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图书馆资源共享中的利益平衡

来源 :商品与质量·房地产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yen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是图书馆事业高度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如何实现图书馆的资源共享,合理有效地利用文献资源,为经济建设服务,一直是图书馆界同仁不断追求的奋斗目标。本文通过分析图书馆资源共享的障碍,得出利益平衡是资源共享障碍的根本原因。对图书馆与信息供应商之间、图书馆之间、用户之间的利益平衡问题进行论述,并对表现在图书馆的三大资源占有与使用上的图书馆用户之间的利益冲突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图书馆;资源共享;利益平衡
  1图书馆资源共享的障碍
  1.1缺乏全局观念和合作精神。
  主要表现在各个馆都片面追求“大而全”、“小而全”,各自为政,对资源共享不积极不热心,有的受本位主义思想的影响,只愿共享,不愿共建,文献资源建设和数据库建设存在分散作业、各自为政的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形不成大范围的文献资源共享的大局。
  1.2管理体制的障碍。
  资源共享要求高度的整体化,其最终目标是建立覆盖全国范围的文献信息中心与国际接轨,真正实现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的用户都可以获取和利用文献信息资源。由于管理体制方面的原因,绝大多数图书馆处于封闭状态,不向社会开放,全国和地区都没有跨行业、跨系统的图书情报中心,文献资源建设条块分割,缺乏统筹规划、统一管理,宏观调控薄弱,协调性差,严重制约着我国文献资源共享的发展。
  1.3缺乏资金的投入。
  资源共享的前期工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目前各级各类图书馆都普遍存在资金不足的状况,对资源共享的资金投入更是严重缺乏,主要表现在:一是文献资源的购置费明显不足;二是资源共享建设的资金投入难以满足各项工作开展的需要。
  1.4缺乏统一的技术和操作标准。
  图书馆自动化建设和数据库建设缺乏一个统一的标准。在集成管理系统的开发上缺乏有力的组织管理和统筹规划,各自独立开发适合本单位的软件,致使有些软件开发缺乏远见,技术含量低,缺乏互通性,造成资金浪费。已经形成规模的几家集成管理系统开发公司,有的软件在实用性、稳定性、可靠性等方面还存在问题。
  2导致资源共享障碍的根本性因素
  通过上面的分析,上述资源共享的障碍因素最终归结于各种利益关系的冲突,对于图书馆的用户来说,利用图书馆资源是在占有的情况下使用的,其利益的冲突就表现在图书馆资源占有与使用上。笔者认为影响图书馆资源共享计划实施及其效果的根本原因在于利益平衡和资源的占有与利用两方面。
  2.1利益平衡
  2.1.1图书馆和信息资源供应商的利益平衡
  以各类数据库为例,图书馆所拥有的数据库资源一般通过自建和购买两种方式获得。自建数据库在解决网络传播中的版权问题后,如果图书馆愿意,可以无偿地提供给各类用户使用。外购数据库(存在着重复浪费和短缺矛盾的主要信息资源)是相关的信息服务商在解决版权问题的基础上,通过搜集相关的信息资源,经过电子化、数字化制作,置放于网络服务器上,通过网络传播的信息资源。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数据库供应商和追求服务效益最大化的图书馆,在此类数据库的使用上展开了利益博弈。在图书馆方面,数据库可以做到一馆购买、多馆使用,真正做到信息资源的共享;在数据库供应商方面,如果满足了全体图书馆的要求则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失去了其制作数据库的目的,于是各类数据库供应商要求每个图书馆付费使用,设置了IP限制和密码访问限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并发数限制和流量(下载量)限制。正是利益的冲突,使信息资源共享失去了基础,产生了重复和短缺的现象。图书馆只能以团队购买的方式来追求经济付出的最小化和服务效益的最大化。
  2.1.2图书馆之间的利益平衡
  图书馆之间存在着性质、规模和面向的用户群体等方面的差异性,造成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和需求的差异。规模较大、信息资源需求的学科性广、专业性强的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拥有量较多,在信息资源共享中,其输出量远远大于其他图书馆。在信息资源可以充分共享的前提下,大型图书馆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构建信息资源系统,其输出多、所得少,图书馆之间的利益如何平衡?如进行有偿输出,收费标准如何制定?中小型馆是否有能力承担共享费用?正是图书馆之间的利益问题,阻碍着图书馆的开放性和信息资源共享的具体实施。站在大图书馆的角度来说,图书馆所使用的经费都是纳税人所缴纳的税收,理应对全体纳税人开放。但是,從财政学角度上来说,政府对图书馆投入经费的时候,已进行财政分配,则规模较大、服务群体较多的图书馆的经费投入较多。
  在我国,面对多系统构建而成的图书馆体系,在经费投入时,也遵循财政分配原则,规划着经费的投入。在此基础上,图书馆之间除了地域性和系统性的中心馆之外,不存在着相互服务的义务。
  地域性和系统性的中心馆,特别是公共图书馆系统的中心馆,在经费投入时,考量到为其他图书馆服务的必要性,信息资源存在着无偿共享的义务。但是,信息资源的共享涉及到的因素诸多,中心图书馆不可能无节制地无偿输出,如此,又回归到图书馆之间的利益平衡问题。
  图书馆资源的共享不仅仅局限于文献信息资源,在共享文献信息资源的同时,必定产生对人力资源、物质资源的共享利用。存在着资源共享,就存在着图书馆的利益平衡。
