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用电量不断增加,配电网运行管理迫在眉睫,应用电力自动化系统可以大大提高配电网运行管理效率,提高电能质量,但是配电网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在配电网中应用电力自动化系统还不够完美,还需要加强对电力自动化系统的管理,促进配电网发展,使得配电网运行管理发展到一个全新高度。
关键词:电力自动化系统;配电网运行;管理
1、配电网自动化应用的必要性
国家电网公司对供电可靠性有着明确规定:一般城市地区为99.96%,使每户年平均停电时间不大于3个半小时;重要城市中心区应达99.99%,每户年平均停电时间不大于53分钟。按照这一标准,我国多数地区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所以,应当大力加快配电网中电力自动化系统建设,提高供电的安全性、可靠性。
配电网自动化可以迅速隔离故障区域,减轻维护的劳累程度,减少线路维护成本,实现线路设备的全天候监控,有效地保障了抄表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可见,实现配电网自动化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是配电网自动化能够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当配电网发故障时,能够迅速查找出故障并及时排查故障区域并恢复非故障区域供电。二是提高电网的经济效益,配电网自动化可以降低配电网的线损,提高配电网电压,能够实时控制配电网开关进行电网重新搭配,不在增加投资的情况下,提高了供电能力。三是有效地提高供电能力,通过配电网能够有效地负载,提高馈线的负荷率,增强电网的供电能力。四是配电网自动化能够在人员不进入的情况下,完成大量人员不能够操作的工作,极大程度地降低了维护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2、配电网运行管理中电力自动化系统应用原则
2.1安全原则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民对物质生活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电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配电网自动化实施后,如果产生问题,无法正常供电,不仅会影响用户的生活,甚至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经济、政治等,所以在配电网实施自动化过程中,应遵循安全原则,合理的选择设计,确保配电线路设备免受损害,加强监控管理配电网自动化系统,保证配电网络自动化系统运行环境的安全,也就是对社会、对人民的负责。
2.2可靠原则
在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运行管理过程中,应遵循可靠性的原则,主要指的是对用户供电的可靠性,避免配电自动化系统障碍致使用户无法正常用电,此时就需要配电自动化做到下面几点:需要可靠的设备,如FTU、开关、网络设备等;拥有可靠的网络通信系统,如主站、子站系统等;具有可靠的设计布局,如配电网线路、网架安排布置等;有可靠的电源。
2.3与时俱进
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建设是复杂的综合性系统工作,技术含量高,内容丰富,所以要分阶段进行配电网自动化建设,无法一步到位。建设分为三个阶段:安装自动配电开关,建立电压控制系统。基于第一阶段,增加一些通讯和控制设备,调配负荷。
3、电力自动化系统在配网运行管理中的应用
3.1信息管理
由于在配网运行管理中应用电力自动化系统,能有效处理配网运行过程中的大量信息,包含数据的实时收集、查看、输出、存储、调用等,一般而言,配网具有巨大的配网运行量,产生庞大的数据,若仅凭传统的人工模式处理数据,不但在人力、财力上耗费较大,而且由于人员的因素会导致数据处理失误的问题,而在应用电力自动化系统的基础上,不但能实现实时有效处理数据,而且能实现准确处理数据,有效保证配网稳定可靠运行。
3.2安全管理
配网运行工作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如果产生电力故障,则会带来相应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所以,深入研究电力自动化系统应用,必须集中在配网的安全管理工作中,集中表现在下列几方面:第一,电力自动化系统必须有效监督配网运行安全管理中的一些可控因素,包括配网运行温度、湿度等外部环境因素;人员操作的规范性等,必须通过计算机编程的有效应用控制这些工作的数据,如果在控制数据范围之外,则电力自动化系统必须及时启动报警预案;第二,结合部分配电网安全管理工作中的不可控因素,包括外部环境因素等,电力系统若不能及时警报,则必须提前确定好各种外部因素故障处理预案,若产生不可控因素导致的电力故障,则立即启动相应的安全预案,尽可能减少损失。当前该方面应用的最佳范例即为配网中智能开关的应用。
