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学习 提升个人知识力

来源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qs_To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一阵,在网上参与中国知识管理中心发起的秒杀《你的知识需要管理》活动,有幸命中,一周后便收到了田志刚先生的签名书。在工作之余,我抽时间通读全书两遍,受益匪浅,大有相见恨晚之意。书的内容浅显易懂,可操作性强,是一本可拿来就用的好书。通过本书,我第一次系统地了解了关于知识学习的理念、方法。我从事学校信息技术教学与应用工作,对书中提到的大量网络知识工具并不陌生,如博客、RSS阅读器、豆瓣、社会化书签是我工作与学习中经常用到的,且作过专题研究。此外,我对知识管理、社会化网络等概念也有所了解,然而读完这本书,感觉得到了高人指点。
  《你的知识需要管理》主要围绕个人知识管理的学习、保存、共享、使用与创新五个环节展开。在每一个环节中,作者以理念、方法和工具应用的思路阐述,他先从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出发,再引出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分析,帮助读者转变观念、革新思想,再提供一些具体的操作工具,主要是以信息技术工具为主。其中,关于为什么要分享知识的讲解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2006年时,我在学校推动博客应用,引导教师用博客写下教学心得,但有不少教师提出疑问:“我为什么要把我的思考拿出来,万一我要用时被抄袭了怎么办?”本书作者是如何回答这个问题的呢?他认为,共享出来的才能真正掌握、可以结识高质量的朋友、建立个人品牌的最简单方式、让企业“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以上四点对没有写博客的人来说,可能一时无法认同,但我的写博客经历正是一个最好的案例,在我坚持近五年的写博客过程中,我的专业能力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本书不仅对个人的学习和知识管理有指导,对单位建立知识库也有帮助。只有单位的每一位员工学会了知识管理,单位的知识库建设才会水到渠成。对于学校来说,可以构建基于WIKI的网络集体备课系统,和学生一起协作建立网络百科知识库,带动学生用好网络。
  
  (作者单位:江苏张家港市万红小学)
  
其他文献
信息技术融入学科教学是教学理念的一大变革,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但应该较好地把握时机,才能使教学活动更加有效。    一、当学生对语言的理解缺乏生活积累时,教师可用信息技术手段给予帮助    我们知道,语言文字的理解是以生活经验的积累为基础的,离开了生活体验,即便学生对语言有所了解,那也是肤浅的、不真切的,甚至是虚伪的。  比如在学习《瀑布》一文时,叶圣陶先生用十分
实施新课改以来,尽管绝大多数学生学习情况都令人满意,然而也有为数不少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遇到形象思维等诸多困难,难以取得理想的成绩,出现了所谓“学困生”问题。如何帮助“学
所谓谣言,法国学者卡普费雷是这样定义的:谣言是在社会中出现并流传的未经官方公开证实或者已经被官方所辟谣的信息。    一、和谐语境下青少年反谣言教育的重要性    近年来,“艾滋针刺谣言”、“注水西瓜谣言”、“有毒香蕉谣言”以及突发性自然灾害中各式谣言的泛滥,对信息时代的人际关系和谐,乃至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健康发展提出了新的考验和挑战。人们已经认识到,网络谣言不仅会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增添麻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信息技术新教材的实施,一线教师的当务之急就是考虑如何用新教材来上好每一堂课。备好课是能否上好课的前提和先决条件。但在现实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备课环节出现的种种弊端,如为应付检查马虎备课、集体备课敷衍了事,甚至不备课就走进课堂……类似的现象俯拾皆是,导致教学质量难以提高。为了适应新课改和新教材的要求,我们必须对备课这一重要教学环节进行再思考和再认识,改变陈旧的备课观念、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