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新农合)医药费用管控机制研究

来源 :会计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haoj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全民医疗保险的逐步开展和完善,医疗保险费用持续、快速、过度增长,总额预付制应运而生,但在各级医院试点推广和应用中,各种问题随之而来。河南省某三甲医院通过文献研究、深入访谈、现场调查等方法,自行开发、建立了一整套基本医疗保险(简称医保)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医药费用管控机制,使医保(新农合)政策与院内HIS系统相结合,通过近几年的应用,该系统基本实现了预期目标,赢得了患者和社会各界的认可。引入DRGs等管理评价分析工具,进一步完善了医保(新农合)医药费用管控机制,为有效控制较快增长的医保费用、提高医保(新农合)管理工作效率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医保; 新农合; 费用管控; 信息预警
  【中图分类号】 F2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17)03-0002-06
  一、医保(新农合)医药费用信息化管控的现实需要
  河南省某三甲医院是大型综合性医院,也是河南省卫生医疗行业的龙头单位,即时结报的医保(新农合)患者占70%以上,各项医保(新农合)政策都在该医院得到了践行[ 1 ]。开展好医保(新农合)医药费用信息化管控研究,为落实好医保(新农合)政策和支付方式改革要求提供了范本,为医保(新农合)政策的制定、调整提供了参考,具有指标性意义。
  该院应用信息系统、统计学、对比分析等方法,从新业务新技术开展、病种结构调整、疑难危重患者收治占比及抢救成功率、手术分级、医疗安全与质量、新农合重大疾病救治开展等方面分析2013年、2014年医院相关病区,三级医师组医药费用增长的合理及不合理因素[ 2 ],同时研发了一套实用、便捷、科学的医保(新农合)信息监控预警系统,并应用到医保(新农合)管理和服务中。
  本项研究填补了河南省乃至国内医保(新农合)管理领域进行医药费用系统控制的空白,其推广意义有以下方面:
  (1)各医院应加强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信息化管控的优势,指导临床医师了解政策、落实政策,同时便于医保(新农合)管理部门等做好各项控费指标的监控、预警、统计分析工作[ 3 ]。
  (2)医保(新农合)工作作为医院全局性的工作,院领导应当发挥检查监控、通报分析、考核干预等作用,实现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常抓不懈,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医保(新农合)工作全院一盘棋的健康局面。
  (3)医保办(农合办)要拓展职能,建立日常联络机制,经常征询临床意见和建议,减少对立,增进和谐,与临床科室协同做好医保(新农合)管理和服务工作。
  (4)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分析和探讨支付制度改革,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与建议,为支付制度改革的顺利实施提供数据支撑和措施支持。
  (5)探索如何在基金一定的情况下,既保证基金使用效益又提升医疗发展水平,在保证医疗服务质量和控制医疗费用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和最佳结合点[ 4 ]。
  (6)建立绩效考核方案及费用分担机制,设计符合市场规律的医院经济运行机制。
  达到巩固完善医保(新农合)制度,增进基金使用效益目的,有利于合理利用卫生资源,规范医疗机构服务行为,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上涨。
  二、医保(新农合)医药费用管控信息化案例分析
  (一)完善医保(新农合)费用信息预警、监控系统
  首先,河南省某医院作为三甲医院,临床医师诊治患者的任务繁重,治疗责任重大,不可能时时监控医疗保险的费用,所以临床科室在为医保(新农合)患者开具医嘱时,应用该系统可以适时看到每项诊疗项目及药物的报销比例、限制使用范围等;其次,评价费用控制情况的指标为次均费用和目录外药品比例,针对这一情况,该医院在HIS系统中特意加入了科室“新农合次均费用、预分医保费用额度、目录外药品比例超标、超限制药品”等预警提示,不仅可以使临床科室直观地了解目前的医保花费情况,还可以查询病区、三级医师组和医师住院新农合次均费用、目录外药品比例、省医保统筹额度使用及结余情况[ 5 ]。同时,政策宣传上以电子信息化的形式进行政策告知,支撑了政策制度的较好落实。这些措施由以前的事后监督和处罚,改为事中执行和控制,对部分过度医疗行为进行了约束,起到了预防的效果。一是可以更好地帮助医生避免过度医疗,二是方便了院领导适时监控,三是可以使临床医师养成良好的执业习惯、规范医疗行为,从而提升医院的可信任度和社会责任感,更好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6 ]。