3.3调度管理
在配网运行管理过程中,调度管理居于关键位置,即为处理配网运行中产生的突发事件,通过应用电力自动化系统,准确定位故障产生的位置,并及时把故障信息发送至调度室,以此保证电力调度人员及时应用调度方式处理配网线路的故障,相比传统的电力调度管理,该方式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及时性与智能化水平。
3.4技术管理
首先,电力自动化系统的运作要依靠与之相适应的电路设备、终端设备、计算机设备等硬件设施,对硬件系统定期开展安全检查与技术调试,充分保证其运行的有效性,维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其次,由于受到电力系统地域的限制,大部分自动化系统设备都安装在室外,因而极大程度上会收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在不断进行技术研发的基础上,能通过远程监控系统,全程监控外部的各个设备的运行状况,若运行过程中产生问题,则立即启动安全预案,以最快速度进行有效处理。最后,在配网运行过程中,因为配网具有不同的结构,运行负荷差异也较大,因而很难有效掌控配网电源,并进行灵活操作,特别是设备的技术水平、性能等因素的管理尤为关键,上述因素都直接影响着配网的运行质量,所以,应当进一步提升配网运行管理水平,运用专业化的技术与手段处理配网设备,进而实现配网良好运行,保证配网优质的运行。
4、结束语
总之,电力企业必须及时转变观念,落实到配电网的运行管理工作,通过电力自动化系统技术,逐步优化与完善配网的运行管理工作,积极建设智能电网,保证配电网稳定可靠运行,进一步为电力用户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资源,推动社会经济的稳定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经纬.电力自动化系统在配网运行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
[2]罗安生.电力自动化系统在配网运行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通讯世界,2015.
[3]林明锐.配网自动化建设与运行管理探讨[J].科技传播.2011.
(作者单位:国网葫芦岛供电公司)
作者简介:姓名:才庆久(1970.4.4),性别:男。籍贯:辽宁葫芦岛。民族:汉。学历:本科。职称:高级工程师。职务:配网运行方式专责。研究方向:配网、调度、运行。
关键词:电力自动化系统;配电网运行;管理
1、配电网自动化应用的必要性
国家电网公司对供电可靠性有着明确规定:一般城市地区为99.96%,使每户年平均停电时间不大于3个半小时;重要城市中心区应达99.99%,每户年平均停电时间不大于53分钟。按照这一标准,我国多数地区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所以,应当大力加快配电网中电力自动化系统建设,提高供电的安全性、可靠性。
配电网自动化可以迅速隔离故障区域,减轻维护的劳累程度,减少线路维护成本,实现线路设备的全天候监控,有效地保障了抄表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可见,实现配电网自动化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是配电网自动化能够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当配电网发故障时,能够迅速查找出故障并及时排查故障区域并恢复非故障区域供电。二是提高电网的经济效益,配电网自动化可以降低配电网的线损,提高配电网电压,能够实时控制配电网开关进行电网重新搭配,不在增加投资的情况下,提高了供电能力。三是有效地提高供电能力,通过配电网能够有效地负载,提高馈线的负荷率,增强电网的供电能力。四是配电网自动化能够在人员不进入的情况下,完成大量人员不能够操作的工作,极大程度地降低了维护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2、配电网运行管理中电力自动化系统应用原则
2.1安全原则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民对物质生活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电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配电网自动化实施后,如果产生问题,无法正常供电,不仅会影响用户的生活,甚至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经济、政治等,所以在配电网实施自动化过程中,应遵循安全原则,合理的选择设计,确保配电线路设备免受损害,加强监控管理配电网自动化系统,保证配电网络自动化系统运行环境的安全,也就是对社会、对人民的负责。
