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双面人”

来源 :家庭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_c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回放:
  一名深受居民称赞的社区干部,竟然是用锥子在雨天和黑夜里扎女性臀部成瘾的“变态狂”!今年以来,营口市连续发生20余起嫌疑人使用锥状物扎妇女臀部的案件,严重影响了社会治安。2009年7月17日晚,营口社区干部杨某扎伤一女性臀部后逃窜时被警方抓获。
  警官介绍,嫌疑人杨某,今年40岁,2008年,杨某应聘进入到西市区某社区工作,由于能力出众,被选为社区干部。杨某在社区分管低保户工作。平时工作勤勤恳恳,认真负责,比较受老百姓的拥戴,在同事中也很有人缘。但在新的岗位上,杨桌看到的某些东西,引发了他心中的“仇恨”。“一些人明明没有资格申请低保,最后却顺利拿到低保金了。”杨某说,“这世界太不公平了,我憎恨这种不公平,却无能为力。”他常常会为此而偷偷痛哭流涕。
  今年春节前,杨某在家上网时,发现电脑不好用了。他拿铁丝在机箱上捅了半天,也没见好。他决定下楼溜达一会。天色渐黑,杨某借着昏暗的路灯,发现前面有一个妇女,心里涌起一股冲动。他从兜里掏出刚才鼓捣电脑用的那根铁丝,悄悄来到妇士身后,看看左右无人,对准妇女臀部就是一下,然后撒腿就跑。
  “扎完她之后,我心里老敞亮了,感觉身上从未有过的轻松,很爽,所有的怨气突然间都没了。”扬某说,从那以后,他好像上瘾一样,疯狂地扎妇士臀部。具体扎过多少人,他自己也记不住了,“最少有40人吧。”
  
  密码
  “双面人”
  
  一面是人人交口称赞的社区干部,另一面却是拿着铁丝扎女性臀部的犯罪嫌疑人,相差悬殊的举止让人难以置信这是一人所为,对于这位曾经尽职尽责的社区干部,我们感觉既痛心又可怜。这是不是就是我们在电视中总看到的“双重人格”,这算不算是一种疾病?
  解码:其实,每个正常人都有多种人格,这些人格有主次先后之分。与多重人格障碍不同的是,他们被很好的整合在一起,每种不同的人格可以履行不同的社会功能。比如,一个杀人犯,他也爱他的家人,也有许多好朋友,也知道感恩,这是他宽厚、友善、利他方面的子人格,这种子人格常常在他关爱身边的人时发挥作用。但他同时具有冲动、残忍、暴力的人格特质,在应激事件的情境中,通常用这种人格特质来回应,因此,在突发事件中,他就可能表现得情绪失控、伤害他人。
  这个社区干部不存在双重人格障碍,在双重人格障碍的界定中,两种人格是截然分开的,而杨某人格中的袭击别人是为了泄愤,表达不满,是与主人格有联系的,是在释放自己每天的工作压力。
  
  压力
  
  犯罪嫌疑人说自己压力过大,扎完人以后觉得心里很舒服,由于压力过大而导致的犯罪行为,听起来既可笑,又可怜。每个人每天都要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也会面临不同的压力,在压力下,有些人会很好地调整自己的情绪和状态,有些人面对压力则不知所措。
  解码:长期的慢性压力积累可以造成压力变形,促成各种心理疾病。但是心理学家在对压力的研究中发现,同样的压力并不能造成同样的危害,人们对于压力的应对能力是有差异的。如果一个人的压力应对人格较好,社会支持及时有效,那么同等的压力就不会造成同等的伤害。
  社区干部杨某,其人格中的乐观倾向、自我效能感、自我控制能力等都是有残缺的。他只关注社会不公平事件忽视社会的光明面,反映出他认知狭隘,人格中缺乏乐观倾向。他在关注不公平事件后不能积极的设法转变,反而自己偷偷的哭泣,反映他自我效能感较低。在这种情况下选择扎别人屁股的方式泄愤,反映他自我控制能力低下。这样的人格特质使得他将工作压力日积夜累久久不能释放,犯罪行为频发。
  