  (二)建立医保(新农合)控费分析、通报、反馈及考核制度
  根据河南省卫计委和省直医保对医院次均医疗费用增长率、目录外药品比例的要求以及统筹费用预分额度,结合各病区的次均费用、统筹费用使用历史数据及相关影响因素,该院为115个病区制定了2014年度参合患者次均费用额度、目录外药品比例及省直医保患者统筹费用预分额度[ 7 ],并将此作为院周会通报、分析和考核病区的基本依据之一。将患者次均费用列为各病区的绩效考核指标之一,据此进行次均费用考核,并与病区绩效挂钩,以期达到费用控制效果。初步提出了医保(新农合)管理和服务信息需求研究报告,并根据医保(新农合)政策变化增加新的需求。绩效考核权重如表1所示。
  三、医保(新农合)医药费用管控信息系统的应用评价
  医保(新农合)费用监控、预警、干预机制的建立和应用是一个系统工程,达到了预期目标,取得了多方面的成效,使多方受益或满意[ 8 ]。卫生行政部门是医疗卫生工作的主管部门,也是新医改的倡导者和督导者,其工作主旨之一是规范医疗机构的医疗行为、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9 ]。医保总额预付制度、新农合“双指标控制”等支付方式改革目标与之相契合。医疗机构为了完成支付方式改革目标,主动控制成本,创新控费举措,降低医疗费用,提高患者的实际报销补偿率[ 10-11 ]。医保(新农合)应用费用预警、监控、干预机制,从而实现医疗机构控费意识从“要我控费”到“我要控费”的转变,无疑是对卫生和人社行政部门工作的積极响应和有力支持。   医保(新农合)经办机构在一定程度上代替卫生行政部门管理,确保医保(新农合)基金的收支平衡和参合人员最大化受益。推行医保(新农合)费用预警、监控、干预机制,能有效降低住院患者医药费用负担,在新农合基金总量一定的情况下,降低医疗费用的同时提高了住院患者的实际补偿水平,提升了社会效益。
  据河南省新农合即时结报监控平台数据,2014年度,该院新农合即时结报住院参合患者次均费用增长率为2.5%(省新农合管理中心统计含非即时结报,为3.18%),目录外药品比例为4.4%(与省新农合管理中心基本一致),均在规定的控制指标以内;实际补偿率39.94%,较上年提高4.43%;平均住院日缩短1天以上;医药费用构成方面看,药品费用和卫生耗材费用占总费用的比例均较2013年度有所降低。从新农合运行数据看,次均费用增长率控制在规定范围,目录外药品的应用也较为合理,新农合信息监控和预警系统的应用达到了预期目标,近年次均费增幅如图1所示。
  从图2目录外药品比例图中可以看出,2014年、2015年的目录外药品比例(即不纳入药品报销目录的药费占比)都控制在5%以内,相较于2012年、2013年有了较大的进步。目录外药品比例的降低顺应了医保改革的大趋势,有效地维护了患者的切身利益,提升了医保基金的运行效率,也是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目录外药品比例从2012年的33.3%降低至2013年的17.65%,之后降低至2014年的4.42%,于2015年回调至4.86%,稳定控制在5%以内。目录外药品比例的大幅下降,可以直观地看出医保控费的效果,通过对医保费用预警的有效干预,目录外药品比例得到了有效控制。
  从图3实际补偿率(即患者实际得到报销补偿的医药费用比率)对比图中可以看出,2013年的实际补偿率较2012年下降了3.54%,2014年又回升了4.3%,直到2015年才归于稳定。实际补偿率的高低直观反映了患者得到的补偿情况,从数据上看,接近40%的实际补偿率与新农合的基础报销45%的比例基本保持一致,从此点可以看出治疗费用基本控制在报销范围内。
  从图4和图5可以看出,新农合住院人次和住院费用每年都有增长,这是由于该院是一个全省综合性大医院,不断提高业务能力、技术水平、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和疑难危重症的救治能力,确保医疗安全和质量,吸引了更多患者前来就医。功能定位是医改分级诊疗的要求,收治疑难危重症患者也是三级甲等医院的基本追求。近年来该院还对规模扩张进行了适度控制,让常见病、多发病下沉在基层,因此,许多客观因素影响着医保额度的使用以及次均费用的增长。综合起来主要有:床位的增加、床位费的增长及服务人群的变化;设备的使用、新学科的设立、新业务新技术的开展等,这也是考虑专业病区次均费用额度的因素;重症患者增加;检查和治疗的客观需求;设施配置较好的特需病房。
  以上都是医保额度分配和次均费用额度分配、目录外药品比例指标制定等应考虑的合理因素,对于医保控费结果并不影响。
  虽然如此,仍有一些不合理的增长,主要包括:不合理用药;过度检查,包括打包检查、过度应用高端检查、无适应症检查等;高端进口耗材滥用,包括止血防粘连材料、介入诊疗耗材、植入性高值耗材等;住院时间过长、术前住院日较长等,这既有医生个人的因素,也有医院辅助检查、手术安排等瓶颈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的因素;农村居民重大疾病救治入径率较低,临床路径治疗推行阻滞等;不合理收费,包括无医嘱收费、套编码收费、多收费等;药占比指标的不科学考核;住院标准比较低等。
