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的服饰话语探讨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yanger2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就服饰的喜爱和理解运用而言,张爱玲可谓首屈一指。作为一名女性作家,她对于服饰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经历,以及对服饰的喜爱已经到达了痴狂的程度。在她的笔下也通过服饰的描写构造人物的灵魂、揭示人性和社会现实的黑暗,服饰话语是张爱玲小说的精髓所在,她通过运用服饰话语丰富了小说表现人物心理和性格的方式,也更加升华了服饰话语的意蕴。本文也将以此为主对张爱玲的服饰话语进行探讨分析。
  关键词:张爱玲;服饰话语;叙事表达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30-0-01
  引言:
  服饰所代表的是装饰人的衣服和装饰品,是二者的有机结合。同样是人类文明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它反映了一个民族发展史,更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精神内核、潜在的追求、审美观念、价值形态等等。随着时间的推移,服饰原有的物质功能逐渐转变为文化功能,它不仅仅只是在日常生活中满足人民驱寒保暖的需要,还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人的真实性格。
  在文学的世界中,对于人物服饰不仅仅只是单纯的描写,而是通过服饰的符号意义,达到反映人物心理、性格、意志、欲望、身份,以及当时社会环境的目的。而张爱玲可以说是服饰话语运用的集大成者,在她的作品中,各种丰富的色彩和线条都被赋予了全新的意义,加之衣帽服饰的完美搭配,呈现了她独特的文学视角,张扬的内心世界。那一件件朴素抑或精致的服饰,都成了在张爱玲笔下构成现实世界的文字符号,成为她小说中人生命运纠结的悲剧意象,成为她的小说悲哀荒凉意境的专属标志。
  1.张爱玲文学创作及“服饰符号”
  张爱玲出生于一个名门望族,拥有着人人向往的生活,但到了张爱玲降生之时就开始家道中落,曾经的灯火辉煌,锦衣玉食都已成为了 泡影。但这一切并没有结束,由于家族的没落,父母的不合,随之而来就是整个家庭的分崩离析,本应是天真烂漫的她,却过早地感受到了 这世间的种种人情冷暖,她的内心逐渐变得孤独、敏感,由此也形成了她忧郁冷淡的气质,也为今后她文学创作的苍凉悲哀的基调奠定了基础、
  “服饰符号”是张爱玲文学创作中最主要的特征,而这也与她幼时的经历有关。在父母离异后张爱玲跟随父亲生活,之后父亲再娶,年幼的她饱受继母欺压,在花枝招展的年龄,却只能拣继母穿剩的薄棉袍穿,内心的压抑和不满在心中积累着,内心中抗争的声音在不断的呐喊,她想要摆脱这样郁闷的生活。于是她不断回想起童年时穿着优雅端庄的母亲,她向往像母亲那样光彩照人。由此,她对于服饰的狂热也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加深着。
  例如在他的作品在《花凋》中,这样写到:
  川嫦可连一件像样的睡衣都没有,穿上她母亲的白布褂子,许久没洗澡,褥单也没换过。那病人的气味……
  上述寥寥几十字通过女主人公郑川嫦穿着的刻画,真实展现了郑氏家族的窘迫境况,以及女主人公在家中卑微的地位,同时也通过服饰破旧不堪程度的描写,象征川嫦生命之花凋谢的悲惨结局。
  张爱玲擅长运用服饰话语,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可具象化的空间,也借助服饰预示了人物最终的结局,展现了她小说中悲哀苍凉的笔调。她的小说主题始终是悲观无助的,只给读者给留下淡淡的哀伤,无尽的忧郁。
  2.张爱玲的服饰话语与叙事表达
  张爱玲自称是一个“Clothe——Crazy”(衣服狂),同时还是一位“奇装炫人”,自然在她的文学作品中都给每一个人物设计了他们的专属服饰,这些精美的服饰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也为文本的内容增添了无限的吸引力。
  张爱玲在小说创作视角上的选择深受中国古代叙事文学的影响,所谓中国古代叙事文学的小说视角主要指的就是从有限角度进行叙述,以在场的人或物的观点来表达作者的观点。因此,在张爱玲的小说中常以“服饰”为切入点展开叙述,例如《茉莉香片》中言丹朱参加舞会时的服饰就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视角而表达出来的:“只看见她的银白的鞋尖在地上一亮一亮的,她披着翡翠绿天鹅绒的斗篷,上面连着风兜, 风兜的里子是白色天鹅绒 "这种通过有限视角进行描述的方式使读者具体感知到主人翁目前所处的真实环境,同时也不用耗费大量笔墨进行阐述。
  除此之外,张爱玲还能够很好地把控人物的内心以及小说的进程,彰显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和深层性格。也可以自由转换小说的叙述视角,有效的调节叙述的距离,保证的小说内容的真实性、客观性。她的作品中对于“服饰”的运用始终是一大亮点,运用服饰营造一种环境和氛围,也能够设下悬念,逐步将人物和服饰结合在一起从而使故事情节层層递进。这种由静态转变为动态的叙事手法使小说更引人入胜,同时也为张爱玲表现塑造人物形象、展现社会风貌起到了关键作用。
  3.结论
  张爱玲曾说过“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服饰话语反映了她人生中的辉煌与落寞,现实中的喜怒哀乐。也创造了她独有的叙事方式和文学视角。也正因如此,张爱玲才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独一无二的存在。
  参考文献:
  [1]陈夫龙.张爱玲的服饰体验和服饰书写研究[A].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18(01).