2.2可靠原则
在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运行管理过程中,应遵循可靠性的原则,主要指的是对用户供电的可靠性,避免配电自动化系统障碍致使用户无法正常用电,此时就需要配电自动化做到下面几点:需要可靠的设备,如FTU、开关、网络设备等;拥有可靠的网络通信系统,如主站、子站系统等;具有可靠的设计布局,如配电网线路、网架安排布置等;有可靠的电源。
2.3与时俱进
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建设是复杂的综合性系统工作,技术含量高,内容丰富,所以要分阶段进行配电网自动化建设,无法一步到位。建设分为三个阶段:安装自动配电开关,建立电压控制系统。基于第一阶段,增加一些通讯和控制设备,调配负荷。
3、电力自动化系统在配网运行管理中的应用
3.1信息管理
由于在配网运行管理中应用电力自动化系统,能有效处理配网运行过程中的大量信息,包含数据的实时收集、查看、输出、存储、调用等,一般而言,配网具有巨大的配网运行量,产生庞大的数据,若仅凭传统的人工模式处理数据,不但在人力、财力上耗费较大,而且由于人员的因素会导致数据处理失误的问题,而在应用电力自动化系统的基础上,不但能实现实时有效处理数据,而且能实现准确处理数据,有效保证配网稳定可靠运行。
3.2安全管理
配网运行工作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如果产生电力故障,则会带来相应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所以,深入研究电力自动化系统应用,必须集中在配网的安全管理工作中,集中表现在下列几方面:第一,电力自动化系统必须有效监督配网运行安全管理中的一些可控因素,包括配网运行温度、湿度等外部环境因素;人员操作的规范性等,必须通过计算机编程的有效应用控制这些工作的数据,如果在控制数据范围之外,则电力自动化系统必须及时启动报警预案;第二,结合部分配电网安全管理工作中的不可控因素,包括外部环境因素等,电力系统若不能及时警报,则必须提前确定好各种外部因素故障处理预案,若产生不可控因素导致的电力故障,则立即启动相应的安全预案,尽可能减少损失。当前该方面应用的最佳范例即为配网中智能开关的应用。
3.3调度管理
在配网运行管理过程中,调度管理居于关键位置,即为处理配网运行中产生的突发事件,通过应用电力自动化系统,准确定位故障产生的位置,并及时把故障信息发送至调度室,以此保证电力调度人员及时应用调度方式处理配网线路的故障,相比传统的电力调度管理,该方式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及时性与智能化水平。
3.4技术管理
首先,电力自动化系统的运作要依靠与之相适应的电路设备、终端设备、计算机设备等硬件设施,对硬件系统定期开展安全检查与技术调试,充分保证其运行的有效性,维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其次,由于受到电力系统地域的限制,大部分自动化系统设备都安装在室外,因而极大程度上会收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在不断进行技术研发的基础上,能通过远程监控系统,全程监控外部的各个设备的运行状况,若运行过程中产生问题,则立即启动安全预案,以最快速度进行有效处理。最后,在配网运行过程中,因为配网具有不同的结构,运行负荷差异也较大,因而很难有效掌控配网电源,并进行灵活操作,特别是设备的技术水平、性能等因素的管理尤为关键,上述因素都直接影响着配网的运行质量,所以,应当进一步提升配网运行管理水平,运用专业化的技术与手段处理配网设备,进而实现配网良好运行,保证配网优质的运行。
4、结束语
总之,电力企业必须及时转变观念,落实到配电网的运行管理工作,通过电力自动化系统技术,逐步优化与完善配网的运行管理工作,积极建设智能电网,保证配电网稳定可靠运行,进一步为电力用户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资源,推动社会经济的稳定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经纬.电力自动化系统在配网运行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
[2]罗安生.电力自动化系统在配网运行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通讯世界,2015.
[3]林明锐.配网自动化建设与运行管理探讨[J].科技传播.2011.
(作者单位:国网葫芦岛供电公司)
作者简介:姓名:才庆久(1970.4.4),性别:男。籍贯:辽宁葫芦岛。民族:汉。学历:本科。职称:高级工程师。职务:配网运行方式专责。研究方向:配网、调度、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