  医院针对这些不合理因素进行了整改,主要措施包括:
  (1)科学合理地制定和动态调整各专业病区平均住院日指标、药占比指标等并将其纳入绩效考核指标,强化医师的平均住院日意识,尽快解决制约缩短平均住院日的瓶颈因素[ 12 ]。
  (2)医务、药学、财务、医保、护理、采供等部門建立联动监管机制,做好日常监督管理,并建立激励规范医疗的制度。
  (3)采取内部激励措施,引导临床科室落实农村居民重大疾病保障政策,提高入径率,并加快推广临床路径管理[ 13 ]。
  (4)积极配合医保(新农合)管理经办机构做好日常自查、专项检查、突击检查等工作,促进医院医保(新农合)的管理上台阶[ 14 ]。
  (5)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和医院要淡化药占比指标,医保(新农合)管理经办机构要进一步细化监管,同时尽可能做到以理服人、以规检查、依法监管。
  (6)严格把握出入院标准,拒收不符合住院标准患者,杜绝体检性住院,切实维护医保(新农合)基金的合理使用[ 15 ]。
  虽然以上有针对性的整改已经在进行,但这是一项长久的工作,仍需要时间来检验其效果。
  从图6统筹费用对比可以看出2012年至2015年的统筹费用每年都在增长,与医院人次、住院费用的增长保持同步,增长幅度分别为29.2%、40.5%、13.6%。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2013年到2014年的增幅最高,2014年到2015年的增幅大幅放缓,这与医院响应国家分级诊疗政策,实施了“互联智慧分级诊疗建设”项目,通过网络互通等建设帮扶县(区)市医院,把常见病留在基层有关,目前该院已与全省111个县(区)对接。
  从图7平均住院日对比中可以看出,2012—2015年四年的平均住院日基本保持在10日这一水平线,2012年的平均住院日最长,2013年的平均住院日最短,2014年、2015年相差不多,特别是2014年、2015年这两年并没有随着医院住院人次与住院费用的增长而大幅增长,有效合理地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提高了医疗水平,杜绝了挂床、体检性住院等骗保情况的出现。
  从图8医保扣款金额对比图中可以看出,近几年的省医保扣款金额持续下降,2012年扣款最多,达400万元,这与支付制度改革第一年有关,主要是科室额度超支和不合理用药、次均费用偏高所致;2013年的217万元是由于费用管控系统上线,医生高度重视并配合信息预警提示,合理控费、合理施治、合理用药,使得不合理医疗行为明显得到控制,省医保中心对临床的扣款大幅减少;2014年、2015年相差不多,特别是2014年,扣款费用较上年降低50%,说明经过一年多的费用预警提醒,医生已经习惯于依赖该系统,进一步控制了不合理费用。   从图9新农合扣款率对比图可以看出,近5年的新农合扣款金额持续下降,2011年扣款率0.18%,与前几年相似;2012年扣款最多,扣款率达0.42%,是科室不合理用药、目录外药品比例偏高所致;2013年明显下降是由于费用管控系统上线,医生高度重视并配合信息预警提示,合理控费、规范用药,不合理医疗行为明显得到控制,省农合中心对临床的扣款大幅减少,占比0.12%;2014年占比0.12%,与上年持平;2015年又有所下降,扣款费用较2012年显著降低,说明经过两年多的费用预警系统不断提醒,医生诊治行为更加符合规范,将不合理的费用明显控制,0.11%的统筹费用扣款率远远低于同级同类医院,医生承担的经济损失和医疗纠纷风险明显减少,患者受益程度明显提高,医院社会形象得以进一步提升。
  医疗机构作为医疗卫生服务的提供者,是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的执行者,不同的支付方式对医疗机构产生不同的激励作用,直接关系到其经济利益。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让医疗机构降低医药费用标准,使医疗机构医疗费用透明化,医务行为受到明显制约,因此,只有打破技术垄断、引入竞争机制才能促使医疗机构积极主动参与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
  河南省某三甲医院的控费举措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近年来,该院坚持响应互联智慧分级诊疗,努力调整病种结构,注重收治危重患者,大力提高疑难急危重症的功能定位不动摇,同时,坚决采取措施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成效显著,树立了良好形象。尽管新农合转诊政策对于转诊作了较大限制,但该院新农合住院即时结报人次仍有一定程度的增长(2015年较2014年增长8.88%)。