  在资源共享中,最可利用的资源是高校图书馆的资源。高校图书馆中6亿多册藏书,65%的网络版期刊和30%的联机数据库是用户渴望共享的信息资源;还有动辄几万平米的馆舍建筑,学科结构、知识结构和职称结构合理的工作团队,都是用户渴望享有的资源。特别是高校图书馆资源寒暑假期间基本上处于闲置状态,正是被社会用户共享使用的最好时期,但是开放过程中人员工资(高校图书馆寒暑假中开放时间需另计加班费)、水电费用等各类开支问题制约着高校图书馆的开放程度。正是由于利益难以平衡,在无人承担高昂的开放费用的情况下,高校图书馆的各类资源只好闲置着。   2.1.3用户之间的利益平衡
  用户之间的利益平衡主要存在于本馆用户和非本馆用户之间,这种利益平衡主要体现在资源的占有与使用之间的平衡上;其次在于经济利益的平衡。用户一般通过缴纳年费(此费用在公共图书馆正在逐渐取消)的方式来获得图书馆的使用权,特别是高校图书馆的用户是通过缴纳巨额的学费后才获得图书馆的使用权。由于图书馆使用权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當非本馆用户进入本馆共享使用资源时,在本馆用户和工作人员之间将产生一定的心理作用,必将影响到使用效果。若实行有偿使用,又违背了资源共享的宗旨。
  2.2资源的占有与使用
  2.2.1文献信息资源的占有与使用
  对于传统文献信息资源来说,其在占有的情况下使用是显而易见的。网络化、数字化的信息资源由于受到并发数和流量统计的限制,其使用也是在占有的情况下产生。正是在占有与使用的矛盾下,信息资源的共建、共知、共享才具有吸引力和存在的空间。
  共建是在尽量不重复浪费的前提下,各馆从自身的性质和任务出发,以特色馆藏为基础展开文献信息资源协调性建设。协调性的文献资源建设是多个图书馆站在大图书馆的角度上以学科性质来划分给各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任务,构建图书馆系统和文献信息资源保障系统。在此系统中各个图书馆都拥有自己最强势的特色馆藏,并以特色馆藏作为共享的主要资源。特色馆藏其实是某个图书馆最需要的文献信息资源,利用率相对较高,极少输出的机率。在共享输出的情况下,对本馆用户使用的影响大于共享的作用。
  因此,也正是资源的占有与使用的矛盾,致使目前各馆在拥有各自特色馆藏的情况下,参与共建共享的积极性不高,反而不断追求自身馆藏体系的完善,这从各馆经费的不断增长中可见一斑。
  2.2.2物质资源的占有与使用
  物质资源是指图书馆人、书、物三要素中物的具体表现,包括图书馆建筑及其空间内设置的供用户使用的物质资源,如阅览座位、计算机终端等。物质资源在用户利用图书馆过程中的占有性质更为明显,如阅览座位、计算机终端,同一时间内只能供一个用户使用。在半径1.5-2公里范围内设置一座图书馆,正是考量方便用户利用图书馆的同时,针对人均物质资源的占有量而制定的图书馆设置方案。就远未达到上述要求的我国图书馆资源而言,资源有限性和使用的扩展性的矛盾尤为突出。
  2.2.3人力资源的占有与使用
  人力资源的占有性相对较低,一个人有时可以同时为多个用户服务。但是,当用户在利用图书馆的人力资源时,存在着瞬间占有的问题,在为一个用户服务时,必定延缓为其他用户服务的时间,延缓的服务将带来用户对图书馆满意度的影响。
  3结语
  图书馆资源的共享是为了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而提出的,实质上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用户需求不断增长下各馆经济能力的不足,共享中所体现的根本问题可归结于经济能力。无论是利益的平衡,还是资源的占有与使用,都跟经济能力直接相关。
  图书馆界若有足够的经济能力就可以满足数据库供应商的经济需求,拥有充裕的电子资源和用户并发数,就能满足图书馆界的共享要求,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若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图书馆之间会淡漠各自的利益关系,或者能够平衡图书馆之间的提供与接收之间的利益,提高图书馆参与资源共享的积极性。正是由于经济的原因,不少学者提出了在市场机制的架构下实现图书馆资源的共享,在经济因素引导下的图书馆资源共享已违背图书馆的办馆宗旨,脱离了围绕图书馆办馆宗旨而实施的资源共享的初衷,是不可行之举。因此,图书馆界只有在提升经济能力的基础上,淡漠各类利益纠结,才能达到真正共享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新兴.信息资源共享过程中利益冲突的法理分析.四川图书馆学报,2008(2)
  [2]东方.市场机制引导下的图书馆资源共享新模式.图书馆杂志,2007(2)
  [3]文庭孝.信息资源共享及其社会协调机制研究.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7(3)
其他文献
【摘 要】 现如今,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利润的最大化是每个企业的最终目标,因此企业的一切行为都是围绕着利润而开展的。而在这其中,企业利润最大化的首要条件表明:企业所雇用的最后一名员工在给企业带来的收益正好等于其工资的时候就是最佳的雇佣水平。因此应该在工作中特别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就目前发展趋势来看,未来很长的一段时期,企业人力资源将面临着很大的成本压力和管理挑战,基于此,对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中
期刊
【摘 要】 财务审计关乎一个企业的健康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向前发展,企业的管理制度日趋成熟,企业的财务审计工作的好坏影响着企业的发展进程和经济效益。因此,企业在发展中要有一个完善的企业财务审计体系,才能有效地开展和实施财务审计工作,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提高经济效益。  【关键词】 企业;财务审计;弊端;重要性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财务审计在企业的发展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加强企业的财务
期刊
