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哉楠溪江

来源 :雪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st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得之我幸,不得我命。”这是诗人徐志摩先生说的。“命运”二字,我以为则可谓命也运也之和合也,我对此深信无疑。18岁从“浓妆淡抹总相宜”的西子湖畔,调到被称为“中国山水诗摇篮”、古为“永嘉郡”之首府之地的温州,当年的太守就是中国山水诗鼻祖谢灵运。那时,我仅仅是一个京剧演员。我住在与池上楼只有咫尺之遥的谢池巷,熟视“池塘生春草”的别趣,聆听“园柳变鸣禽”的天籁,对于我这个爱诗学诗又写诗的小青年而言,确实是人生一种最大的缘份。我从舞台看人生,且从人生识舞台。之后,又成了一个诗人,深知这就是生活对我的恩赐。之后,又有幸结识了中国文坛不少我所仰慕的师长以及文友,他们给我深情的教诲;当然其中也碰到过小人作祟,这也并不奇怪。且让我深悟诗人写诗,必须先学做正人之道而感慨万千。我爱上了温州这片神奇的热土,自然包括了永嘉楠溪江的锦绣山水,广义上视其为“第二故乡”。
  我国山水之秀美,可为世界仰首而赞叹之。因为文学与电视编导工作,使我有幸几乎走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但毕竟“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草窝”,更何况在温州这片热土上,每个地方的山水更有其自身自然的奇秀与稀美,更有地域文化的独特内涵,让我的一支破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使我“爱诗嗜酒,嫉恶如仇;惑之甚多,上下探求”。我爱和谐社会,首先是人与人的和谐,然后追求人与大自然的和谐。我生于杭州,祖籍绍兴,乃阿Q之近邻。阿Q阴魂不散,我也难免有点儿阿Q遗风;当然更敬重的是秋瑾、鲁迅的风骨。看山看水,其实是在看芸芸众生,更是看自己。山高水长,我认识自己的渺小。我的本名叫叶连根,作为儿子,父母当初期盼我的是传宗接代,葳蕤不绝;我常常想到的倒是:自己只是一棵生生不息的卑微的小草而已。如今,我还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什么时候我才能“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呢?《金刚经》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首先还是认识自己。我爱山水,更爱自己;活着有爱,就有追求,做一个继续前行的文学老兵,这或许就是一种散淡、自在。


  每每当我来到永嘉的楠溪江山水之间,来到这时而宽阔壮美,时而狭长九曲又逶迤而去的江边,眼望着这条水深且四季“江水绿如蓝”,水浅能清彻地见到水底大大小小的卵石或水中自由游弋的溪鱼时,面对两岸滩林连青山,层林尽染皆画卷的美景,我便一定会想到一个人和他的一段话:“我可以负责地向全世界宣告,楠溪江是很美的。”说这话并付之于文的是我国著名的作家汪老曾祺先生。那时的楠溪江山水名犹不彰,确实还是处于养在深闺人未识之期。楠溪江的水是透明的,汪老先生的心是透明的。他的话是真诚、负责的。据我的回忆,这还是上个世纪1991年深秋的事情。当时,我的至交、书法家李文照兄正担任永嘉县委副书记之期,是他集县委所思和百姓所想,鼎力盛邀北京温州籍作家林斤澜、陈惠芳和学者谢凝高三位乡贤,并聚集了汪曾祺、邵燕祥、从维熙、刘心武、郑万隆、母国政等我国文坛的大伽们来到楠溪江采风。之后,各自写下美文;同时,又编入了温州籍著名诗人作家赵瑞蕻、莫洛(马骅)、唐湜、金江、洪禹平、洛雨等游览楠溪江写下的美文,便有了由林斤澜、李文照主编,并由中国旅游出版社于1992年10月出版的游记美文集《初识楠溪江》。笔者以为,这是建国以来为楠溪江向全国乃至全世界第一次隆重亮相的文本,也是在全国改革开放之后,为楠溪江旅游开发之始开先河的有功之作。从历史而言,其中的每一篇文字都可以说是最好的游记,是难得的美文。风景即为心境,风景亦是乡愁。他们对宣传与开发楠溪江旅游的历史是立下了功劳的,我们不应该忘记。我在游览楠溪江的山水之时,还常常能听到大山里因为楠溪江旅游致富的山民们,谈起对当年这些在县委副书记李文照带领之下,从北京前来风采的作家们的深情回忆,以及李书记对楠溪江开发旅游奔小康的美好憧憬,还有创业的艰辛和快乐,令我感慨万千。文以载道。民心实可敬,口碑皆流芳。使我为之倍感欣慰。我只知道“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我不知道,不了解“过去”,或者知之也不想重提“过去”的人,又该意味着什么?联想张家界进入景区大门之后,便有碑林依山而立,令人吟读留连,遐思联翩;温州梅雨潭畔,邹老梦禅先生书写有朱自清先生的美文《绿》勒石为碑,更使梅雨潭一瀑一潭的“女儿绿”增光添彩……我突然想到,汪老先生在写游石桅岩的《永恒的船桅》一文中,对水仙洞还认认真真的写有一条建议,并为之作有《水仙洞歌》和《石桅铭》;试想,若能勒石立碑,岂不可以锦上添花,美上加美也。假若能把历代写楠溪江的好诗句和现代作家们好诗句一般的美文刻成碑,树立在有关的风景区,一定能成为一道道楠溪江的人文风景。我今游之,欲觅之不得,莫非这是我疏忽所至?又不免为之喟叹。