  人格分裂
  
  犯罪嫌疑人的心理应该是种心理疾病,长此以往,会不会导致人格分裂?如果人格分裂的话,最严重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解码:人格分裂的典型症状是在不同的时间有不同的人格在充当主人格,当这个人格充当主人格时,其他人格没有记忆,他的记忆是残缺不全的,甚至怀疑自己刚刚发生的事情,认为那是幻觉。
  由于社会文化和道德的束缚,使得许多人的真情实感不能如实表达,不得不压抑一部分。这个被隐匿和分离的人格由于长期压抑会过份强烈的要求表现自己,极端的表现是:杀人、自残或自杀。
  社区干部杨某已经40岁,此时已经形成了稳定的个性特征。而且作案时间不长,没有达到稳定的行为模式,转变成人格分裂的可能性不大。
  
  发病原因与高发人群
  
  压力过大是导致这位社区干部做出犯罪举动的原因之一,除此以外,心理学家也认为,还会有其他原因导致他的犯罪行为。“双面性格”就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解码:儿童期的教育不当是导致成人双面性格的主要原因。比如中国传统教育,孔融4岁让梨的故事,按照发展心理学的理论,4岁的儿童尚处于自我为中心阶段,他们还不能很好的理解自我与同伴的关系问题,他们不让梨是正常的心理反应。而他们为了获得表扬,常常违背自己的真实感受不得不把梨让给别人,变相的说谎,也可能为此埋下人双面性格的种子。
  双面性格,与童年的经历有关,也与环境压力有关,但是一个共同点就是环境的要求和期待与自己的意愿不能协调,那些长期生活在这个生活环境中的人是双面性格的高发人群。
  
  释放不良感受
  
  在当今压力大增的社会,如果不注意调整自己的情绪,很容易使自己陷入一个怪圈而无法自拔,“如何使正常人远离”双面性格“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解码:学会体验自己的真实情感,不用别人的感受代替自己的体验,在必要场合要学会释放自己的不良感受。学会独立思考问题,发展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找到表达自己主张的合理渠道和途径。学会按照自己的体会生活,生活在自己心灵自由的空间里,解放自己的心灵。学会识别压力,及时的释放压力,改善自己的心境,体验快乐的心情。
其他文献
本文对现代汉语名词性谓语句的形成途径及其机制进行了研究。文章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出发,在典型论、连续统、关联理论框架中,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对名词性谓语句进行描写
本文试从生态文艺学角度来探讨他与“诗意栖居”的关系。诗意栖居的内涵在于自然,人与自然的融合才能实现诗意栖居。在嵇康的精神中蕴涵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境界,这是诗人对自
晚清以来,个人主义思想从西方传入中国,极大地影响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创作。“五四”文学被称为“人的文学”,取得了骄人的创作实绩,但是,以现代意义上的独立个体标准去衡量“五四”
女性写作是女性解放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出现的文明之果,是女性主义者在人文主义价值深化和具体化的影响下思考建构女性诗学的具体的艺术实践。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的基础是性别
冯雪峰在现代文学理论思想史上是一个重要的存在。自1928年发表文学批评论文《革命与知识阶级》为开端走上文学理论批评的道路到1957年被打成右派而不得不搁笔为止,前后近30年
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心里难过;受到不应有的指责,心里委屈。可是,你真的有那么多委屈吗?  “我容易吗我?”现在,这样的调侃像流行语一样传播开来。然而,一旦遇到生活的重压或人生际遇不如人意,许多人反而不能这样轻松地自嘲,他们的“委屈”更深地沉淀下来,最终发酵成一种顾影自怜的心境。但是,这种经常感觉“很委屈”的心态健康吗?    年轻的他自觉“费力不讨好”    小高老师虽然稚气未脱,还是被推到了高三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