【摘 要】 目前,我国的建筑企业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空间,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阻碍因素,对建筑企业的发展造成了直接的影响,经济成本管理问题就是其中一项重要的任务,其不仅阻碍了建筑企業的稳定发展,更是对其经济效益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因此,本文就针对市场经济下建筑经济成本管理问题进行分析,并总结出其管理对策。  【关键词】 建筑企业;市场经济;成本管理  引言:  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
期刊
【摘 要】 学生的教育管理是国家最为重视的问题,特别是小学生的管理,由于老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在进行小学班级管理中,应该采取合理的管理方式,培养出具有时代精神的学生,为国家的发展做贡献。  【关键词】 教育管理;创新发展;时代精神  引言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如果教育工作没有做好,则不利于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为了完善教育工作,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班级的管理工作有着重大的意义
期刊
【摘 要】 在小学的教育教学中,音乐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与核心。在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创新方法,多尝试几种教学方式,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全面发展。  【关键词】 小学教育;音乐教学;素质;全面发展  引言  近年来小学音乐教学变得越来越多元化,同时也对音乐教师提出了更高和更新的要求,作为小学音乐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不断探究全新的教学途径,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音乐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
期刊
【摘 要】 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加快的今天,中小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环境越来越激烈,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因此,广大中小企业应该从企业自身发展的长远规划目标出发,建立一套高水平的财务管理体系,发挥财务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就是针对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来进行分析。  【关键词】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  引言  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中小企业的作用不容
期刊
【摘 要】 金融管理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内容,对企业的经营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金融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为分析对象,在了解金融管理的含义与对企业经营管理意义的基础上,分析当前企业金融管理的现状与问题,并就企业如何科学地应用金融管理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 企业;金融管理;经营管理;应用  引言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式也在发生着较大的变革,信用
期刊
【摘 要】 留守儿童是经济快速发展,社会迅速转型的必然产物。留守儿童问题关系到家庭幸福、社会稳定和谐等诸多方面。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关注和关爱留守儿童,且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是一个系统、持久和反复的过程。  【关键词】 留守儿童现状;措施分析  留守儿童的现状透视  当前我国社会和经济结构快速调整转型,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农民工务工异地化,农村剩余的青壮年劳动力大规模的流转向城市,从而形成了
期刊
【摘 要】 中华民族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下,经过长期的历史文化积淀,创造了多姿多彩的民族传统体育。民族传统体育经过几千年的承袭、发展、演变,迎来了今天民族传统体育的全面复兴。高校承担着传承优秀文化,开拓新知识领域,为社会培养栋梁之才的任务。武术作为民族传统体育的主体,理应在高校体育教学得到重视。本文仅从高职体育武术教学实践方面谈一些认识与体会。  【关键词】 高职体育;武术教学;思考
期刊
【摘 要】 在学校中,学生是学校的主体,学生管理工作的效果,关系到学校的发展与稳定。但是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推进,高校与学生的关系由原来的单一的行政关系逐渐变得复杂化。为了适应这种变化,高校必须更新管理理念、改善管理方式和完善管理制度,只有不断加强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才能保证高校的长期稳定与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 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问题;对策  一、引言  学生管理法治化,就是将学生管理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