  定点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是支付方式改革的最主要抵触者,他们既是医药费用的“操盘手”也是控费“主力军”[ 16-17 ]。支付方式改革在制约医疗机构的同时,也制约了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医疗服务行为。医疗机构对医保(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中的费用标准及医疗行为违规后,医保(新农合)经办机构要对医疗机构进行处罚,但处罚的最终责任人为超限和违规的医务人员。目前,医保政策对城镇职工、城镇居民、新农合“三保”诊疗项目规范、标准及报销补偿不统一,给医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带来混淆。医保(新农合)费用预警、监控、干预机制在日常工作中适时提示、预警,方便了医务工作者的同时减少了工作失误,提高了工作效率,缩短了平均住院日,合理使用了医保(新农合)基金,并强化了医保(新农合)规则意识、控费意识和为患者服务的意识。与此同时,还提高了临床医护人员对医保(新农合)政策的执行力。通过制度管控和信息预警系统干预,为临床医师做好控费工作提供了政策依据和明确指标,适时提醒和警示临床医师执行政策,提高了临床医师的控费意识和医保(新农合)规范意识,做到了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管控。
  四、医保(新农合)医药费用管控信息系统应用总结
  (一)医保(新农合)控费指标完成较为理想
  新农合次均费用控制及目录外药品比例指标方面:医院整体指标控制效果明显,绝大多数月份两个指标均在规定标准以下,2014年新农合次均费用增长率为2.5%(2011年、2012年次均费用增长率均在13%以上),同比增长率大幅度降低,目录外药品比例为4.4%(2013年、2014年均在15%以上);实际补偿率为39.84%,较上年度增加4.33%;耗材占比为21.6%,较上年度降低1.4%;平均住院日同比减少0.86天。省直医保预分额度完成方面:实际完成统筹金额超预分额度10%(2013年、2014年均超额20%以上),次均费用同比下降1.1%。
  (二)起到了行业引领带动作用
  制度管控和费用信息预警为兄弟醫院提供了很好的示范,漯河、三门峡、洛阳、新乡等数十家市级、县级医院前来河南省某三甲医院参观学习交流。河南省某三甲医院医保办也派人到该医院参观学习,互相交流切磋,借鉴有益经验,充实完善信息功能设置。
  (三)医保控费应从医院主动做起
  分级诊疗模式的重建、鼓励和支持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发展的政策使得公立医院面临的行业竞争日趋激烈[ 18 ],为了进一步适应新医改以及日趋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医院必须不断自我发展和完善。随着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全面推行,医疗保险正对医疗服务、医院以及老百姓产生深远而广泛的影响,支付方式改革甚至可以倒逼公立医院改革[ 19 ]。在新医改和支付方式改革的形势下,河南省某三甲医院近年来在新农合管理服务工作及落实支付方式改革要求方面做了一定的探索和创新,收到了一定的成效,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四)应做到从高处谋划,各部门协调共进
  医院主要领导支持是前提,资金支持是基础,强制指令是措施,强力后盾是保障。医保(新农合)科、医务处、信息中心、财务处、药学部等管理部门有机合作、责任共担(切忌相互推责)是关键[ 20 ]。医院医保管理部门既要提出具体需求,还要为信息中心出谋划策,提出切实可行、针对性较强的信息需求,不能“一申了之”,要紧盯不放(信息中心是全院性部门,盯紧催紧、晓以利害),并积极协调相关部门落实相关要求。临床部门认可并切实执行规则要求是目标。医院的领导层做好支持和指导,并通过医保部门做好政策宣传、服务、引导,同时,采取积极的监管和考核干预措施,督促临床切实落实控费要求,树立良好服务形象,不辜负参保(参合)患者正当期望,提高竞争力。
  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增强,人们对医疗水平及医疗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1 ],河南省某三甲医院医保(新农合)费用监控、预警、干预机制取得了良好成效,新农合次均费用增长幅度及增长速度明显放缓,目录外药品比例达标,实际补偿率提高,医院平均住院日和耗材占比、药占比等降低,医保额度使用也在合理可接受的范围内。医保(新农合)信息监控和预警系统的应用达到了预期目标,赢得了参保(参合)患者和社会各界的认可,在2016年9月国家卫计委的调研中得到了充分肯定并加以推广。●   【参考文献】
  [1] 姜枫,张荣欣,杨晓娜,等.河南省新农合不同支付方式参合农民满意度调查[J].卫生软科学,2012,26(1):12-14.
