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S”技术在沙质荒漠化土地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来源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 被引量 : 30次 | 上传用户:wp761559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建立以单位面积内风蚀地或流沙面积所占百分比、地表植被覆盖度和地表景观为指标的沙质荒漠化土地类型和以沙质荒漠化土地变化幅度为指标的沙质荒漠化土地变化类型分类系统,采用1975年MSS卫星图像数据和1987年、2000年TM卫星图像数据为遥感信息源和野外验证相结合提取沙质荒漠化土地类型的方法,在MAPGIS系统支持下,对位于鄂尔多斯高原和黄土高原接壤地带的1∶25万《东胜市》、《榆林县》幅沙质荒漠化土地进行了1975年、1987年和2000年的动态变化分析,得出了1975年至1987年沙质荒漠化土地
其他文献
在堤防隐患探测中,采用地质雷达、高密度电法、电测深法、地震折射波法等综合物探技术,并结合少量的土工试验资料,提高了物探成果的可靠性和实用性,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为
眉山市主要有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边坡不稳、砂土液化、矿床疏干地下水和地表水、采空区造成地面开裂和地面沉陷、矿渣堆积污染水土环境、干旱缺水、水土流失、坝基失稳、库
针对煤矿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的定量化表述问题,从生态亚区划分、生态因子选择、生态因子定量化以及生态环境的综合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从而比较系统地探讨了煤矿建设项目
人们在进行经济建设过程中,由于过量索取自然资源,加上人口增长过快等因素,致使环境恶化加快,已经或将要影响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江苏省一些地区不合理采矿,导致地面沉降、
枣庄市市中区是山东省岩溶塌陷的主要发育区之一,由于该地区特殊的水文及环境地质条件,使得该区岩溶塌陷的形成原因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本文基于该地区岩溶塌陷的规律,分析了岩溶
在印度、欧亚两大板块相互碰撞推挤的特定地球动力学环境条件下,自新生代以来中国西南地区构造应力场的发展演变总体上经历了五个阶段,地壳岩体的应力-形变作用呈现出三个不
根据滑坡坝坝顶溢流对坝坡的冲刷过程中坝坡土体的受力分析,研究了坝坡土体发生冲刷的条件和冲刷速度,提出了坝体稳定性与坝顶溢流速度和坝体物质组成的关系,基本建立了坝顶
应用遥感技术,对密云水库北部地区的土壤侵蚀情况进行了调查与评价。在研究中,首先利用遥感图像进行判读,并进行实地验证,然后,根据影响土壤侵蚀的生态环境因子,建立数学评判模型,并对土壤侵蚀情况进行评判。
在查阅东兰县历年水灾纪实的基础上,通过详细剖析板文地下河系统管道特征,认为主流下游段水力坡度小、流速慢是造成系统内涝的主要内因.同时,区分了拉平洼地内涝和巴纳洼地内
西宁市北山寺滑坡包括I号滑坡、I号滑坡及大型深层蠕变体,它们对坡体上的寺院建筑及重点文物等构成严重的安全隐患,本文根据滑坡的详细勘测资料,阐明了滑坡的特征及形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