  抬眼仰望汪老先生在天之灵,慈祥的容颜若隐若现,阵阵清风里亦仿佛有他的话音传来:我写的文章我说过的话,都已经随风而去,一切都看风的缘份。是的。当年,汪老为我题写“一心无二”的横幅书法,一直挂在我陋室的粉墙上,使我一生受用。想到此,我一笑而止。
  此次永嘉之行,让我又一次领略了耕谈小院的耕读古趣与风雅庭院;又一次浸润于芙蓉、苍坡两个古村落的古代文明与静雅情韵;又一次感悟在永嘉书院的高谈阔论与书卷气息之中;又一次亲近于石桅岩拥山抱水般的惬意……还有,那舴艋舟中载不动的乡愁,以及夜宿于青箬山房精品民宿,在与简默、郭伟二兄品茗夜话之后,回睡室之际迎夜风独立苍茫,听涧水叮咚如琴,村落灯火灿然,秋虫唧唧,夜风拂面……,此时此刻,放下一切,宁静致远,更使我心荡神怡。当年,达摩祖师一苇渡江;而今,惊悉楠溪江上也有了五旬“九妹”踩一根毛竹在江上如履平地的“水上轻功”独竹漂,这次却未能一睹为快,终究还是留下了几许遗憾。泱泱神州,看不尽的青山绿水,旅游也好,采风也罢,总难免会留有遗憾。要紧的是,每一回与山水的亲近,总是给我留下了习总书记在浙江当省委书记时留下的“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銀山”这一战略思想的深刻领悟,从来不虚山水行。
  重读《初识楠溪江》一书,每篇美文之中都留下了我红色笔划下的赞叹,且于扉页的空白处又见我当年写下的五言打油旧作:
  “美哉楠溪江,山水多清音。依止善知识,不游是虚生。”便取其两句权作拙文题目,就此搁笔。
其他文献
“红点黄本”为黄色页面上散布特定数量、大小、色调、深浅的红色点状视标的书写页面,其“红点”可能与天然纸张的“杂质”(深色斑点)正好相吻合。因此,有必要进一步研究红点
分析大学出版社的所有者和利益相关者以及大学对其出版社的要求。探讨当前大学出版社所处的困境,以及造成当前困境的诸多原因。指出大学出版社富有活力和创造性的业务实践,而
2001年度全国外语教学辅导类期刊质量检测工作已经结束,31种入网检测的期刊全部合格(其中12种评为优秀),这是开展这项质量检测工作以来的第一次。 目前,我国(大陆)有30多种
“有趣味有价值的周刊”是原来印在邹韬奋所主办的《生活》周刊的刊头上的文字,这也是韬奋办刊的个性所在。1926年10月,原《生活》周刊主编王志莘转入银行界任事,31岁的韬奋以职教社编辑
本文对欧美发达国家发展绿色金融中的政府、银行、企业等行为进行梳理,分析其实践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提出发挥政府主导、金融机构主动作为、企业和公众积极配合的绿色金融发
本文在对我国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的概念、内涵、及政策实施效果进行全面梳理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该政策执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研究生党建工作现状  1. 研究生党员特点  第一,研为主,学为辅。研究生是在研究的主体下进行辅助性学习,班级集体概念弱化,学习、生活、科研呈个性化发展。第二,层次多,结构杂。研究生党员由应届本科生、往届本科生、专科生、有工作经历的人员等组成,年龄跨度大、性格不同、目标各异。第三,思想的差异性较大。研究生入学学习想法各异,有的人想全面发展,刻意在各个方面锻炼自己;有的人因工作不满意,想通过考取研究
作为反思国际金融危机后教训的核心成果,宏观审慎从宏观的、逆周期的视角,成为防范金融体系顺周期波动和跨部门传染的系统性风险、维护货币和金融体系稳定的重要管理制度框架
有不少女性认为,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乳腺癌等妇科肿瘤是已婚已育妇女的“专利”,不关未婚女性的事.可是近些年来,有资料统计,在罹患妇科恶性肿瘤的患者中,有21%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