  [2]贺玉庆.种爱玲小说中“服饰”的叙事艺术[A].湘潭大学学报,2013(04).
  [3]邓如冰.俗艳人生:张爱玲的服饰与情感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08(05).
  [4]张笛声.华服下的一缕诗魂—— 浅论张爱玲的服饰情结[A].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6(04).
其他文献
摘 要:“留守儿童”与“空巢老人”问题是21世纪的热门话题,黔北作家肖勤的小说给我们展现了黔北山区这些弱势群体的生存困境,她怀着悲悯的心境描写底层人民的生活与心理,试图从根本上对苦难生成的原因进行剖析,同时努力寻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  关键词: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生存困境;渴求;反抗  作者简介:褚连波(1973-),吉林东丰人,遵义师范学院人文与传媒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研究方向为中国现代小
摘 要:在沈从文《边城》中,描写出了一位天真善良、聪慧孝顺的湘西女孩——翠翠。她的可爱与美丽,都是大自然赋予的结果,她不仅是外表美的代表,更是人性美的化身。本文通过对翠翠的爱情进行研究,从而了解其外在形象与社会的现实,并且在此基础上,探寻这部作品对于现代人的启示。  关键词:边城;翠翠;爱情;现实启示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
档案管理基础工作是指合理利用计算机科学技术,运用现代化手段进行档案管理。尤其是对于纪念馆、博物馆等数量多、意义非凡的文物藏品,运用现代化计算机信息技术进行管理不仅是
作为信息科技发展的集中体现,互联网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发展,甚至有可能改变整个社会的经济运行规则。尽管不乏学者关注互联网对经济的影响,然而,由于互联网发展迅猛,由
对级数在 Cesàro 意义下收敛的问题进行探讨,得到级数在 Cesàro 意义下收敛的一些性质,如 Cesàro 和与级数在通常意义下收敛的和的关系,级数可 Cesàro 求和的必要条件,级数在
摘 要:《雨巷》戴望舒的代表作,文中意象众多,主要有“雨”、“巷”、“篱墙”、“油纸伞”、“丁香”、“姑娘”等意象,这些多层次的意象错落有致,相互包容,朦胧又透明,构成了一幅美丽的 江南水乡画卷。本文主要对这些意象进行分析,通过对意象的分析阐述,可以看出作者的写作主旨,更好地把握文章的整体意蕴。  关键词:《雨巷》;意象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基础设施作为经济发展研究过程中的重点问题,一直被认为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而交通运输作为国民经济中重要的基础产业之一,构成了国家经济发展的命
在国际上享有盛名的余华,主要作品有《兄弟》《许三观卖血记》《活着》《在细雨中呼喊》等.通过对作品的解读和分析,我们能够窥探出余华对待人生悲剧的态度是从容冷静,甚至是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置身在西客站这个宏伟工程的建设者中,我始终被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包围着、激励着、震撼着。我为这种伟大的精神所感动并渐渐融入其中,开始不断地重新认
摘 要:唐太宗是杰出的政治家,他开创了贞观之治;也是杰出的文学家,他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晋书陆机传后论》中,唐太宗对陆机的文学造诣给予高度评价,也对陆机的坎坷遭遇感到惋惜。  关键词:唐太宗;陆机;评价差异  作者简介:余丽梅(1992-),汉族,广东韶关人,青海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