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阿拉善黄鼠鼠疫疫源地鼠疫杆菌病原学特征

来源 :中国热带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inyi8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甘宁黄土高原阿拉善黄鼠鼠疫疫源地鼠疫菌病原学及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该地区鼠疫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1962-1991年甘宁黄土高原阿拉善黄鼠鼠疫疫源地不同宿主体内分离的49株鼠疫杆菌(Yersinia pestis)进行生化试验、毒力因子鉴定(F1、VW、Pgm、PstI)、质粒分析和差异区段(DFR)分析;选取17株鼠疫菌进行小鼠毒力测定,计算最小致死量(MLD).结果 49株被试菌株中,甘肃会宁县和靖远县分离的18株鼠疫菌生态型为黄土高原B型,宁夏海原县、西吉县及固原县分离的31株鼠疫菌生态型为黄土高原A型.49株被试菌株均能产生F1和PstI,其中75.5%(37/49)的鼠疫菌具备4个毒力因子;17株代表性鼠疫菌的毒力测定结果显示,均为强毒菌.该疫源地鼠疫菌共携带3种质粒,Mr为6×106、45×106、65×106,形成了一种稳定的质粒谱;DFR分型研究共发现10个基因组型,分别为1b型1株、7型1株、9型1株、11型1株、13型10株、17型4株、20型1株、26型16株、41型1株、43型1株,其主要基因组型为26型和13型.结论 甘宁黄土高原阿拉善黄鼠鼠疫疫源地鼠疫菌生态型较为特殊,且毒力强,人类感染鼠疫后多为重症型,病死率高.因此,应加大该地区的鼠疫监测力度,严防动物鼠疫波及人间.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导丝进入胰管的困难性胆管插管策略应用于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63例导丝进入胰管的困难性胆管插管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次采用双导丝法、胰管预切开法和胰管支架法选择性胆管插管,根据不同胆管插管方法分为双导丝组、胰管预切开组和胰管支架组.分析各组的插管成功率、插管时间及ERCP术后并发症之间的差异.结果 3组总体插管成功率为96.8%.双导丝组、胰管预切开组及胰管支架组的插管时间分别为(70.7±28.6)、(116.6±43.2)和(129.1±88.2)s,
目的 探讨链霉蛋白酶+西甲硅油在无痛胃镜患者检查前不同时间口服及服用后体位不同对检查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接受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740例,随机分成链霉蛋白酶+西甲硅油组(n=300)、西甲硅油组(n=240)和对照组(盐酸利多卡因胶浆组,n=200).观察并对比3组患者在无痛胃镜检查前5、10、15、20、25、30、45和60 min口服上述药物及服药后患者采取不同体位[坐位、立位(间断行走)和卧位(间断左右侧身)]的胃镜视野清晰度、丙泊酚使用剂量、胃镜操作时间、恶心呕吐发生
目的 观察丙泊酚复合盐酸纳布啡或舒芬太尼在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对患者呛咳反应、血流动力学和术中呼吸抑制等的影响.方法 将择期行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103例患者随机分为纳布啡组(N组)、舒芬太尼组(S组)和纯丙泊酚组(C组),所有患者操作开始前经外周静脉通道注射丙泊酚复合盐酸纳布啡或舒芬太尼.其中,N组:纳布啡10~20 mg+丙泊酚100~150 mg,S组:舒芬太尼5~10μg+丙泊酚100~150 mg,C组:丙泊酚100~150 mg.记录入室时(T0)、纤维支气管镜进入声门时(T1)、检查过程
目的 探讨应用注水型电刀行推进式内镜黏膜下剥离术(PESD)切除大面积贲门早癌及癌前病变的价值,并分析总结相关技术要点.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2月在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内镜诊疗中心通过胃镜活检及放大染色内镜检查考虑贲门早癌或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且病变最大径>2.0 cm的病例,术中用注水型电刀行PESD治疗,并选取该中心同期该医生以普通黏膜切开刀行贲门常规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的病例,对比分析两组病例的单位面积剥离速度、病变完整切除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迟发性出血和穿孔)等.结果 P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