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还田技术进展

来源 :第二届新型肥料技术创新暨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交流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bin852815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机械化的发展,各地在推广秸秆粉碎直接还田,这种方法的科学性值得关注.我国秸秆还田的理论落后,秸秆经过有氧发酵还田,是科学的有益于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生态环境,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秸秆直接还田,进行无氧发酵是不科学的,对作物生长有害,直接制造地下"霾".需要加强研究秸秆还田的科学理论与新方法.
其他文献
近年来,地膜覆盖田除草剂药害发生频繁,危害严重。造成原因一是忽视地膜覆盖田的特殊性,多数除草剂在注册登记田间药效评价时忽视或未做安全性评价,使用技术不成熟,多数是属扩大适
为明确氮肥、灌溉、插秧株数等不同栽培管理措施对水稻纹枯病的影响,采用田间对比试验方法,进行水稻生育后期氮肥施用量、灌溉方式及插秧株数对水稻纹枯病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2013年8月9日,系列粤语短剧《七十二家房客》贺干禧颁奖典礼活动在广州黄花剧院举行。这标志着南方电视台大型粤语短剧《七十二家房客》成功突破一千集大关,成为可喜可贺的长寿
成果描述: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音频无损压缩编码、解码方法,属于信源编、解码领域。本方法根据信号前后帧的相关情况自适应对信号进行分帧,分帧后的一帧信号是信号特性相近的信号组
大豆新品种北豆50号是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建三江农业科学研究所以建农1号为母本,哈93-216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系谱选育而成,原代号为建05-137。具有高产、稳产、中抗灰斑病的优
大豆新品种垦保1号以合丰35号为母本,绥6227为父本,经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亚有限结荚习性。株高95cm左右,紫花,尖叶,灰色茸毛,英弯形,成熟时呈褐色。种子圆形,种皮黄色,种脐黄色,