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进补三原则

来源 :家庭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len6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中医理论,人体生理功能会随着季节更替而有所变化,日常饮食也要随之调整。冬季是进补的最佳时期,民间素有“冬令进补,来春打虎”的说法。适当增加补益类食物,可增进身体健康,预防疾病,延缓衰老。
  但是,冬季进补要遵循中医学和营养学的原则,不能随意。不合宜的进食补益类食物,不仅不能促进身体健康,还有可能导致身体不适甚至引发疾病。
  首先,辨明体质再进补。
  中医无论是调养身体还是治疗疾病,都要先辨明寒热虚实,才能开方用药。中医调养或治疗的目的在于平衡阴阳,调和气血。
  进补,属于中医治疗八法中补法范畴,补法是针对虚症的中医治疗方法。虚症又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等多种类型,不同的虚症,进补的食物或药物也不相同。比如,阳虚体质的人,不宜多食寒凉食物;阴虚体质的人,不宜多食辛辣温燥的食物。另外,大量服用滋补作用的药物或食物,有可能会妨碍脾胃的运化功能,引起消化不良,反而会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不利健康。
  所以,在进补之前,最好请中医师帮助选择进补的食物或药物。
  其次,膳食平衡要保持。
  冬季天气寒冷,很多人会选择食用牛肉、羊肉等食物进补,这些食物的脂肪含量较高,如果不注意适量摄取,忽略饮食搭配,会使膳食中脂肪的比例增加,造成膳食结构失衡。脂肪摄入过多,会引起血脂异常、体重增加等问题,同时也会增加相应的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代谢性疾病发生的风险。所以,進补的同时,不要忘记保持膳食的平衡。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成人每天平均摄入畜禽肉类40~75克。
  再次,规律作息、情绪稳定也是补。
  中医理论认为,冬季万物活动趋向休止,人体的阳气也应该随着自然的变化而变潜藏于体内。为了保证这种正常生理功能不受干扰,冬季应顺应自然早睡晚起,不要熬夜工作、娱乐、学习,也不要起床过早,要保证充足的睡眠。
  在精神调养上,要求精神保持情绪安宁,善于控制情志活动。人有喜、怒、哀、乐、忧、思、悲、恐、惊等多种情绪,情绪的波动会引起机体气血运行的变化,过度的情绪活动不利于阳气伏藏体内。如果发生比如紧张、激动、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要尽快进行心理调适,恢复平和舒畅的心态。
其他文献
本文在概述浙江省2004年渔业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基础上,重点从水产加工食业快速发展,积极扩大外贸经营,依靠科技进步,紧抓质量和信誉,注重品牌和企业形象,发挥龙头企业优势,
张先生在最近体检中查出患有糖尿病,内分泌科医生要求她到眼科去检查,张先生对此十分不理解,自觉看东西很清楚,眼睛没啥问题,为什么要去看眼科呢?糖尿病与眼睛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糖尿病是一种复杂的代谢性疾病,其实是与其他疾病捆绑在一起的,是多种疾病集合体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仅仅是血糖升高的简单问题。这些组分包括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或痛风,它们各成员之间互为因果,互相促进,形成恶性循环
春天油菜花开,但菜籽油又被卷入是非中.吃菜籽油会致癌的声浪还未平息,近期又传出菜籽油油烟致癌.从健康角度来说,菜籽油的确不宜多吃,菜籽油中有一种脂肪酸——芥酸,长期摄
白天坐在电脑前,晚上回家,饭后窝在沙发看电视、玩手机,这是如今众多都市人的生活写照。别把这种“懒人症”不当回事——当心“懒”出糖尿病,而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缺乏运动会导致胰岛素敏感性下降  先看看,人为什么会得糖尿病?  背后有三大推手: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行为因素。  所谓行为因素,主要是和生活方式有关,比如长期吃很多高热量食品,比如缺乏运动。如果持续6个月不运动,体重、腰围、体内脂肪分布、血
近日,《2016年全球营养报告》发布,新报告指出,“世界上每3人就有1人营养不良,营养不良已成为一种全球‘新常态’。”微量营养素缺乏作为营养不良症的一种,英国《每日邮报》给出了10种最容易缺乏的营养素的补充建议。  镁:坚果种子入菜肴  真正缺镁的状况比较少见,但严重缺乏可能会导致失眠、焦虑、疲劳和肌无力。深绿色的蔬菜、坚果和种子类食物、豆类、全谷类(如糙米)、富含不饱和脂肪酸油脂的鱼(比如鲭鱼)
心衰(心力衰竭),简单说就是身体的水泵(心脏)不能正常工作,导致出现一系列症状。心衰分为左心衰和右心衰。常见的左心衰症状有:活动耐力下降、阵发性呼吸困难、夜间不能平卧、端坐呼吸、胸腔积液、心源性哮喘等;右心衰表现为:下肢水肿、颈静脉怒张、肝大、腹水等。心衰是大多数心脏疾病的最终表现,例如心梗导致的缺血性心臟病、扩张性心肌病、先心病、心肌炎等。心衰是一种慢性病,目前没有根治的方法,心脏移植全国也做不
如今,生活水平提高,平均寿命增长,但与此同时生活环境污染,加上科学检查方法的普及,胃肠道息肉“摇身一变”成了常见病,引起人们的重视。  有了息肉当然要治疗,否则以后可能更为麻烦。胃肠道息肉治法很多,而且很是与时俱进,如过去“开肠破肚”的手术已基本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胃(肠)镜下种种高科技的治法:激光、氩气刀、高频电、射频……更简单的是钳取,简单来说,就是一刀咔嚓了事。  然而事实上,这一刀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