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教学方法的实践

来源 :教育前沿·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53647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10-053-01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根本目标,使学生不仅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技能,形成个性化发展,还要使学生掌握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方法。要在课堂教学中实施这一教学目标,用因材施教来处理应该是最合适的。
  一、对“因材施教”的理解
  “因材施教”出自《论语·为政》,一般将其解释为:针对学习的人的能力、性格、志趣等具体情况施行不同的教育,是我国传统教育思想之一。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该如何把信息技术知识既深入又活泼生动地教给学生,学生又该如何学习,很值得我们研究。我在这几年的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也对教学方法做了一些探索,下面谈谈我对“因材施教”一点个人看法。
  1、“因材施教”要研究教材,充分掌握各个软件教与学的特点
  例如:在Photoshop教学中,会考要求学会的工具只有几个,如图层的建立、重命名与删除,规定图片区域的选定、复制,选择区域工具添加文字,并设置文字效果。这么大型的软件教师如不能对教材内容有所取舍,本章的教学内容便很难有效地落实。我对flash教学目标要求是:①层的添加、重命名、移动、删除(在图层面板操作);②组件操作:组件的添加、重命名、编辑、应用、删除(在库里操作);③实例属性面板:字体设置,实例大小、位置及Alpha等,选中实例,在“属性面板”设置;④动作补间:对组合的对象(如:组件的实例)做动画,时间轴呈淡紫色;⑤形状补间:对分离的对象做动画,时间轴呈淡绿色。在给学生做了导引综合练习三张试卷的Flash题目后,发现学生做题时存在较多的问题,于是准备在下节课进行补充,让学生熟练掌握FLASH,并补充了如下零散的几个注意点: ①移动某帧时,会不小心移动多个连续的帧;②如何延长背景图片?(插入帧);③工具的选用(干什么事情选什么工具);④给按钮加命令(on press()……)脚本出错时怎么办。
  2、“因材施教”要研究学生,充分掌握学生的个性特点,开展有差异的教学活动
  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教师充分考虑高中生起点水平及个性方面的差异,挖掘学生的潜力,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一定年龄阶段的学生,他们的心理特点和智力水平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又有一定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①我在Flash按钮这节中有关命令语句的实现的教学中,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了很大的差异,所以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以便从学生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教学。②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兴趣爱好是不一样的。学生对不感兴趣的功课,任凭我们怎么苦口婆心要求好好去学,往往还是得不到预期的效果,相反,如果所学的是他们自己喜欢的,他们会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去自觉的学,其刻苦精神,让人感叹:学习如能这样,什么学不好。③学生的知识储备、智力水平是不一样的。在这个意义上,学生之间只存在差异,而不存在所谓的“差生”。④学生的行为习惯、个性质量是不一样的。自觉学习、善于思索的学生能做到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做到举一反三,而敷衍和机械地接受知识的学生,他的知识是不会保持长久的。
  二、教学建议
  关注个性差异,促进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是世界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共同特点和个别差异,因材施教,提以下几点教学建议:
  1、挖掘生活案例、引入课堂教学
  课本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素材,而不是全部素材,教师要大量寻找教材之外的、学生周围的、与教学有关的材料,把新知识拓展到生活中,这样可以利用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经验,让学生在饶有兴趣的学习,不知不觉轻松地掌握操作要领,毫无枯燥乏味的学习感受,教师应注重引导,在学懂、弄通教材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适当延伸,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2、合理设置任务、驱动有效教学
  学生在上信息技术课的时候,如果没有明确的任务,就会觉得无事可做,尤其是那些被动学习的学生,打开计算机,不知道自己可以干什么。因此设置教学任务要避免一刀切,针对不同的学生可以设计不同的任务要求。
  3、针对学生基础、实施分层教学
  例如在讲《电子邮件》时,对于操作能力很差的学生则先作一些演示和讲解,学生掌握了最基本的Web方式后,再给出几个任务,让学生去尝试练习,必要时还要再做一些演示。对学习认真,但是操作不熟练的学生演示一种用Web方式收发电子邮件的方式之后,就要求列出并讲解其它一、二种收发电子邮件的详细步骤,然后让他们自己动手。对接受知识快,操作能力强的学生演示一种用Web方式收发电子邮件,然后放手让他们自己去探索、讨论、研究其它收发方式(Outlook,Foxmail),必要时再作一些指导和点拨。
  以上是我对“因材施教”一些体验和粗浅分析。要钻研教材,同时也要研究学生,在具体教学中从容易处着手,敏锐地感受新情况和新问题,然后结合种种因素把原本枯燥的知识变得有趣、生动,让学生体会到学习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乐趣。
  
  参考文献:
  [1]陶增乐.多媒体技术应用[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
  [2]魏雄鹰.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案例专题研究
  [3]颜宸元.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J].2007(06)
其他文献
摘 要:笔者认为:教师要深入学习,树立尊重信任的对话观,采用恰当的策略唤醒学生的对话欲望,允许学生与文本充分对话,设置适当的对话话题,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对话习惯,才能使对话教学落到实处,提高阅读效果。  关键词:灌输式教学 尊重信任 对话欲望 自我对话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10-045-01    一、问题提出:弃霸权,扬对话  我国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10-040-01    初中一年级学生在刚接触英语时,出于对这一科的好奇和兴趣,很愿意学这一科。由于在学习上遇到一些具体困难得不到及时解决,以致问题成堆、积重难返,天长日久,便由喜欢到畏惧到厌恶以至最后放弃这一科的学习。    一、掉队原因探析    心理障碍是掉队的重要原因。造成学生掉队的原因可归纳为如下几个方
摘 要:本研究立足于当今薄弱学校的现状,以武威第十八中学英语教学现状分析为切入点,从问题出发,进行透析,尤其是立足于学生学习习惯、学习心理、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等,认真研究英语学习困难的类型及产生的根源,从而探索薄弱学校提高英语成绩的途径及方法。   关键词:薄弱学校 英语学习困难成因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10-047-02    一
目的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引起的可能危及生命的肝脏感染性疾病,是一个严重的全球卫生问题。我国自1992年乙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后,在降低<15岁儿童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携带率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成人HBsAg携带率仍然居高不下,成人已经成为乙型肝炎病毒(HBV)新发感染的主要人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10-046-01    综观近几年全国高考文科综合试卷政治试题部分来看,图表类材料分析题是考试中比较稳定的题型。此类高考题命题主旨在于考查学生通过阅读图表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归纳概括的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对学生的解题能力要求很高。许多学生在遇到此类问题的时候,容易产生畏惧心理。那么,图表类材料分析题到底应该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10-051-01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既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也是新课程改革的最高指导思想。要奉行这一理念,最重要的是要实践教师的专业服务理念。  首先,要正确认识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受教育是国际公认的人权。无论是公立学校还是私立学校的教育目的,都是为人们的受教育权服务的。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专业人员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