,容易混淆,但霜霉病在潮湿时病斑上长有黑色的霉,而角斑病则没有。
记者:防治蔬菜细菌性病害有哪些方法?
王迪轩:防治细菌性病害的基本措施主要有轮作换茬、选用抗病品种、种子处理、生态防治等,这些措施可有效提高蔬菜的抗病性,减轻病害发生的可能。细菌性病害早期在田间点片发生时,应及时摘除病叶病果,防止病源扩散传染。
防治细菌的药剂主要是抗生素和铜制剂,唑类药剂配合防治效果好。抗生素类药剂有:硫酸链霉素、新植霉素、中生菌素、春雷霉素等。无机铜制剂类有:碱式硫酸铜、氢氧化铜、氧化亚铜、硫酸铜、波尔多液等。有机铜制剂类有:噻菌铜、琥胶肥酸铜、松脂酸铜、喹啉铜等。铜制剂杀菌谱广,不易产生抗药性,在无公害蔬菜生产中都可以使用。但铜制剂不具有内吸性,主要起保护作用,适宜在发病前预防或发病初喷施。
记者:如何诊断蔬菜病毒性病害?
王迪轩:诊断蔬菜病毒性病害可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了判别:一是叶片变色。病毒侵入植株后,由于叶绿素形成受到抑制,因而出现局部褪绿,呈淡绿、黄绿、淡黄色等斑块,以致形成浓淡相间的颜色。叶片变色可分为花叶和黄叶两类。花叶型表现为叶片皱缩,有黄绿相间的花斑,如白菜花叶病。黄化类型的花叶特别鲜艳,绿色的花叶为深绿色。黄色部位都往下凹,绿色部位往上凸,如番茄黄顶部。在形成花叶以前叶脉先行褪绿的会形成“明脉”。二是畸形。畸形包括卷叶、缩叶、皱叶、萎缩、丛枝、癌肿、丛生、矮化和缩顶,以及其他各种类型的畸形。畸形可以单独发生,也可以与其他症状混合出现。三是坏死。蔬菜的果实、茎、叶柄、叶身以及叶脉出现组织坏死,主要表现在成熟期果实上有条斑,如番茄条斑病毒病(彩图12),在果肩部出现青白色,后渐变成铁锈色。用刀剖开果实,皮里肉外有褐色条纹,如辣椒条斑型病毒病,从果实的尖端向上变黄色,在变黄的部位上有短的褐色条纹,且向内凹陷。四是凋萎。病株采收期出现急性萎蔫,或植株顶部出现萎蔫,如番茄病毒病、黄瓜黄化病、甜瓜急性萎蔫症等。五是腐败。果肉发生坏死,并伴有臭味,如西瓜绿斑病毒病的病果、南瓜病毒病的病果等。要注意区分病毒性卷叶和生理性卷叶,生理性卷叶症植株由上而下全部卷叶,呈卷筒状,常因高温、干旱、植株老化等所致,属自我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