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有数据统计表明,在工业企业发生人员伤亡事故中,80%左右的事故与人的不安全行为有直接的关系。如何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保证企业生产的顺利进行,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是企业安全管理工作面临的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
关键词:人的不安全行为;安全文化;制度;监督
中图分类号:TU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5-00-01
通常我们认为,事故发生的原因可归纳为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环境的不安全因素。物的不安全状态包括生产活动中的设备、设施、场所以及环境条件的危险状态等。人的不安全行为包括人的失误和管理上的缺陷,由人的思想、意识、素质、行为等有关联组成,还会延伸出一系列的其他安全的主动权。
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比物的不安全状态更难预测,更难控制,因此研究人的不安全行为产生的原因和规律性,有针对性地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企业安全管理工作所面临的日益紧迫的重要课题。导致不安全行为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
①对危险性认识不足,从而进行危险作业;
②作业程序不当,监督不力,致使违章作业得以泛滥;
③图省事,走捷径,忽略了安全程序;
④因身体疲劳,精神不佳,导致动作变形;
⑤安全意识差,接近危险场所无护具或未按规定着装等等。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职工能否实现安全行为,关键取决于两个因素:职工本身具备的工作能力和是否有持续、正确、高水准的工作动机。另外,与工作环境中的危险因素是否得到有效的控制也有一定的关系。按照安全管理的科学方法,结合企业安全管理情况,对人的不安全行为基本控制方法探索如下:
一、以安全文化引导人的安全行为,让职工为自己、为亲人而安全
从人的归属感出发抓安全教育,让干部职工对把安全工作的定位回归到人性的思考,以对自己、对家庭的责任感和对企业的使命感投入安全生产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引导干部职工以一颗平常心对待工作及生活,平常心的有无,左右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影响着一个人的意识形态,决定着一个人的行为准则。当我们以一颗平常心在平凡的岗位上不断地努力,踏踏实实,深入实际,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常常会有收获,时时会有成果,这时候,平常也就成了不平常,平凡就成了不平凡。同样,作为安全管理也要保证持续的进行,决不能一时热,一时冷,上面领导来检查了,安全管理就做的严一些,时紧时松、打破程序往往会酿成大祸。不论面对什么样的形势,都要始终坚持程序至上、沉静平和、按部就班,使人们的安全行为成为自己的一种习惯。
亲情看似平凡,实则孕育着伟大。亲情源于人类最基本的需要。通过将亲情化教育纳入管理,让干部职工在工作中能够始终感受大亲情的感召,把对家庭、对亲人的责任感,潜移默化地关注到工作中去。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让干部职工认识到,安全问题不仅涉及到企业、不仅影响到社会,更是关系到每个人、每个家庭安康幸福,是稳定的基础。
二、培养职工的操作技能
严格按照专业和岗位分工,设计一整套从学习到考试,从考试到跟踪考查,从跟踪考查到复试考核的系统反馈流程,杜绝走形式、走过场、掩耳盗铃式的安全培训,干什么、学什么,考什么、会什么,一级抓一级,严格考核,保证技能培训效果,知道怎么干,做到应知应会,不断提高安全操作技能。
三、以制度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安全生产的发展,始终离不开安全标准和制度建设。要根据生产的实际,从制定各项管理制度和标准入手,把每一项涉及安全生产的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建立健全了各级人员安全责任制,并通过严格的制度约束,认真落实到单位、落实到部门、落实到班组、落实到现场、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人员,最终解决问题。这一管理过程中,重点突出制度的约束力作用,用制度来约束人的行为,保障安全生产。
四、以严格执行制度来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
“三违”造成事故频发,多与管理上“严不起来、落实不下去”有关。要减少事故的发生,就要着眼于解决这一问题,着力推进严、细、实的安全管理,坚持做到各类安全管理规定,认真落实不走样,生产系统的每个环节,细心操作不间断,各类人员责任制,落到实处不动摇。通过严格执行制度,把问题的存在与解决衔接起来,推行严细管理,把安全制度落到实处,最终搞好安全工作。
严:就是严格控制人的行为,只要敢于动真,敢于认真,就没有管不了、抓不好的事情。安全管理要严,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管理原则,也是全面推进安全生产、落实执行力的必然途径。严,才能控制人的行为,才能保证有纪律有秩序、有战斗力,才能真正解决“严不起来、落实不下去”的问题,用严格的管理培育一支执行力强的团队。
细:就是环节精细。天下大事、必做于细。细节到位,执行力就不成问题。标准和规范,就是对细节的量化,按照标准规范人的行为,是重视细节、完善细节的最高表现。对安全成产每个层面、每个角落的安全因素进行全面剖解,对影响安全生产的各种行为进行深入研究,做到机、炉、电、水、煤等专业的各个层面,每一处细节都有操作标准和管理细则可对照执行。
实:就是作风扎实。工作中的细节重复做实,天天如此。一个企业,无论制度多全多细、责任多明确,奖罚力度多大,不落实就等于一张废纸。而作风扎实则是执行到位有力保障。因此,制订《全员安全生产绩效考核办法》,量化考核、过硬考核、严格落实,从而影响人的安全行为,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前提保障。
五、以监督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
开展各种形式的安全监督检查,加强安全监督工作力度,充分发挥各级安全监察员的作用,做到事事有监督,监督必从严,从监督方面,控制和减少不安全行为的发生,保证工作现场的安全生产。
总之,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企业安全管理工作面临的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我们在依靠科技进步实现物的本质安全化的同时,要借鉴和利用一切可行的管理科学及办法,来规范和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要持之以恒,长抓不懈,才能大大减少事故的发生。
