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强化理论结合康复训练对腰椎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来源 :颈腰痛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irum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正强化理论结合康复训练对腰椎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2019年4月~2021年2月期间收治的80例腰椎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9)和观察组(n=41),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上述基础实施正强化理论结合康复训练干预,两组患者均连续干预2周,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以及下床活动时间,以及干预前后疼痛情况、日常生活能力、腰椎功能恢复情况、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以及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SAS、HAMD评分以及VAS评分、ODI指数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ADL评分以及SF-36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显著上升,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正强化理论结合康复训练应用于腰椎骨折患者,可有效促进术后康复,减少疼痛,改善日常生活能力及腰椎功能,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靶向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结合软组织封闭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于2016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92例单节段OVCF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成靶向PVP手术结合软组织封闭组46例(即“改良PVP组”)、传统PVP组46例.对比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时的疼痛VAS评分、胸腰椎Oswet
目的 分析脊椎原发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CT与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MR)影像特点.方法 选择本院2006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27例脊椎原发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均进行CT、MR检查.分析其CT检查的病灶位置、肿瘤直径、内部密度、骨质破坏、内部骨质增生硬化、周围骨质增生硬化等情况,MR检查的肿瘤边缘、肿瘤包绕椎管、T1WI信号、T2WI信号、脊髓水肿、肿瘤强化等情况.结果 CT检查中,患者病灶位置主要集中在胸椎,共14例,其余为颈椎5例、腰椎7例、骶椎1例;肿瘤直径平均(27.
目的 探讨3D打印导航技术在后路内固定矫形手术治疗青少年特发型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6月~2019年12月在本院接受后路固定矫形治疗的64例AIS患者,根据椎弓根置钉技术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31例)和对照组(n=3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后路内固定矫形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徒手技术椎弓根螺钉置入,观察组采用3D打印联合椎弓根螺钉导向器技术置入椎弓根螺钉.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螺钉放置时间、置钉相关并发症、置钉准确
目的 探讨腰椎棘突间置入Coflex系统与腰椎后路椎间融合TLIF手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0月收治的单节段LDH患者74例,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各37例.Coflex组采用腰椎棘突间置入Coflex系统行非融合手术治疗,TLIF组采取腰椎后路椎间融合TLIF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及手术疗效、并发症情况.结果 Coflex组术中失血量少于TLIF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TLIF组(P
目的 探讨稳定运动对慢性腰痛(choric back pain,CBP)妇女站立时前外侧群腹肌厚度的影响.方法 择2018年6月~2020年5月在本院就诊的68例女性CB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核心稳定运动训练.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ODI指数、腹横肌(transverse abdominis,TrA)、腹外斜肌(external oblique,EO)和腹内斜肌(internal oblique,IO)站立任务
目的 探讨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对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行MIS-TLIF手术疗效和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骨科自2016年1月~2018年8月行单节段MIS-TLIF手术的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132例,根据其BMI指数范围分为三组:BMI值17.3~24.9 kg/m2者,纳入体重偏瘦或正常组,即A组;25.0~29.9 kg/m2者,纳入超重组,即B组;≥30.0 kg/m2者,纳入肥胖组,即C组.对三组患者的临床特征、手术疗效和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所有
腰椎间盘突出症作为骨科常见病,主要因脏腑亏虚、外感风寒湿邪、跌扑损伤所致.名老中医治疗本病疗效显著,在长期的临床实践过程中,严守中医辨证论治思想,因人、因时、因地制宜,方随证立,药依方出,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各地名老中医论治此病各具特色,多强调论治分型、分期、用药准确,重补肝肾、调气血、通经络、兼祛邪化瘀之法.
目的 探讨混合型生长棒(mixed growing rod,MGR)技术治疗早发性脊柱侧凸(early onset scoliosis,EOS)近期和远期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4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27例EOS患者,根据患儿手术方法分为MGR组(n=13例)和GR组(n=14例),分别给予生长棒(growing rod,GR)和MGR治疗.术前、术后和末次随访时观察患者Cobb角、胸椎后凸(thoracic kyphosis,TK)、腰椎前凸(lumbar lordosis,LL)、T1-
目的 探讨不同部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行PKP术后的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改善情况.方法 纳入2018年3月~2020年5月于本科收治的OVCF患者137例,其中T1~T9段13例(胸段组),T10~L2段105例(胸腰段组),L3~L5段19例(腰段组).分别于患者术前和PKP术后3 d进行VAS评分,同时测量以下参数:骨盆入射角(PI)、骨盆倾斜角(PT)、骶骨倾斜角(SS)、局部后凸Cobb角、胸椎后
肌肉能量技术( muscle energy tech-nology,MET)是通过肌肉等长或等张收缩抗阻的方式提升肌肉骨骼系统功能和缓解疼痛症状的康复治疗手段,既往在膝关节炎、肩周炎等的治疗中获得了广泛运用[1].近年来本院将MET技术用于腰肌劳损的康复治疗,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报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