  [2] 江鸿,梅文华,夏苏建.医保支付制度改革对医院管理的影响与对策研究[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4,31(1):6-8.
  [3] 赵要军.河南省支付制度改革对医保、医疗管理行为的影响[J].卫生经济研究,2015(12):31-36.
  [4] 祝敏燕.当前医保费用结算方式对医院经济效益的影响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17):123-124.
  [5] 李玲.新医改的进展评述[J].中国卫生经济,2012,31(1):5-9.
  [6] 李万华,张艳芳.在新形势下医疗机构如何做好内部医保管理工作[J].中华全科医学,2012,10(11):1800-1802.
  [7] 胡月,冷明祥,黄晓光,等.对医保定点医疗机构支付方式改革的思考[J].中国医院管理,2011,31(2):42-44.
  [8] 符桂林,符向阳.不同种支付方式对医疗费用的影响分析[J].卫生软科学,2014,28(9):560-562.
  [9] 张岚,郭文博,李元峰,等.三种医疗保障制度对定点医疗机构支付方式现状研究[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1,8(4):139-141.
  [10] 王峦,荆丽梅,梁鸿,等.医保支付方式影响医疗机构经济运行的机理探讨[C]//中国卫生经济学会第十五次学术年会,2012:39-42.
  [11] 姜关亮,柴萍,赵江.医疗保险基金支付方式对医院管理的影响[J].中外健康文摘:医药月刊,2008:163-164.
  [12] 余廉,庞玉芳,肖文璧.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对公立医院影响的研究综述[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28):36-39.
  [13] 刘晓婷,惠文.省级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对医保基金支出和个人负担的影响[J].公共行政评论,2015(5):30-49.
  [14] 薛纲.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后对医院的影响及其对策[C]//第二十四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七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2008:56-58.
  [15] 李晓平,余艳红,许崇伟.大型公立医院如何适应新医改下的医保改革[J].中国卫生经济,2011,30(11):63-64.
  [16] 胡迪.重庆医保信息监控系统监督效能显著[J].中国医疗保险,2014(9):72.
  [17] 陈真,秦伟,徐绪堪,等.大数据环境下医保数据监测和预警模型构建[J].江苏商论,2014(20):101-103.
  [18] 江海林.基于信息系统的医院医保管理开发与建议[J].中国医疗保险,2014(5):53-55.
  [19] 邢芳,丁亚群.公立医院成本管理问题探讨[J].会计之友,2015(20):91-93.
  [20] 刘涛.医保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2(5):132.
  [21] 闻岚,张博见,范艳存.新《医院会计制度》執行现状分析[J].会计之友,2015(20):83-85.
