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小学生口算能力

来源 :小说月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ming9583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口算是计算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市场交易、日常生活等方面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口算还有利于思维训练,能促进注意力和记忆力的发展,激发學生学习数学的情趣。口算还是笔算、估算和简便的基础。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是极为重要的。
  现在小学生普遍不喜欢数学,他们说:“老师,数学太难了、又复杂,做不出来就算错,不象语文,抄抄写写容易得分,尤其是计算题太复杂了,看了就头痛……”。我猜想学生之所以怕数学,主要是从小没学好简单的口算题,大多数老师反映,现在的小学生连最起码的掰手指计算都不会,碰到大点的数更是束手无策。针对学生不喜欢数学,数学成绩低的现象,为此我打算从口算基础抓起,经各位教师近一年多对学生的跟踪实验训练、检测、分析,我们认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能有效提高小学生的口算能力
  重过程、明算理。有句话说得好:“听过的记不住,看到的记不牢,只有动手做过的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因此,我们首先从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为切入点,在教学中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弄清算理。
  摆过程。低年级儿童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尤其是没进过学前班的学生,连最基本的数数都不会,即便是中高年级学生对一些数学运算定律、法则、公式的理解也模糊不清,这不要求我们老师与家长、学生共同配合,开发和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数学资源作为课堂资源。如山上的竹扫把条可做成小棒、植物的果实、种子、叶子等用来学数数,数的分成与组合,乘法口诀的教学等。观察叶子的对称现象;香皂盒、墨水盒、火柴盒等实物可让学生自行拆拼弄懂表面积公式的由来……利有学具进行操作时既可让学生自己摆弄,也可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共同研讨的方法。这样做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达到了用表象来支持思维的目的,利于学生逐步过度到抽象思维。
  说过程。学生会利用实物摆过程后,最关键的一步是要让学生说出自己操作、口算的过程,尤其是低年级的民族小学生,由于刚学习普通话这门所谓“外语”。连发音都感到相当的困难更谈不上会用语言来完整地表达自己口算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语言表达能力。要从现实生活导入,问题是学生亲身经历过的,学生摆好学具后,教师要让学生仔细观察,反复训练他们的语言表达,收集信息及处理信息的能力,如:用凑十法数学9+6,刚开始要让学生说出口算过程。因为9和1凑成10,所以把6分成1和5,9加1得10,10再加5得15。通过小棒操作,学生说出算理就是从具体到抽象,找出口算规律后,直接得出9+6=15,又是从抽象到具体,再通过平时的训练达到熟练的程度。刚开始学生不敢说,老师要适时给予鼓励,如“你的声音真宏亮!”“嗯,这次说的比上次好多了,谁再来补充得更完整点!”“试试看……”给他们小红化等给予奖励,这样学生不敢说到会说、爱说、抢着说。经历了从字——词——句——一段话——编成一个完整的故事,这样自然而然地找出了条件和问题,进而能列出正确的算式,为口算的正确率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重视初练,逐步达到熟练。初练,是在学生掌握了口算方法后进行的初步练习,重点是要求学生计算正确,不强求速度。要注意多安排些问题,让学生有更多的练习机会;练习中要采取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竞争意识与成功欲望。只有在训练上多出花样,生才能寓教于乐,提高学习积极性。游戏活动,可以改变低年级儿童长期进行口算所产生的厌倦情绪,如采用:对口令、开火车、找朋友、大象摘苹果、拍手背“凑十歌”等活动让学生练习有关的口算题,增强了趣味性、学生学得开心,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求得成功的努力。”相对来讲,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他们的成绩和学习信心成长正比例关系。所以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应多花点心思,采用各种练习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口算能力。
  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重在平时的积累,贵在持之以恒的训练。加强小学生的口算能力的训练,是我们全校教师长期、艰巨而又十分重要的工作,我们作为受过新课程理念熏陶的新一代教师,必须与时俱进,在教育教学中,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使本地区少学生的口算能力大幅度提高,是我们追求不懈的奋斗目标。(单位:青海同仁县保安镇麻巴学区银扎木完小)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动物对类风关巴布剂的急性毒性反应.方法①家兔6只,随机平均分为2组,观察类风关巴布剂对家兔完整及破损皮肤的刺激反应.②家兔24只,随机平均分为4组,观察类风关巴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