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施行药物降温后不同时间降温效果,准确反映降温后体温及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随机抽取70例高热患者施行药物降温后30,60 min分别观测体温下降幅度进行自身对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施行药物降温后不同时间降温效果,准确反映降温后体温及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随机抽取70例高热患者施行药物降温后30,60 min分别观测体温下降幅度进行自身对照.结果降温后60 min降温幅度明显高于30 min,两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结论降温后60 min体温能够有效地反映降温效果.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新型超声导管体外消融血栓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体外制备人全血细胞血栓54份并分成三组,应用传统球型(Ⅰ型)和新的球部顶端平截面型(Ⅱ型)及前方带缺口球型(Ⅲ型)三种
目的:克隆hIFN-λ1基因,构建pcDNA3.1 A-IFN-λ1表达质粒,并在真核细胞中获得表达,以进一步研究rhIFN-λ1的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RT-PCR法从病毒诱导的A549细胞mRNA中克隆hIF
目的测定颅脑损伤患者伤后不同时间血清中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l growth factor,EGF)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的浓度变化,探讨其在继发性颅脑损伤发病机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人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的方法和初步诱导BMSC向神经细胞方向分化的方法。方法:采用正常成人献髓者骨髓,分离扩增BMSC,原代培养后将传1~4代细胞按1×104/ml
目的:探讨IL-23基因转染的树突状细胞(DC)负载癌细胞抗原后诱导的免疫应答对小鼠胰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克隆并构建IL-23基因真核双表达载体,转染DC并负载肿瘤抗原后制备
通过对摩尔比接近于 2∶ 1的 NH3/CO2 混合气体进行选择性吸收研究 ,得到了良好的选择性分离效果 ,选择性分离因子 S1在 2 .0 6~ 7.2 3之间 ,S2 在 2 .86~ 1 0 .63之间 ;考察了
目的:观察睡眠剥夺(SD)后大鼠脑组织HSP70表达的变化及对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4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11组,每组4只,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HSP70的表达,电镜观察海马超微结构
元数据及其管理是数据仓库系统的核心部件,是内部技术人员开发与维护数据仓库的蓝图,是商业终端用户导航数据仓库以及定位有用信息的路标。该文详细介绍了元数据联盟的开放信
背景:目前Fas和Bcl-2基因在重症肌无力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内外已做了较多的研究,阐明调控Fas和Bcl-2基因的表达对重症肌无力发生及其疾病过程中的治疗均具有
如果精心挑选的3种抗癫癎药(单用或联合用药)治疗失败,则可认为是小儿药物难治性癫癎,应尽早考虑手术治疗.手术原则是:1.切除或隔离发作起始区;2.切除或隔离癫癎源病变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