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差别教育”才是择校解药

来源 :民生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dtuy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正是中小学新生入学的日子,择校热也被老调重弹。但21世纪教育研究院发布的《北京市小升初择校热的治理:路在何方》调查报告,却给今年对解决择校问题的讨论,平添了更多的紧迫感。
  报告中最引人瞩目的是一个惊人的数据——北京小升初每年创收15亿,这笔巨额择校费中的70-80%,将由教育主管部门返还给学校,由此,初中阶段的学校可掌控的择校费就在10亿元以上。更惊人的是,择校费的收入和支出往往不从学校的账面上走,只对校长一人负责。
  简单来说,就是巨额择校费怎么用、用在哪里,都是校长一个人说了算,已与小金库无异。经过舆论多年的炮轰,经过教育部门多次的“表示要治理”,但择校热却不仅没有降温,反而愈演愈烈。
  究其原因,在于择校已经形成了一个稳定的利益链条,学校、教育部门、以权择校者,都是链条上的重要一环,被他们裹挟其中的,是不得不“自愿捐资助学”的家长们,是那些家里无权无钱只能参加电脑派位的孩子们。
  在这样的利益格局中,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马太效应愈加明显——公立学校的优质学位被学校更多地拿来择校,与权钱展开利益交换;而那些拼不起爹的孩子们,则只能上那些挑剩下來的学校。
  报道中一个例子很能说明问题:2010年,中关村一小一年级招生10个班,每班36人,其中竟有8个班为择校生。受小升初择校模式影响的“幼升小”已是如此,小升初的情况有多严重,可想而知。
  孔子说“有教无类”,但择校却让孩子们从小被分成三六九等,这种不公会在他们心中留下什么种子,已经不言而喻。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认为,解决择校问题,关键是要限权,我理解,杨院长所指的限权,一方面是要限制“权力择校”的钻营空间,另一方面是要限制学校支配巨额择校费的权力。限权当然很重要,但却不是解决择校问题的根本办法——限完权,还有钱,“以钱择校”同样是义务教育公平不能承受之重。
  义务教育是政府提供的最重要的公共服务之一,其核心指向就是公平。它拒绝权力,也拒绝金钱。为孩子们提供无差别教育服务,是政府应尽的义务,也是这个社会最重要的起点公平。无差别教育的前提是教育资源的均衡,但由于种种历史原因,目前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却是事实。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不能一蹴而就,但至少,所有的政策指向,应该是往这个方向去才是。比如说,师资和资金应该向落后的学校倾斜、推行“无差别教育”必须成为考核教育部门的指挥棒。
  遗憾的是,从愈演愈烈的择校热来看,教育资源分配也正在变得强者越强、弱者越弱——名校本身已占尽先机,还能通过择校获取更丰富的资源;普通学校原已落后,获取资源无力,只能让它们与名校的差距越拉越大。如任由义务教育在这条路上走下去,择校热将永无降温之日。
  择校问题的最终解药,只能是“无差别教育”,在这一目标达成之前,优质公立学校必须采取公开摇号的方式招生,杜绝一切权力、金钱择校的可能。走向这一目标的步伐有多快,可见教育部门的决心有多大。但均衡教育资源的消息,总是少得可怜,目光所及的,只有江苏推行的“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定期换校轮岗制度”。
  即便是这一当时很令人期待的政策,实行一年多来也是磕磕绊绊,更不见全国推广的迹象。相反,择校热却持续升温,利益链条愈加稳固,并且开始向“幼升小”蔓延。可以想见,义务教育在择校之路上多走一步,回到教育公平的难度就多加一分,均衡教育资源、推行无差别教育,时间真的不多了。
  
其他文献
我们的社会不乏对于社会道德、人性温暖的呼吁,但在保护施助者、见义勇为者的合法权益方面,相关的法律法规还有待完善。  健康的社会不能没有人性的光辉与道德的温暖。对于一个社会而言,这一切犹如空气与阳光一样重要。  现实生活中,对人心不古、道德滑坡的追问日益强烈,流露出公众对于当下社会冷漠浮现的不安与焦虑。从“十九岁大学生扶起倒地老人,法院判赔7万多元”、“老人摔破头围观群众无人扶,家属表示理解”到“孩
