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对产业生态化水平及地区差异的影响——基于动态空间面板杜宾模型

来源 :生态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20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2010-2016年30个省份的数据,建立高质量发展和产业生态化两大指标体系,结合因子分析法和动态空间面板杜宾模型(SDM),实证研究高质量发展对产业生态化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高质量发展可以促进地区产业生态化水平的提高,且这一影响在不同地区传导的渠道不同.文章将高质量发展影响产业生态化水平的机制分为经济结构、创新驱动、生态建设、市场机制和基础设施五种渠道,由市场、企业和政府共同实现.
其他文献
多主体参与的协同合作是绿色技术创新得以成功的关键所在.在系统分析了市场导向绿色技术创新产学研金介协同的参与主体、关键要素、主要阶段以及三者之间对应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理清了协同的内在运行机制.通过研究发现,绿色技术创新产学研金介协同需要将政府的作用同其他主体区分开,强调政府通过市场机制影响其他主体的间接作用.绿色技术创新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信息、资金、人才、知识、技术等要素的支撑,优化绿色技术创新的本质在于提高要素的配置效率.不同创新阶段需要不同的主体参与协同过程,也需要配置不同的创新要素,以此实现主体协同、
基于已有研究成果,分析了绿色创新效率、生态效率与经济增长质量三者之间的耦合作用机理,使用2010-2017年省域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中国30个省域的绿色创新效率、生态效率与经济增长质量的耦合协调发展状况.研究发现,从全国均值看,创新、生态与经济三系统的协调关系逐渐改善,但是耦合协调度等级并未实现跃升;从空间格局演化上看,各省域耦合协调度等级的演变依次表现出增长型、波动性以及稳定型,且基本仍处于低水平耦合协调阶段.目前亟须针对不同系统、不同区域采取针对性发展措施,尤其要发挥耦合协调高值区域的轴带示范效应和辐射
云南大象北上是2021年的热点新闻,这个被称为“断鼻家族”的象群一度成为网红,引起了全国乃至世界的关注.时至今日,人们依然在思考和猜测象群北上的动机及目的.它们是为了寻找食物?还是头象迷失了方向?抑或是与气候变化相关?今后类似的迁徙还会不会出现,甚至成为常态?要弄清这些问题,我们需要认真分析象群北上的原因,并探寻背后的“人象之争”困局及出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