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V-H+-ATP酶的昼夜活性变化规律及其A亚基的同型(isoform)表达现象

来源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植物细胞内,V-H+-ATP酶通过将H+转移到液胞内形成跨膜的电化学势梯度来促进其它物质的跨膜运输交换。本研究首次就冰叶日中花(Mesembryanthemum crystallinum)、玉米(Zeamays)、芹菜(Aplumgraveolens)和胡萝卜(Daucus carota)细胞中V-H+-ATP酶活性的昼夜变化规律及其A亚基的同型表达现象用生物化学方法进行了观察和研究。多次的重复实验观察结果证明,V-H+-ATP酶活性变化在冰叶日中花叶片液泡膜中呈现2个峰值,分别在3和18h,而芹菜、胡
其他文献
本研究利用毛竹已有的EST序列,开发竹类植物EST-SSR标记,旨在对竹子的分子分类进行研究。通过对3087条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EST序列进行筛选,获得了408条含有SSR的毛
为研究外源豌豆铁蛋白基因(Pea-Fer)导入水稻后对受体重要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本实验以原始受体亲本粳稻(Oryza sativa ssp.japanica)品种秀水11为轮回亲本,外源豌豆(Pisum sativum)
脱水素(dehydrins)是干旱胁迫逆境响应蛋白之一,为探明水分胁迫下脱水素在细胞的分布及其与耐旱程度的关系,本研究以两种耐旱性不同的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为材料,利用胶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