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报纸涨价的可行性分析——以《南方都市报》为例

来源 :新闻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wardl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问题的提出2007年11月1日《南方都市报》酝酿了3个月的“近年来最大规模的一次改扩版以及服务全面升级正式在深圳实施”,并把零售价调到每份2元。这一举动使深圳的报业零售市场立即出现新格局:在2007年上半年,《南方都市报》在深圳市场占三分之二以上的市场,基本处于垄断地位。在11月份,《南方都市报》的市场份额下降到26.81%,《晶报》上升到25.14%、《深圳晚报》为14.07%、《深圳特区报》为16.44%,三报之和已明显大于《南方都市报》。
其他文献
《三秦都市报》海底捞系列报道引发广泛关注,不仅颇受读者欢迎,而且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新闻阅评协调小组专门就此进行了阅评,充分给予肯定。《走进海底捞看它如何捞信用》这组报
讨论媒体应坚持的最高公共利益是什么?有观点认为,媒体所应该坚持的最高公益,就是国家利益。任何国家的媒体,都不可能去做违背自己国家的利益去做新闻报道。但实际上,作为第四权力
自江苏卫视推出《非诚勿扰》之后,电视相亲节目以其宏大新颖的交友形式,丰富尖锐的话题指向,重新带动了相亲节目的热潮,也带来了社会各个层面的关注和议论,引发了诸多争议性话题。
接头分子在Toll样受体(Toll like receptors,TLRs)识别病原相关分子模式或损伤相关分子模式、发动和调节先天与后天免疫反应的信号传导网络中发挥着重要的生物学作用,与Toll样
在媒介形态日益多样化的今天,平台的开放、民众的介入、渠道的宽泛使得展现于公共视野中的事件在全方位的监督下更加逼近事实真相。但是,在某种意义上,真相的呈现与事实的裁定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