其他文献
陆游是宋代著名的爱国诗人,同时也是一位注重养生保健的人。在那兵荒马乱的年代,他享年86岁,而且背不驼、腿不颤、耳不聋、眼不花,身体挺结实,有时还能上山砍柴。陆游能获得如此高寿,与他的养生有道是分不开的。陆游始终注意饮食起居的卫生保健,尤其是重视梳头浴足,从他那流传世间的诗作中,就可以窥出他对梳头浴足的偏好。  “觉来忽见天窗白,短发萧萧起自梳。”每天早起梳头是他养生的必修课。“客稀门每闭,意闷发重
1.生荸荠20枚(洗干净,并用温水烫过)榨汁,然后加入半杯甘蔗汁和匀饮用,每日1~2杯,可治大便秘结。  2.荸荠100克,海蜇100克,煮汤服,每日2~3次,治痰咳。  3.鲜荸荠150克,打碎榨汁,加入藕汁100毫升,梨汁60毫升,芦根汁60毫升同服。每日1~2次,治阴虚肺燥、痰热咳嗽。  4.荸荠250克,打碎煎汤代茶饮,连食数日,对黄疸小便不利有效。  5.荸荠洗净去皮,榨汁冷服,每次15
【摘 要】 当前,外有贸易争端,内有疫情防控,民营企业债券大规模违约潮或将延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弱化”,如何应对债券违约成为民营经济发展的重大挑战。文章以东旭光电债券违约事件为例,从上市民营企业的角度详细剖析债券违约原因,总结债券违约现状,厘清国家应对债券违约的政策脉络。文章认为,民营企业债券违约对策应当于事前完善风险分散分担机制、健全信息披露和预警机制;事中强化投资者
黑米是一种药、食兼用的大米,维生素、微量元素和氨基酸含量都高于普通大米。研究表明,米的颜色越深,表皮色素的抗衰老效果越明显,当然,黑米色素的作用在各种颜色的米中是最强的。此外,这种色素中还富含黄酮类活性物质,是白米的5倍之多,对预防动脉硬化有很大的作用。另外,黑米中含膳食纤维较多,淀粉消化速度慢,血糖指数为55(白米饭为87),黑米中的钾、镁等矿物质还有利于控制血压、减少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所以
【摘 要】 近年来,在媒体和学术界的关注下,高管婚变成为具有真实经济后果的公众事件。文章以2017年发生的6起上市公司高管婚变事件为研究对象,采用多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探讨了高管婚变所带来的一系列经济后果。研究发现,婚变造成高管股权集中度的下降,可能直接导致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高管因此丧失对公司经营决策的主导权,引发短期内公司股价下降。同时,高管婚变连带社会网络关系失衡将可能造成公司重要供应商以及大
【摘 要】 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关键在于解决供应链堵塞的瓶颈问题。文章以科技型企业为例,基于行为实验,针对科技型供应链金融中的上下游小微企业、核心企业、金融机构合作的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构建不确定收益情境下的蜈蚣博弈模型,探讨链上各参与主体的合作问题,提出了解决堵塞的关键——融资博弈的关键点在于核心企业是否守约、金融机构是否贷款。选取263家科技型企业,运用Logistic模型预测出企业的守约概
【摘 要】 文章以2012—2016年深市中小板466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中介变量研究方法,实证分析经理自主权、内部控制与企业绩效的关系,检验内部控制在经理自主权和企业绩效之间的中介传导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的经理自主权越大,企业绩效越好,经理自主权与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经理自主权越大,内部控制质量越高,经理自主权与内部控制显著正相关;同时,内部控制质量越高,企业绩效越好,经
从母亲住进我们医院的那一刻起,我就后悔自己当初选择的职业了。在外人的眼里,穿上那身洁白的衣服,我们这些做医生的就成了最美丽动人的天使,手中握有患者的生死大权。可面对越来越消瘦的母亲,我除了一次又一次地走近她的身边,强颜欢笑安慰她,就只能偷偷躲到一个母亲看不到的角落抹眼泪。有那么多的患者能在我的手上康复,母亲的病,却让我无能为力。  母亲是被我们硬逼着走进医院的,那个时候,她的癌细胞已扩散到整个胸部
早晨睡醒后先闭目养神,然后在床上慢慢做10分钟保健运动,这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和增强各器官功能都有益处。  左右翻身1分钟在床上轻轻翻身,活动脊椎和腰部肌肉。  转动眼睛1分钟 顺时针和逆时针运转眼球,能锻炼眼肌,提神醒目。  手指梳头1分钟 用双手手指由前额至后脑勺,依次梳理,增强头部的血液循环,增加脑部血流量,可防脑部血管疾病,且使头发乌黑又有光泽。  轻揉耳轮1分钟 用双手手指轻揉左右耳轮至发
【摘 要】 2006年出台的IFRIC 12要求以“控制法”为基础对特许经营协议运营方项目进行会计处理,并对金融资产、无形资产和混合资产属性的适用范围和具体会计处理进行了明确规范。我国目前对特许经营协议中运营方项目的确认、计量及披露等缺乏相关规范。未来应借鉴IFRIC 12,以“控制”为基础,合理界定运营方会计核算的外延,并结合资产属性统筹制定相关会计处理规范,全面、如实、持续地披露相关信息,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