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放射性氡法在寻找层间氧化带型砂岩铀矿中的应用

来源 :物探与化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studybitcc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层间氧化带型砂岩铀矿的矿化富集与铀镭平衡变化特征,在西北层间氧化带型砂岩铀矿床运用地面放射性氡法———218Po 测量方法进行了找矿试验,试验表明运用218Po 测量结果曲线来圈定层间氧化带中铀矿化富集部位是可行和有效的。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ineralization and enrichment of interlayer oxidation zone sandstone uranium deposit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ranium-radium balance, the ore-prospecting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in the Northwest interlayer oxidation zone sandstone uranium deposit by radioactive radon method --- 218Po measurement method. It is feasible and effective to delineate the enriched uranium mineralization sites in the interlayer oxidation zone by using 218Po measurement results.
其他文献
太平洋副热带经圈环流是太平洋热带和副热带上层海洋进行热交换的桥梁,其变化可以影响太平洋热带和副热带之间的热结构,从而影响全球气候.本文简要介绍有关研究工作并提出了
笔者在苏丹西部Mellit地区白垩系碎屑岩中发现一种罕见的柱状节理,经研究认为是沉积岩层受到中新世喷发的玄武岩熔岩流的烘烤而失水收缩形成的.可以合理地假定柱状节理在形成
各钻井参数与岩性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直接利用钻井参数进行岩性预测,可以帮助我们在钻进过程中随时了解地下岩性情况,便于录井岩性的校正和对比。我们选用了塔中、塔北的数十口
我国五大莲池、云南腾冲、吉林长白等火山活动区温泉释放的幔源气体CO2/3He 比率受到幔源气体释放机制的控制,在深切岩浆房的断裂活动作用下,以断裂为通道直接自岩浆房中释放的幔源气
本文对1997年11月南沙海区综合考察的标准层资料运用三次样条插值函数法,计算了调查海区的温、盐两种跃层所处的深度及各自的厚度和强度,并进行了相应的分析,特别对季节性温、盐跃层的
采用均匀设计方法进行了磷肥疏松剂配方实验方案的设计及实验结果的优化,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用最少的实验次数得到最佳的配方。10g疏松剂的活性组分最佳配方为:造纸废液0·85
报道了应用边界积分方法模拟完全非线性孤立波的传播与直墙反射,给出了波形演变过程.结果表明,本模型对计算孤立波的传播与直墙反射是有效的.三阶Boussinesq方程的孤立波解比
在 0 .5~ 1 .5GPa,1 60~ 2 55℃条件下动态监测了石膏脱水过程中电导率随时间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 ,脱水过程中电导率随时间的变化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电导率随时间的变化速
利用欧洲中心1980-1986年7年逐日资料和同期淮河流域的降水资料,计算了该地区的大气水汽汇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并分析了它们与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淮河流域的7
本文利用1951-1997年我国西北地区东部15个测站的地面气温资料和1950-1996年热带太平洋地区月平均海温资料,分析了西北地区东部夏季(6-8月)气温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时间变化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