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诊治亚急性甲状腺炎存在问题及对策

来源 :吉林中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uaa298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西医结合诊治亚急性甲状腺炎(简称亚甲炎)目前存在中西医病名不规范以及局部病程阶段、病因病机认识、中药治疗及注意事项、预后等方面的问题.应对《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甲状腺炎》的亚甲炎分类做局部纠正;鉴于糖皮质激素可能高概率引发永久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和延长亚甲炎病程,故推荐西药尽量以解热镇痛药为主;中医病名应首推“瘿毒”或“瘿痛”,本病发生的内因是肝胃热盛、肝郁痰凝,从而在特殊时期与风热热毒外侵同气相求,促成对本病的易感和发生发展;中药治疗方面,初发阶段首推疏散风热联合清热解毒之法,按病期中医辨证论治,且内外合治,不可过汗伤正;治愈后不忘避风寒、节饮食、调情志,生活规律,劳逸结合,从而预防本病的复发.
其他文献
本文认为,在恶性肿瘤尤其是妇科恶性肿瘤的诊治中,疾病往往被多种因素所影响,传统的思维模式存在局限.中医“五辨”思维则是突破局限,将辨证、辨症、辨病、辨机、辨人结合运用,为把握妇科恶性肿瘤动态性质、矛盾特点、变化规律、发展趋势及内在机理提供更为可靠的理论依据.
为了深入挖掘古代经典著作《针灸甲乙经》中针灸治疗疾病的学术思想,本文从病因病机、治疗原则、针具选择、不同刺法、取穴规律以及针刺禁忌等方面对《针灸甲乙经》全卷中胸痹心痛的治疗思路进行分析与探讨.认为《针灸甲乙经》中多个疾病都涉及胸痹心痛,其穴位选择、治疗手段等都有一定的规律,对于现代临床治疗胸痹心痛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肺与大肠相表里”出自于《黄帝内经》,意思是肺与大肠为表里关系,近年来,随着溃疡性结肠炎(UC)发病率的升高,越来越多的证据及文献研究表明UC可导致肺部损伤.同时,肺部损伤又可加重UC病情,是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本文通过翻阅大量中医古籍及查阅国内外研究成果,系统论述UC在“肺与大肠相表里”中肠病及肺、肺病及肠、肺肠合病的生理病理的联系,并从现代医学的生理病理、微生物、黏膜细胞及细胞因子方面尝试阐述肺-肠轴在UC发病过程中的可能调节机制,进而探究UC与肺部损伤之间的关系.深入挖掘从“肺与大肠相表
四逆散被作为调和肝脾的基础方,以四逆散为基础方化裁、创造出了诸如逍遥散、柴胡疏肝散等方剂,因而四逆散被誉为“疏肝祖方”.姚魁武临床运用四逆散,往往抓住辨证中“郁”之病机,讲究肝脾同调之法,疏肝解郁,调畅气机,健脾和中.并遵循经方比例,调整剂量,辨证使用枳实及枳壳.姚魁武将此方广泛用于心律失常、高血压病、冠心病、高脂血症、胃痛、失眠、更年期综合征、月经不调等疾病证见肝郁气滞、肝脾不和者,皆可临证化裁.
男性不明原因性不育症是目前临床常见的疑难病症之一.属中医不育病范畴,李其信教授认为本病病因病机复杂,多涉及肝脾肾三脏,并且以肾脏为核心.其治疗应衷中参西,谨守病机,辨证论治,在关注补肾的同时,适当配以活血祛瘀、清利湿热、疏肝健脾之法来治疗.常用清热利湿生精汤(经验方)、补肾生精汤(经验方)、补中益气丸合五子衍宗丸化裁、活血生精汤(经验方)、逍遥散合四物汤化裁辨证治疗本病,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