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体育学术问题研究文献综述

来源 :体育时空·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sx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1-000-01
  摘 要 体育学术史不是从体育学开始的地方开始的,而是稍后于体育学。近年来,非常多的体育学者已经意识到体育学术史在体育学发展变化中的重要作用,在很多场合中非常郑重地提出研究我国体育学术史的重要性和深远价值。本文献综述从近代体育学术分期、体育思想演变、体育学科发展、体育期刊研究等角度,对近年来的中国近代体育学术研究进行了简单梳理。
  关键词 体育学术 体育学科 体育期刊 体育思想
  体育学术史是对关于体育学研究的方法论、知识论、实践论和价值论,进行历史地、逻辑地反思、回顾、总结和阐发,以达到能够清晰地认识体育学研究的历史成绩与失败经验,能够促进体育学的发展的目的的研究。
  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近代体育学术相关研究
  (一)关于中国近代体育学术分期的研究
  无论是我国近代体育也好,还是新中国体育也好,盡管是两段时期,且二者区别显见,但对于体育学术发展来说,它应该是完整的,这关乎到一门学科的发展历史。
  1949年建国以来,我国体育学术的发展脉络是比较清晰的,但是,就目前现有的文献资料来看,涉及到近代体育学术这块领域的研究却非常少见,直到近两年才有学者在学术期刊上发表相关的论文,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王灏霖博士,她在《体育科学》上发表了《对中国近代体育学术史分期的讨论》(2014),她在文中以学者、时代、著作、思潮、政治、前人等作为基点,以点带面来解释与总结我国近代体育学术的发展历程。
  她将我国近代体育学术的发展划分为两个阶段:晚清时期的体育学术(1890-1912年)和民国时期的体育学术(1912-1949年),并将民国体育学术又划分为民国体育学术初建时期(1912-1919年)、体育学术理论体系肇造与欧美化时期(1919-1927年)、体育学术理论体系建设时期(1927-1937年)、体育学术理论体系成熟期(1937-1949年)四个时期,并对每个时期学术发展的特征作了比较详细的阐述。整篇文章从中国近代体育学术的发展历程的角度对我国近代的体育学术演变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析。
  (二)近代体育思想和文化
  学术史与思想史有着紧密的联系,不存在脱离思想的“纯学术”。虽然目前从整体上研究我国近代体育学术的研究并不多,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者们对近代体育思想的演变过程已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伴随着西方新式体育的传入,西方体育思想文化与国人对体育的认知交汇融合,我国近代各种体育思潮纷纷涌现。
  (三)体育学科演进研究
  论及学术史的研究对象时,对该学科发展的研究是最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王颢霖在其《从学科交叉与分化管窥近代中国体育学演进发展》一文中从“体育学”、“体育原理”的内容变迁中提炼出近代中国体育学学科结构的演进发展:20世纪20年代,内容涉及到史学、教育学、生理学、心理学等学科;进入30年代,则扩展到了社会学、人体测量学等新的学科领域;至40年代,则延展至营养学遗传学、教育心理学以及物理学等学科。由于多学科涉入,使学科交叉趋势日益凸显,原本在“体育学”、“体育原理”中出现的与自然科学。
  (四)近代体育媒体研究
  期刊作为学术研究的主要载体之一,想要考察一个国家某学科学术进展的状况,把这个国家在这个学科方面的主要出版物如杂志当作研究对象无疑是一个极好的选择。
  二、反思和深化
  (一)研究专题集中,时期辐射面狭窄。从研究成果来看,涉及的内容主要集中在近代体育学术兴起、体育教育、体育思想文化等方面,虽然对于近代体育史上的体育学术的研究已经开展,但是各个角度的微观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挖掘,而且通论性宏观研究也很缺乏;时间分期多对近代史的某一时期进行分析,并没有从整体上对中国近代的体育学术发展进行梳理。
  (二)对近代体育学术的研究,没有从纵向将整个近代体育学术发展的各阶段联系起来。近代体育学术是体育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应该将其置于整个历史长河中,剖析它各个时期形成的纵向关联,从而把握它的动态演变历程和规律。
  (三)近代体育学术史的研究还有赖于进一步的史料发掘,尚待运用更丰富的跨学科研究方法。近代体育学术史是体育学术和历史的交叉,必须建立在扎实的史料基础上,这就要求研究者必须充分占有、挖掘、甄别史料。
  三、小结
  我国的近代体育是古代体育与现、当代体育的交接点,是中国体育现代化进程的重要阶段。当前,对建国以来我国体育学术相关领域的发展研究较多,无论在研究角度还是新型研究方法的运用上都比较深入,但对我国的近代体育学术来说,就目前现有的文献资料来看,涉及到的还很少,并且研究领域相对集中在与当时政治、军事密切相关的体育思想、体育制度的研究上,研究方法比较陈旧,定性多定量少,视角单一,学科交叉少。我国的体育学发展至今是一个完整的历史过程,对近代体育学术发展的关注不够会在很大程度上阻碍我国体育学学科今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灏霖.对中国近代体育学术史分期的讨论[J].体育科学.2014.10:15.