作者简介:孙新辉(1966-),男,山东即墨人,本科,研究方向;安全管理。
孫寿恩(1953-),男,山东青岛人,本科,研究方向;安全管理。
关键词:人的不安全行为;安全文化;制度;监督
中图分类号:TU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5-00-01
通常我们认为,事故发生的原因可归纳为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环境的不安全因素。物的不安全状态包括生产活动中的设备、设施、场所以及环境条件的危险状态等。人的不安全行为包括人的失误和管理上的缺陷,由人的思想、意识、素质、行为等有关联组成,还会延伸出一系列的其他安全的主动权。
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比物的不安全状态更难预测,更难控制,因此研究人的不安全行为产生的原因和规律性,有针对性地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企业安全管理工作所面临的日益紧迫的重要课题。导致不安全行为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
①对危险性认识不足,从而进行危险作业;
②作业程序不当,监督不力,致使违章作业得以泛滥;
③图省事,走捷径,忽略了安全程序;
④因身体疲劳,精神不佳,导致动作变形;
⑤安全意识差,接近危险场所无护具或未按规定着装等等。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职工能否实现安全行为,关键取决于两个因素:职工本身具备的工作能力和是否有持续、正确、高水准的工作动机。另外,与工作环境中的危险因素是否得到有效的控制也有一定的关系。按照安全管理的科学方法,结合企业安全管理情况,对人的不安全行为基本控制方法探索如下:
一、以安全文化引导人的安全行为,让职工为自己、为亲人而安全
从人的归属感出发抓安全教育,让干部职工对把安全工作的定位回归到人性的思考,以对自己、对家庭的责任感和对企业的使命感投入安全生产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引导干部职工以一颗平常心对待工作及生活,平常心的有无,左右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影响着一个人的意识形态,决定着一个人的行为准则。当我们以一颗平常心在平凡的岗位上不断地努力,踏踏实实,深入实际,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常常会有收获,时时会有成果,这时候,平常也就成了不平常,平凡就成了不平凡。同样,作为安全管理也要保证持续的进行,决不能一时热,一时冷,上面领导来检查了,安全管理就做的严一些,时紧时松、打破程序往往会酿成大祸。不论面对什么样的形势,都要始终坚持程序至上、沉静平和、按部就班,使人们的安全行为成为自己的一种习惯。
亲情看似平凡,实则孕育着伟大。亲情源于人类最基本的需要。通过将亲情化教育纳入管理,让干部职工在工作中能够始终感受大亲情的感召,把对家庭、对亲人的责任感,潜移默化地关注到工作中去。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让干部职工认识到,安全问题不仅涉及到企业、不仅影响到社会,更是关系到每个人、每个家庭安康幸福,是稳定的基础。
二、培养职工的操作技能
严格按照专业和岗位分工,设计一整套从学习到考试,从考试到跟踪考查,从跟踪考查到复试考核的系统反馈流程,杜绝走形式、走过场、掩耳盗铃式的安全培训,干什么、学什么,考什么、会什么,一级抓一级,严格考核,保证技能培训效果,知道怎么干,做到应知应会,不断提高安全操作技能。
三、以制度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安全生产的发展,始终离不开安全标准和制度建设。要根据生产的实际,从制定各项管理制度和标准入手,把每一项涉及安全生产的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建立健全了各级人员安全责任制,并通过严格的制度约束,认真落实到单位、落实到部门、落实到班组、落实到现场、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人员,最终解决问题。这一管理过程中,重点突出制度的约束力作用,用制度来约束人的行为,保障安全生产。
四、以严格执行制度来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
“三违”造成事故频发,多与管理上“严不起来、落实不下去”有关。要减少事故的发生,就要着眼于解决这一问题,着力推进严、细、实的安全管理,坚持做到各类安全管理规定,认真落实不走样,生产系统的每个环节,细心操作不间断,各类人员责任制,落到实处不动摇。通过严格执行制度,把问题的存在与解决衔接起来,推行严细管理,把安全制度落到实处,最终搞好安全工作。
严:就是严格控制人的行为,只要敢于动真,敢于认真,就没有管不了、抓不好的事情。安全管理要严,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管理原则,也是全面推进安全生产、落实执行力的必然途径。严,才能控制人的行为,才能保证有纪律有秩序、有战斗力,才能真正解决“严不起来、落实不下去”的问题,用严格的管理培育一支执行力强的团队。
细:就是环节精细。天下大事、必做于细。细节到位,执行力就不成问题。标准和规范,就是对细节的量化,按照标准规范人的行为,是重视细节、完善细节的最高表现。对安全成产每个层面、每个角落的安全因素进行全面剖解,对影响安全生产的各种行为进行深入研究,做到机、炉、电、水、煤等专业的各个层面,每一处细节都有操作标准和管理细则可对照执行。
实:就是作风扎实。工作中的细节重复做实,天天如此。一个企业,无论制度多全多细、责任多明确,奖罚力度多大,不落实就等于一张废纸。而作风扎实则是执行到位有力保障。因此,制订《全员安全生产绩效考核办法》,量化考核、过硬考核、严格落实,从而影响人的安全行为,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前提保障。
五、以监督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
开展各种形式的安全监督检查,加强安全监督工作力度,充分发挥各级安全监察员的作用,做到事事有监督,监督必从严,从监督方面,控制和减少不安全行为的发生,保证工作现场的安全生产。
总之,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企业安全管理工作面临的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我们在依靠科技进步实现物的本质安全化的同时,要借鉴和利用一切可行的管理科学及办法,来规范和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要持之以恒,长抓不懈,才能大大减少事故的发生。
作者简介:孙新辉(1966-),男,山东即墨人,本科,研究方向;安全管理。
孫寿恩(1953-),男,山东青岛人,本科,研究方向;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