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C-57型头孢菌素酶分子进化及与底物结合自由能分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6020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adc-57型头孢菌素酶分子进化及其对各种底物的结合自由能.方法 用mega 5.0软件中的最小进化法分析adc-57和其他19种β-内酰胺酶的分子进化,参照同类酶cmy-2型酶作同源建模获得adc67型头孢菌素酶分子的3d结构,并用arguslab 4.1软件中的dock模块作adc-57型头孢菌素酶与11种β-内酰胺类药物底物的分子对接,最后计算酶与底物的结合自由能值(△g).结果 adc-57与cmy-2、dha-1、adc-7、adc-56归属为c类β-内酰胺酶,均为头孢菌素酶,且与adc-56关系最为密切.adc-57与β-内酰胺类药物结合自由能下降居前3位的为厄他培南、头孢西丁和头孢他啶,结合自由能下降排在后2位的为克拉维酸和氨曲南.结论 adc-57型头孢菌素酶对厄他培南、头孢西丁和头孢他啶的催化能力高,而对克拉维酸和氨曲南的催化能力低.分子对接分析有助于了解酶对各种β-内酰胺类药物(各种底物)的水解能力.;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molecular evolution and binding free energies of cephalosporinase adc-57.methods minimum evolution method in mega 5.0 was used to analyze molecular evolution of cephalosporinase adc-57 and other 19 kinds of beta-lactamases.tertiary structure of adc-57 was predicted by homology modeling referring to tertiary structure of cmy-2.the molecular docking of adc-57 to 11kinds of beta-lactams substrates was performed using dock module in arguslab 4.1and the binding free energies (△g) was calculated.results adc-57,cmy-2,dha-1,adc-7,adc-56 were all belong to class c beta-lactamase,and molecular evolution between adc-57 and adc-56 was closest.the top three antibiotics with declining binding free energy of beta-lactams were ertapenem,cefoxitin and ceftazidine,while the last two were clavulanic acid and aztreonam.conclusions catalytic activities of cephalosporinase adc-57 to ertapenem,cefoxitin and ceftazidine are high,while to clavulanic acid and aztreonam are low. hydrolytic activities of enzyme to beta-lactams (substrates) can be analyzed by molecular docking.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血液学特点。方法选择82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60例季节性流感患者和60名健康体检者,采用血细胞分析仪体积法、高频传导和激光散射法(VCS)技术对白细胞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白细胞总数(WBC)、淋巴及单核细胞百分比、平均淋巴细胞体积(MLV)、淋巴细胞体积变异度(LVD)、平均单核细胞体积(MMV)及单核细胞体积变异度(MVD)。组间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ANOVA方差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MTB)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累及肺,是传染病中单一导致死亡人数最多的疾病,也是最常见的与艾滋病相关的机会感染性疾病。MTB可侵入人体全身各脏器,经血源播散至脑、脊髓、肝、肾和肠等组织。结核病多见于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包括HIV感染者,估计每年有800万肺结核新发病例,全世界每年有300万-400万人死于结核病,以发展中国家患者为甚。
2009年3月起暴发的甲型H1N1流感目前正处于大流行时期,其主要临床表现有发热、头痛、肌痛、关节痛及上呼吸道症状等,严重的可发生肺损伤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部分病例甚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肺部损害的客观评估及并发症的早期诊断,笔者对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的6例甲型H1N1流感并发肺炎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ymphoeyte antigen,HLA)-DRB1等位基因多态性与山西省家族性乙型肝炎临床转归及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状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前瞻性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以山西省家族性乙型肝炎家庭中的295位成员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健康对照组、慢性无症状携带(ASC)组、慢性乙型肝炎(CHB)组及肝硬化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技术(p
患者男,35岁,2011年6月29日因受凉后出现左髋关节疼痛,不能下地行走。入院后查体:患者左髋部无红肿,左腹股沟深压痛,轴向叩击痛阴性,髋关节能自行屈曲活动,左髋屈伸、内收外展及旋转各向活动均痛性受限,托马斯(Tommas)征阳性,4字试验阳性,末梢循环及感觉正常。
目的 表达埃可病毒30型vp1重组蛋白,建立埃可病毒特异性抗体的检测方法.方法 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获得埃可病毒vp1cdna,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44a中表达,并用纯化的重组蛋白检测血清中埃可病毒抗体.结果 表达的重组蛋白vp1相对分子质量约为95 000,经western blot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证实其具有良好的抗原性.结论 基因工程重组融合蛋白vp1可以作为诊断用
目的 观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经核苷(酸)类药物治疗期间新发肝癌的情况,并分析其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集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08年4月-2011年6月门诊随访的用核苷(酸)类药物抗病毒治疗的141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病历资料,回顾性调查其人口学资料及临床指标,包括病毒学和生化学应答等,并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评估治疗期间新发肝癌的危险因素.结果 随访32.5个月(6.4 ~87
目的评价血清半乳甘露聚糖(GM试验)与1,3-β-D葡聚糖(G试验)联合检测在侵袭性肺曲霉病(IPA)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007年1月-2011年12月浙江省金华市中心医院呼吸科疑为IPA的136例患者进行血清G试验和GM试验。采用,检验比较单项试验和联合试验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判断单项试验和联合试验的诊断效力。结果G试验单项检测的敏感
细菌性痢疾是由志贺菌属引起的以发热、腹痛、腹泻、排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等为主要症状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以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及β-内酰胺类抗生素治疗为主。伪膜性肠炎是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一种特殊类型,主要表现为腹泻、腹胀、腹痛和发热。两者临床表现非常相似,临床上易误诊或漏诊,如不尽早诊断并及时治疗,后果严重。现将我院腹泻门诊收集的5例细菌性痢疾并发伪膜性肠炎报道如下。
在胚胎发育、组织分化过程中,调控细胞分化与增殖的信号通路,如Hedgehog(HH)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H0,而其同源基因SonicHedgehog(SHH)在哺乳动物中作用最为广泛。研究显示,SHH信号通路中的转录因子Glil功能异常可阻碍细胞增殖和分化,影响组织器官发育,提示Glil可能与各种类型癌症的发生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