  [2] 王灏霖.从学科交叉与分化管窥近代中国体育学演进发展[J].体育科学.2015.6:15.
  [3] 任雪艳.中国近代体育思想的发展演变[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5:1.
  [4] 朱姝,朱恺,姚远.晚清至五四时期中国体育期刊的肇始与初兴[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9.6.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1-000-01  摘 要 本文章主要是结合重庆市第五届运动会开幕式文体展演排练实践活动,总结出一些团体操排练的编排经验。文章结合排练实践经验,把本次排练中学习到的知识进行归纳,为大家以后的教学排练工作奠定基础。  关键词 团体操编排 团队排练方法  团体操是综合体育与艺术的一项集体表演项目。重庆市每年运动会开幕式文体展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1-000-01  摘 要 本文根据力量训练、速度训练以及耐力训练三个部分,详细的介绍如何利用这三个训练方式来提高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只有保证各个部分的训练达到一定的标准和程度,才能够保证中学生的身体素质保持全面发展的状态。  关键词 提高 中学生 身体素质  一、力量训练  力量主要是指人体肌肉在工作过程中,产生克服阻力
智慧商人看到空白市场  手机妈妈脱颖而出  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从2010年9月刊开始,淘米佣、神奇保洁王、快活人多功能健身王等一系列新颖、实用、经济的产品陆续出现在本刊中。这些产品不但本小利大,而且颇受市场认可和消费者的青睐。其实,这些产品俏销商品的货源,都是来自同一个厂家——广东加美五金塑胶厂。  加美五金塑胶厂,成立于2005年8月。2009年1月,正式与香港五根毛新奇特用品厂合并,创始人兼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1-000-01  摘 要 体育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合格人才,训练学生运动技能,增强体质,锻炼体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自新课改实施以来,各式各样的教学法出现在体育课堂上,体育教学工作者长时间来致力研究、探讨,努力解决提高课堂实效,体育课堂教学得到很大的改善,但学生的身体素质仍然呈下降趋势,究竟哪里出了问题,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1-000-01  摘 要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高校的体育教学也随之改革,由于传统的篮球教学只注重技术以及素质的训练,忽略了对学生心理特点的管理,从而导致教学过程枯燥无味,使学生失去了对于学习篮球的兴趣。因此在高校的篮球技术教学中,教师应该应用心理暗示的教学方法,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1-000-01  摘 要 当前,个性化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逐渐推广开来,成为引领体育教学的新时尚。高校体育教学也应该积极引入个性化的理念和模式,推动体育教学更好更快地发展。个性化教学模式不仅可以为高校体育教学带来理念和方法上的创新,更有利于在因材施教的基础上发挥体育在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作用。  关键词 个性化教学 高校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1-000-01  摘 要 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颁布,为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提供了指导性依据,同时也为瑜伽等各类新兴体育运动项目融入各高校体育提供了很好的理由和契机。针对当今大学生体质健康不容乐观的现状,寻求各种增强大学生体质、发展心理素质、提升气质的体育教学内容显得尤为重要。瑜伽作为时尚运动且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1-000-01  摘 要 我国教育体制不断改革,如何在新的教育形势下加强初中体育教育,综合提高学生们的身体素质,已然成为初中体育老师们的首要难题。既不能揠苗助长,也不能坐视不管,只有依据学生们的身体情况,从实际出发,由易到难地有针对性地开展训练。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力求为初中体育教育事业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1-000-01  摘 要 通过对学生遭受的伤害成因进行分析,往往能够看到很多问题都是在课堂以外产生的,因此如何才能有效确保体育课堂以外学生伤害自救自护教育的有效实施,就是当前中学体育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内容。本文从中学体育课堂以外伤害问题及其成因分析入手,结合当前体育课堂以外伤害自救自护教育实施有效性状况,从而探究提升实现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1-000-01  摘 要 本研究对兴奋剂行为进行定义,分析了青少年兴奋剂行为的特点,并对其表现形式加以界定,为今后探寻青少年兴奋剂行为及干预对策奠定基础。  关键词 青少年 兴奋剂行为 特点 表现形式  一、前言  随着国家相关反兴奋剂条例的出台、对高级赛事兴奋剂检测比例的增大以及对涉及兴奋剂行为人员处罚力度的增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