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做梦”探秘

来源 :祝您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jth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在清醒状态下所出现的一些带有幻想情节的心理活动,在心理学上叫“白日梦”,也雅称“遐思”。专家认为,白日梦与夜间梦一样,是人们在生活中得到的一部分信息绕开了知觉而形成的。
  有趣的是,专家发现,白日梦的情节大多数是导向愉快的结局。白日梦里没有挫折和烦恼,即使有,也会很快地迎刃而解。在白日梦里,各种欲望都能尽如人意,而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难怪人们常用“白日梦”来讽刺那些尽想好事的人。
  然而,从心理学观点来说,做白日梦是一种相当有效的松弛心理、神经的方法。专家认为,“空想”对松弛身心、解决问题多有益处;不论你幻想加薪、升迁、股票升值、中500万大奖,甚至做梦娶媳妇,都是“事出有因”的。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心理学家朴克杰说,白日梦题材多属个人关心的切身事情。由于白日梦不受传统思维形式的限制,往往会激发出意想不到而觉得欣喜的解决方案。
  另一位美国心理学家比利保飞顿博士指出,白日梦虽然是虚幻的“遐想”,但是对人的精神、心理有积极作用。他说,对每日从事刻板和枯燥工作的人们,能暂时从乏味的现实中游离出来,徜徉于白日梦境中,这样,情绪能获得松弛,有助于清除生活与工作上的不悦。英国生物物理学家弗朗西斯·克里克也认为,白日梦可使人忘掉生活中的烦恼,使不快的感情得以发泄。生活中有些遭遇不幸的人,白日梦后感情的起伏会渐趋平静。克里克指出,内外环境的信息经过感知系统传到大脑,经记忆系统进行编码后贮存起来,如果大脑贮存的信息过多,信息传递就会发生紊乱。白日梦能消除大脑中无用的多余的信息,能腾出多余的存贮空间,从而使信息传递正常、迅速和准确,并提高大脑处理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家还发现,做白日梦的人较易抗拒欲望的诱惑。因为在白日梦中,他们充满了幻想,梦想之后又回到现实。这种幻想与现实的反差,会使他们懂得现实生活中有许多欲望是难以满足的。
  研究人体心理卫生的专家们称,虽然目前尚未搞清楚白日梦影响人体身心健康的确切机制,但是可以肯定,白日梦对免疫系统的生化物质起着良性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白日梦能让左脑从语言活动中解脱并处于休息状态,让右脑充分发挥其直观的形象思维能力,从而使善于语言思维和用右手劳作者容易发生的左脑疲劳获得消除。
  (编辑 兆文)
其他文献
张学良将军享年101岁,他的长寿之谜已成为各界人士关注的话题,有人称之为“张学良现象”,即在逆境人生中却能实现长寿的现象。这·现象在世界政治人物中也是罕见的。  睡眠养生——呼吸气功  这位36岁起就开始过囚禁生活的少帅,有一次被问到养生之道时,他回答说:“我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养生之道,只是会吃能睡。软禁期间都从晚上10时一直睡到转天上午11时,中午再睡2个钟头。再加上不愁吃,不愁穿,心情保持开怀。
意大利有一个名叫坎普德梅勒的村子,共有人口850人,其中150人超过75岁。走进这个村子给人的感觉好像时间的钟摆比其他地方摆得慢,经常会看到80岁的老人踢足球,95岁的老人骑自行车。由于村民很少有人生病,该村唯一的一家诊所也在十几年前关闭了。现在,只有—名流动医生每周到这个村走访一次。  长寿村有一位名叫奥加斯的78岁老人,身体结实硬朗,他说:“我三天两头就带着狗到山上打猎,我和老伴仍然在地里干活
何为淡泊?《辞源》解释为恬淡;《辞海》的解释添了两个字,为恬淡寡欲,引曹植《蝉赋》云:实淡泊而寡欲兮,独乐而长吟。翻查古籍,纵览人生,我发现淡泊犹如一颗耐嚼的橄榄,品味越久,感悟便越多,意味也越觉悠长。因为,淡泊渗透于人类生命的琼浆之中,无所不在。  淡泊是庄子的“君子之交淡如水”;淡泊是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淡泊是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淡泊是刘禹锡的“山不在高……水不在深
德国联邦统计局发表公报说,最新人口生命表显示德国人均寿命再创新高,男性为77岁零4个月,女性为82岁零6个月,人均寿命近80岁。我国的人均寿命为72岁,人均寿命比德国少了近八岁,德国人是怎样养生的?  懂休闲  德国是世界啤酒之乡,但这里的“啤酒肚”却在逐年减少。大约三分之二的德国人每周至少参加两次体育锻炼,大部分成年人每天至少散步15分钟。面对压力,德国人奉行“周末时间绝对留给自己”,他们找各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