11月1日是上海世博会闭幕后的第一天。184天的欢聚落下帷幕后,园区恢复了久违的安静。“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围绕世博的种种议论,终于画上一个休止符。然而在园区走一走,发现5.28平方公里的场地仍在有条不紊地运转着。从现在起,这里已经进入了“后世博时间”。    七千万人参与的盛会  犹如奥运会一样璀璨夺目,1851年首届伦敦世博会一问世就不同凡响,为以后历届世博会的召开打下了基础。世博会成为展示
保障房选址的结果直接决定了经济收入不高的人群能否融入一个城市。他们原本属于这座城市,现在仍工作在这座城市,保障房的选址决定了他们以后的路通向何方。  今年,中央规划,“十二五”期间,全国将建设保障房3600万套。3600万套保障房承载着中央保障千万家庭安居梦的良好愿望;而对于地方政府,他们要做的是落实“把家安放在哪里”的选址方案。  然而现实当中,保障房选址难、拿地难的背后隐藏着各方利益的博弈。破
“重返革命老区”第四站,我们来到了共和国的摇篮——红都瑞金。1931年11月7日,中国第一个红色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这里诞生,“毛主席”的称谓开始叫响;也是在这里,我党“执政为民”的作风赢得了瑞金人民的广泛拥护,为后来的革命征程铺平了道路;军民鱼水情、干群情谊深,革命精神和传统也由此确立。  在瑞金,我们感受赤色年代的激情和质朴,聆听“老表”们兴奋地讲述当年的红军故事,是缅怀,更是一次洗礼。
到今天,英文已经不仅仅是少数人的专学,而成为一种普遍的“基本”技能。看一看,那些招聘广告,随便一个什么公司,都会把英文水平列入必备能力之一。英语能力已成为职场竞争的强有力工具。当英文学习成为人们生活或者生存必需的时候,商家自然会看到其中的商机,各种花样翻新的英文培训机构,遍布中国,一个个赚得盘满钵满。   于是乎,许多人下班之后,或疲于奔波,赶去上课,或挤在公车上,念念有词。千军万马中,有人学有
在近期的突发事件当中,“塔西佗陷阱”一词频频出现于公共讨论之中。这个西方政治学的经典理论认为,当一个部门失去公信力时,无论他们说真话还是说假话,都会被认为是在说假话。虽然再次搬出这个常识性的理论有些俗套,但鉴于当前的舆论格局,“塔西佗陷阱”确实是解读邵阳沉船事故最恰切的视角。  时至今日,公众对邵阳沉船事故的最大疑问在于,那艘倾覆的渡船上究竟载有多少人,其中又有多少人不幸罹难。公众和媒体之所以对这
长假归来,很多人都不约而同地患上了“节后综合症”,他们不愿意重新回到紧张繁忙的工作之中,而是沉浸在假期亲人团聚或外出旅游的欢乐回忆里,无法静下心来。  事实上,这种心态古人早已有之。如晚唐诗人李商隐那首脍炙人口的《无题》诗:“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坐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天亮了,远处传来阵阵鼓声,上朝的时间已经到了
许久不听Keren Ann,在西三环北路的一家小店里与《End of May》不期而遇的时候,心里一阵悸动。是日,正好是三月的最后一天,朋友们在几个小时前完成了毕业论文的初稿,巧合让这首歌一时间可爱得无以复加。青果味道的夏天即将来临,又是一年毕业时。  年少轻狂眉眼带笑,青春散场怀念到哭。  一梦千寻的时日,毕业仿佛在下一个清晨就将轰然降临。身穿玄青色学士服的我们,坐在中心花园的大草坪上等待大学生
为什么是南极  2010年8月23日,“原生大陆 纯净希望”2010南极公益行动正式启动。  这次活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记者和数百网友将问题集中在“为什么是南极”的问题上。  最近一些年来,南极出现的中国面孔已经开始变得比日本人多、比英国人多,他们就像所有最开始接触极地的人一样,踊跃、兴奋。  此前,南方周末和很多支持该活动的媒体登出了队员招募的广告,引起了很大的关注。“当时我就打电话过去,老老
作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节能减排已经成为了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指导方针之一。很显然,落实节能减排的主体不仅仅是高能耗企业,而是包括相对低能耗的企业、银行,甚至政府。  特别是在网络信息化办公技术大规模普及的当今社会,很多单位会时常因为电脑等办公设备长时间开机而带来不必要的能源损耗,导致日常用电量高。因此,如何在倡导绿色低碳经济的时代,降低网络内个人计算机的能耗成为了一个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