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重建手术使用聚丙烯补片导致的组织炎症反应

来源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080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通过前瞻性研究评价盆腔脏器脱垂手术采用大块聚丙烯经阴道补片所引起的组织炎症反应情况。10例实验组病例和8例对照组人员术前接受阴道钻取活检,使用聚丙烯补片进行盆底重建手术后1年,实验组患者再次进行同样方式活检。结合组织学、半定量方法和计算机图像评价患者对补片的异物反应情况。结果显示,与术前组织学检查结果相比,术后患者巨噬细胞和肥大细胞数量显著增加(P=0.03和P=0.01),但在补片与组织的接触面上,主要与感染细胞反应或胶原密度,

其他文献
例1,男,40岁.2006年3月3日车祸后8 h入院.查体:右上腹压痛,右肾区叩痛.B超:右肾上腺区可见3 cm×4 cm低回声实性包块.临床诊断:右肾上腺出血.予患者卧床休息对症治疗.2周后复查B超:右肾上腺区可见2.5cm×4.0 cm实性包块.6个月后复查B超右侧肾上腺区未见异常。
我们通过研究正常及增生前列腺移行区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及其受体的表达,探讨IGF在前列腺发病过程中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作者回顾了曾行放疗的前列腺癌患者继发膀胱癌后行根治性切除术的临床病理特征。迈阿密大学膀胱切除术数据库中共34例曾行放疗的前列腺癌患者,年龄和肿瘤分期匹配的另一组患者作对照组,比较患者生存率。男性膀胱切除术患者总体资料被用于比较临床病理特征。结果:34例患者平均年龄75岁,
前列腺癌是北美地区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每年有215000新发病例,有35800例前列腺痛相关死亡。对于局限的前列腺癌,最常朋的治疗方法是前列腺癌根治术,10年生存率接近90%。研究表明,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有44%-75%的患者有性功能障碍,〉60%的患者对此问题感到苦恼。作者检索了1966—2004年9月MEDLINE文献,对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性功能障碍进行了综述。作者发现,尽管有效,但仍有30
患者,男,72岁.左侧腰部酸胀不适2个月余,B超发现腹膜后肿物、左肾积水于2007年12月9日入院.患者无腹痛、恶心、呕吐,无尿频、尿急、尿痛及肉眼血尿。
2002年3月至2003年11月我们采用带血管蒂的游离回肠替代输尿管,同时采用回肠壁外与腰大肌间隧道抗返流技术治疗腹膜后纤维化所致长段输尿管严重梗阻患者3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嗜铬细胞瘤足南神经嵴起源的嗜铬细胞产牛的肿瘤,肿瘤合成、贮存和释放大量儿茶酚胺,表现为高儿茶酚胺血症.嗜铬细胞瘤发病率为(1~2)/100万,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30~5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